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佳梅 《科技信息》2007,(15):145-145,160
菊花虽源自中国,但从中发展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识。菊花典雅高贵,与长寿有着不解之缘,最终被确定为天皇的专用徽章。本尼迪克特借菊与刀形象地描述了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日本人既醉心于菊的柔美,又崇尚刀的锋利。但是,笔者认为,菊作为日本皇室家徽是天皇制最高权威的象征,而刀是武家文化和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更加体现了天皇和武士间对立统一的忠义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钓鱼岛形势异常紧张,日本问题又成为中国人普遍关心的主题。在众多的有关对日本研究的著作当中,最有影响力的文献是美国研究者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其次是日本人新渡户稻造写的《武士道》、小泉八云的《日本与日本人》、在中国还有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写的《日本论》等。《菊与刀》的开篇中谈到,"在美国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最琢磨不透的。这个强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是如何对美国与日本两国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的。本尼迪克特研究发现,日本人把羞耻感纳入道德体系,他们注重社会对个体行动的评价,羞耻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本尼迪克特把日本人的这种文化定义为“耻感文化”。而与之相对应的以罪为基调的西方罪感文化中,人们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应来做善行。正是这些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国民性。  相似文献   

4.
正谈起日本文化,不少国人会本能地立即联想起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代表作《菊与刀》,并且习惯性地将这种"矛盾的文化特性"当作日本文化的"主题词"。本尼迪克特当年是"带着任务"写这部书的,《菊与刀》实际上是一部"敌情汇总",其对日本文化的探究、概括,带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但必须看到,作者虽是大学者,却并非以研究东方文化见长,作为日本的近邻,如果我们也同样仅仅用"菊与刀"来概括其文化,就会犯下以  相似文献   

5.
郎倩倩 《科技信息》2012,(30):204-204
《菊与刀》是二战期间本尼迪克特由于军事目的而研究日本的一本著作。作者用"菊"与"刀"来寓示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和日本文化的两面性。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菊与刀》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以及《菊与刀》相关研究的特点,探讨其现代意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和看待《菊与刀》,要深入理解和研究日本文化,以此促进两国间的友好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来概括日本民族的两个特性,被推为经典,但作为日本国花的樱花,其一边盛开一边凋谢的生命状态,却更符合日式的审美观:突如其来却又脆折易逝的绚丽。清明过后,正是樱花四处开放的日子,赏樱也成为北京、武汉等地都市人喜爱的春日活动。如果在游园之中带一些食物和米酒,席坐于樱树下赏花飨宴,就与日本的"花  相似文献   

7.
<正> 一、拟除虫菊酯的发展概况约在15世纪波斯(今伊朗)人发现一种雏菊植物的花具有杀虫作用,便将这种菊花称之为“除虫菊”。人们加以栽培,繁衍,用它来与害虫作斗争。后来,除虫菊传入欧州和日本,在日本除虫菊的生产得到迅速地发展。本世纪初日本成为除虫菊干花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重视吸取一年的经验和教训,而日本人却希望忘掉一年的烦恼和痛苦。日本人很重视元旦这个节日,到了12月,日本许多公司或学校都会举行"忘年会"。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在中国,许多单位也会组织新年会,既总结这一年的经验和教训,又谈新一年的抱负,对中国人来说,忘年会和新年会是一样的,不会分开举行。而日本人却认为,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新产品开发,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了解一下日本入构思新产品的思路,或许对我们开发新产品有所启发。炒冷门在锅盖上动脑筋出点子的人,可说是绝无仅有的。日本人下村产业株式会社瞅准了这个冷门,开发出一种既能变大又能变小的锅盖,结果非常热销,仅一年就售出了100万个,大发其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论述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同与异,既涉及民风、民俗,又涉及伦理、道德,既论历史,又论当今.中日两国文化在儒教思想的影响下,诸多方面存在共同之处,但日本文化保持着其特殊性。笔者认为,日本文化的基调可以说是儒教日本宗  相似文献   

11.
日本帝人公司于最近开发了一种既具有透气性、又具有超防水性的纤维织物。作为雨季的外衣,人们希望既要有透气、透湿性,又具有防水性。而一般的织物往往只具有透湿性,而无防水性;雨衣可以防雨,但穿着使用又不舒服、不方便。研究人员注意到,雨后或夏季的早晨,常常可以看到在植物叶面上积起的水珠。特别是在雨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充满了思辨的张力:宗教一方面源自人的依赖感,另一方面是人的自我感;人一方面是被动的被奴役的不幸的,另一方面又是主动的自由的幸福的;上帝一方面是自为的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的,另一方面是为我的为人谋福利的;上帝既具有完全的神性,又具有完全的人性;宗教既具有排斥力,又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古老能源的青春--记生物质能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风 《广东科技》2005,(9):13-15
有这样一种能源,它既古老而又年轻,既让人耳熟能详又令人倍感陌生;它分布广泛、蕴含量大而且成本低廉;它的开发进程尽管障碍重重却又生气勃勃、前途无量。  相似文献   

14.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新感觉派之一员 ,其创作既根植于日本文学传统美的世界里 ,又借用西方文学中现代主义的意识流等多种表现手法 ,开拓了自己的文学新路。纵观其小说创作 ,具有阴柔之美 ,刷新文学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情境小说 ,自然的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易锋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98-198
要发挥实验室的育人功能,就要使管理人性化:既尊重人,又发展人,既肯定人的价值,又使管理体现对人的期待与约束。以人为本,发挥实验室管理的育人功能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让实验室的环境会说话;以人为本,让实验室的制度有感情;以人为本,让管理人员及实验人员发挥师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审美灵境作为人之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展开状态及对其意义的诗性领悟,它是人与自身及他者矛盾解决的涵容共生于生存境界.它既寓存日常存在之中,又将人从中提升出来.通达此境界的枢机在于人要有一种既不超乎现实存在之外,又不拘执于现世存在的满足之中;既不凌驾于他者之上,又不随顺于他者操控的自由自觉以至爱人爱物的柔静、创造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7.
菊花开在秋天,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菊花节。这时候天气渐冷,百花纷纷凋谢,独有菊花冒着西风寒霜从容开放,一丛丛的繁枝茂叶托起一簇簇的鲜花,献给人间又一个美好的花季。菊花,凭着素净淡雅的气质,经寒耐冷的习性,被人们称作花中君子;赞美菊花的高洁情操和坚贞气节,乃是咏菊花诗的一个历久长新的主题。我们先来欣赏清朝诗人郑板桥的七言绝句《十日菊》: 上 d 过a警五#合培才从巴0雨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华经贸战略将长期保持“两面性”——既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机遇论”,又配合政治需要宣扬“中国经济威胁论”;既发展对华经贸合作,又控制先进技术转让。“合作 竞争”将是今后中日经贸合作的核心关系,这就决定了中日经贸合作将在矛盾和冲突中向前推进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宜宾科技》2010,(2):14-14
<正>日本一名设计师日前设计了一套可瞬间变身街头可乐贩卖机的服饰,称这套衣服既时尚又可以大大降低女性在夜间的受袭率。日本时装设计师绫月冈(Aya Tsukioka)称她为了找到一个放心深夜回家或者在遭遇危险时可快速伪装的方  相似文献   

20.
在识别人才方面,应用实事求是的心态去看待人才;从发展的角度观察人才;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辨别人才.在吸引人才方面,既重吸引人才本身,又重人才保护;既重高物质待遇吸引人才,又重精神吸引人才;既重眼前急需的人才,又重未来需要的人才.在使用人才方面,既用人才之长,又用人才之短;既用高文凭的人才,又用高水平的人才;既用专业型人才,又用复合型人才;既用顶尖人才,又用普通人才;既用老人才,又用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