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集输管线中,颗粒冲蚀磨损常对管道内壁造成破坏。即使颗粒尺寸较小,累积的颗粒冲蚀磨损依然会对管壁造成严重的壁面减薄,甚至引发管线泄漏。为了研究天然气集输场站内管线的弯头冲蚀磨损,针对某集气场站站内管线弯头冲刷腐蚀减薄案例,通过机理分析和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站内管线直角弯头、圆弧形弯头及不同锥角直角弯头内壁冲蚀磨损规律。结果表明:集气场站管线内常存在冲蚀敏感区,使得管道、设施内壁易受颗粒冲蚀磨损影响;利用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可以有效预测弯头内冲蚀磨损位置分布并优化弯头结构设计;直角弯头的耐冲蚀磨损性能优于常规圆弧形弯头。可见研究石油天然气集输管线内冲刷腐蚀规律,对寿命预测、管道检测及运行安全防护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燃煤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受飞灰磨损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热态下飞灰冲蚀受热面磨损特性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研究求出在不同粒子冲刷速度下,质量相对磨损量与受热面温度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塑性材料耐冲蚀磨损性能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在专门建立的灰磨试验台上,对电站燃煤锅炉对流受热面常用材料20号钢、12Cr_1MoV合金铜以及铜、铝四种塑性材料进行了耐飞灰冲蚀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用材料的体积磨损率来定义材料的耐冲蚀磨损性能系数。并用它表征塑性材料的抗磨性能。该系数可直接应用于计算燃煤锅炉对流受热面的安全烟速。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FeCrA1/WC粉芯丝材,用高速电孤喷涂技术制备了用于火电厂锅炉四管防护的FeCrA1/WC涂层,并对涂层的显微组织及相组成、工艺性能及常温力学性能、抗高温腐蚀性能和抗高温冲蚀磨损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组织呈现出典型的层状结构特征,其相组成为84%的FeCr和16%WC、W2C、少量的(FeCr)2O3及Al2O3,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为30.8MPa,高温属蚀和高温冲蚀磨损抗力均优于基体材料20G.这也表明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FeCrA1/WC涂层能够满足电厂燃煤锅炉管道的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电站锅炉光管错列布置省煤器受飞灰磨损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飞灰冲蚀管束磨损特性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研究求出质量相对磨损量与几何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所得计算式具有实用意义,能对不同几何结构下的光管错列省煤器受磨损程度进行直接比较,可供工程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龙开口水电站1号输水隧洞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管道冲蚀磨损问题进行研究。利用离散相模型(DPM)分析泵送管道的冲蚀磨损机理,结合1号隧洞实际泵送混凝土的情况来验证数值模型是否正确。通过模拟从整个管道固相体积分数分布与弯管出口处的压强变化等特征理解其内在的多相流动规律,模拟得到的弯管最大冲蚀磨损部位与实际泵送过程中的磨损部位吻合较好。说明DPM冲蚀模型能准确预测泵送管道的磨损特性,可为泵送混凝土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龙开口水电站1号输水隧洞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管道冲蚀磨损问题进行研究。利用DPM离散相模型分析泵送管道的冲蚀磨损机理,结合1号隧洞实际泵送混凝土的情况来验证数值模型是否正确。通过模拟结果从整个管道固相体积分数分布与弯管出口处的压强变化等特征理解其内在的多相流动规律。模拟得到的弯管最大冲蚀磨损部位,与实际泵送过程中的磨损部位吻合较好。说明DPM冲蚀模型能准确预测泵送管道的磨损特性,可为类似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液固多相流冲蚀磨损会严重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以某输油管线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中的Mixture-DPM双向耦合模型研究低浓度颗粒的油水多相流管道流场变化,分析集输管线整体冲蚀速率分布,得到了不同管件冲蚀磨损较严重的区域。为了进一步研究冲蚀磨损的影响因素,选取3种不同的入口流速及原油含水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管件的冲蚀磨损区域各不相同;90°弯管磨损区域主要集中在外拱壁面,三通管磨损区域主要位于下支管右壁面,渐缩管磨损区域主要位于喉部区域及出口处,盲三通在盲端1/3处形成小型旋涡,且磨损区域主要位于盲端与下支管相贯线区域以及下支管右壁面处;冲蚀速率随入口流速的增加呈指数型增长,指数系数为1.89;随原油含水率增加,冲蚀速率呈倒"U"形变化,当含水率为20%时,冲蚀速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充填管道在输送过程中的冲蚀磨损机理, 基于工程流体力学理论及颗粒输送力学模型, 引入离散颗粒轨道模型、塑性冲蚀磨损模型, 对某矿山复杂充填管路条件下浆体特性对管道冲蚀磨损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浆体流速、黏度以及颗粒尺寸对管道冲蚀磨损影响显著, 颗粒形状影响较弱。高流速下, 弯管磨损最为严重, 直管段磨损较轻且分布较为均匀, 流速降低, 主要磨损部位偏向弯管出口部位;弯管部位最大磨损值在15°~30°以及60°~75°之间;此外, 粒径较小时, 磨损严重程度随粒径增加而增大, 粒径达到600 μm 后, 最大磨损值随粒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白军  金刘锋 《科技信息》2012,(6):166-167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高温7中蚀磨损是目前阻碍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的主要技术难题。现在人们重点研究其磨损机理及有效的防磨措施。本文先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磨损的失效机理,采用电弧喷涂合金涂层,并使用氩弧重熔技术制备得到了具有冶金结合的耐磨涂层,并对涂层进行了硬度实验及分析,高温冲蚀磨损试验及分析,显微组织分析。分析表明:熔覆层表面硬度高达1200HV,组织均匀,与基体之间冶金结合,并表明熔覆层的硬度是20G铜的6~7倍,耐高温冲蚀性能为20G钢的2.5~4倍。涂层的磨损行为介于塑性和脆性磨损之间,并以塑性磨损为主,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冲蚀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PCI总线和DSP的锅炉火焰温度场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站锅炉温度场测量及燃烧诊断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CI总线和DSP的嵌入式火焰图像处理系统,给出了与DSP接口的电路以及程序设计的方法.经过200MW机组的试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高速连续的视频采集及处理,其温度场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满足了火焰监测和燃烧诊断的实时性以及系统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轮机自动化机舱中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设计、自动化流程。  相似文献   

13.
电网频率自动监测考核系统是专门为电站监测电网频率和电压,并自动考核电网频率而设计的.系统主要由频率、电压测量装置,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电除尘器以其高效率、低能耗、运行稳定等特点在除尘系统中占居了重要地位。针对电除尘系统运行故障率偏高、故障发生的原因和部位错综复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建造电除尘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5.
耿芳 《科技信息》2010,(31):360-361
本文从实用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目前无人变电站担任巡视、操作的远程监护方案,该方案采用目前成熟802.11x无线网络、网络摄像机搭建了一个远程监控平台,监控中心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监控前方人员位置、听到声音、对其下发操作指令,并对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站锅炉燃烧过程的特点,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表征火焰燃烧特性的特征量,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锅炉炉膛火焰燃烧状态的模式识别方法.针对锅炉燃烧诊断实时性强的要求,设计开发了一套PC机加信号处理系统(DSP)的实时图像采集与燃烧诊断系统,在200MW锅炉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简便实用,可实现锅炉运行过程的燃烧诊断,为电站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了现行电厂主接线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故障状态模型和改进状态空间法的新算法。通过引入“通路代码”概念处理了元件的多故障状态特性,并引入上下限法计算可靠性连续性指标,从而使我们能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地分析电厂主接线的可靠性。 实际工程计算表明,本方法具有实用,方便和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找到了影响VAX8300计算机运行不稳定、网络起动缓慢的主要因素(交流电源中线上不平衡电流的影响、空载地场之间干扰电压的影响、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电位浮动的影响等);针对这些影响,使用新的接地方法和技术,设计、安装三组低阻值的接地装置,并将VAX8300计算机有关部位合理接地,从而使该机达到良好的运行状态.这一技术还能广泛用于程控电话交换机、机场、电站(厂)及高层建筑物的工作和防雷接地.  相似文献   

19.
依据研究属性与关注范围,高等教育研究可分为普遍性的理论研究、普遍性的实践研究、区域性的理论研究和区域性的实践研究4种类型。基于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发现:整体上,西部学者主要从事具有普遍性特征的高教研究,立足西部本土的区域性研究还有待加强。西部学者在普遍性理论研究中,主要围绕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进行探讨;在普遍性实践研究中,主要致力于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在区域性理论研究中,主要围绕西南联大与西部特色学科建设进行研究,在区域性实践研究中,主要围绕西部大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研究。普遍性和区域性并非冲突对立,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会对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带来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这种独特资源的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迅速发展,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从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筛选出530篇国内外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文献作为原始数据,应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出相应的科学知识图谱.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等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 从2006至2021年,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发文量皆呈现整体向前推进的态势.2) 国外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同一国家内的机构合作紧密;国内研究机构集中于北京、南京所在的科研机构和各大高校,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机构间合作紧密,以闵庆文、孙业红等为首的核心作者及其引领的团队取得的成果丰硕.3) 在已有研究内容上,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乡村发展和遗产地农产品上;国内研究则集中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旅游开发等方面.4) 国外前沿研究以亚太地区为主战地,集中于遗产地产品品牌与旅游联动等方面;国内前沿研究集中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社区参与、发展与动态保护、开发对策等方面.对比借鉴国外研究,今后应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采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重点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动态保护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应加强定量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多技术下的研究合作,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