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一些著名语言学家有关“请求”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的理论,可将英语中“请求”言语行为和“礼貌策略”分为两类:直接表达方式和间接表达方式。男女在使用请求言语时存在差异,男性较多使用直接表达法;而女性常使用间接表达法,比男性更礼貌和委婉。  相似文献   

2.
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类型对比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比了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类型的异同,即根据CCS舭冲中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类型的划分来分析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实现。结论是:英汉请求策略类型最明显的不同是,汉语中的间接请求策略不适用于CCSARP中提出的规约型间接策略。  相似文献   

3.
间接言语行为和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 ,作为教师 ,要掌握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其特点、分类以及间接言语行为在英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并在英语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4.
人与人的交往中,礼貌是很重要的。在交谈过程中,为了让说话双方交流更加流畅,通常用间接言语行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想法。间接言语行为在日语中很重要,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日本人显著的特点是在说话中,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想法,而是喜欢用间接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意思。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多数是出于礼貌的角度来考虑。通过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和批判了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文中,笔者陈述了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的定义、四个假设和行事行为的四个合适条件,进一步分析了塞尔间接指令句的分组中存在的问题及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矛盾,通过对奥斯汀的行事行为理论就是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探讨,从而得出塞尔没有必要提出间接言语行为这个术语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间接言语行为和委婉语都属于间接语言的范畴,都研究语言的间接现象,但二者在表达间接性上有所不同。本文按照赛尔对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分析了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如何表达言语行为施行的间接性;依据委婉语的定义,从语气、语形、语义三方面分析了委婉语如何表现其在表意上的间接性。在表达间接性方面,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是交叉关系,只有部分委婉语的间接表意方式可以产生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7.
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在日常使用的语言中,这种语言的间接现象相当普遍。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对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方晨 《科技信息》2010,(35):J0301-J0302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具有建设性意义,但其理论仍待后人的进一步研究。作为奥斯汀的学生,塞尔在奥斯汀的理论基础上首先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基本概念、提出前提、合适条件、分类进行系统的介绍分析。此外,本文进一步讨论对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质疑,从塞尔的理论中找出确实存在的不足,使读者能更清楚地了解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9.
董丹玲 《科技信息》2011,(17):227-227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本文从礼貌的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鄢璐 《科技信息》2007,(15):107-108
言语行为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言语行为又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尤其是命令,拒绝,批评和暗示之类的话语。日语是间接言语行为高度发达的语言,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探讨婉转的表达方式,研究言外之意。本文紧密结合语境,考察了有“万能语”之称的“どうも”一词背后省略的言外之意,以及利用接续助词实现的省略句所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本文从句式角度,紧密结合具体的语境,探讨了日语的间接言语行为与省略句的关系及其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1.
请求言语行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指令性言语行为。本文依据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红楼梦》请求话语中的预示序列话语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预示序列话语策略在成功实施请求言语行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震惊了知识界,尤其是语言学界。他们在语言的研究中第一次意识到言语是一种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自奥斯汀首先提出,后经塞尔的继承和发展,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后来哈贝马斯在奥斯汀和塞尔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评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中西方国家由于文化模式,思维定势的不同,人们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用策略也存在差异。了解英汉批评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的异同,能帮助第二外语学习者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从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批评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语用语言学研究的是不同语言文化中或相似的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异同,以及人们在理解这些 语言形式和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实施言语行为的异同。这包括语言形式的各个层面: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 等。同一言语行为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语言形式可以相互替换,在一种语言中用来 表达某一言语行为的最常用的言语行为策略在另一种语言中并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交际的一种工具.一般情况,一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无论说话或听话都是使用语言的行为.说话的行为及其结果在语言学中通常称为"言语",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对语言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语境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邀请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Suzuki(2009)对美国大学生邀请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为依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邀请言语行为在中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运用情况,尤其是在邀请策略的话语结构等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美不同文化语境中,邀请言语行为的基本序列存在相似性,但在策略使用的具体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言语行为转喻现有研究成果表明,使用言语行为脚本中的边缘成分指代整个脚本是引起误解的主要原因;该观点将说话人用来传递脚本成分的话语作为主要因素分析误解的产生。从受话人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误解产生于受话人对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的在线识解过程;产生误解的更深层原因是在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脚本和受话人在线构建的脚本之间存在不对应关系;说话人使用的话语只是现实语境的一部分,无论该话语是否传递边缘成分都可以产生误解。在受话人构建脚本的过程中,转喻认知机制贯穿始终,同时认知背景、个人语用因素以及现时语境亦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言语行为理论与会话含义理论的哲学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学的诞生和发展与日常语言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语用学的两大奠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皆源于日常语言哲学。言语行为理论试图通过研究具体的言语行为来考察语言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而澄清或排除哲学混乱。会话含义理论则通过对语言的哲学思辨,寻求人的理性本质以及以理性为核心的哲学研究方法。无论是言语行为理论还是会话含义理论都是把语言视为一种分析工具,都是为解决哲学问题而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认知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语义认知结构的分析根据不同的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该研究先就“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与“单向”类言语行为动词具有不同的信息传递认知结构作了简单区分,重点体现了八对英汉“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信息传递认知结构和语义认知特征以及它们的语用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