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种麻醉方法对实验小型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戊巴比妥钠和地西泮肌肉注射与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对实验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对16头实验小型猪进行戊巴比妥钠诱导麻醉加地西泮肌肉注射配合戊巴比妥钠静脉滴注麻醉控制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成功麻醉16例,占100%。结论采用戊巴比妥钠肌肉注射诱导麻醉配合静脉滴注麻醉效果好,麻醉过程平稳,肌肉松弛效果显著,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和戊巴比妥钠对于小型猪麻醉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比较了氯胺酮肌肉注射加静脉点滴法及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法对小型猪全身麻醉的效果。结果表明,氯胺酮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术后苏醒效快。而戊巴比妥钠起效慢,镇痛效果略差,且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术后苏醒较慢。二者术中均可起到安全、有效的麻醉作用,对小型猪心率、血压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3.
戊巴比妥钠与安定在实验家兔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巴比妥钠与安定在实验家兔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刘秋菊,王元占广东南方医院510515用实验家兔进行各种手术实验必须有完善的麻醉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从88年6月至93年8月对901例实验家兔手术采用3%戊巴比妥钠进行全麻,当麻醉深度不够...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麻醉效果相同的条件下,探讨麻醉死亡率更低的戊巴比妥钠使用浓度。方法选用新西兰家兔 (2~3kg),雌雄各半,分为1%戊巴比妥钠组和3%戊巴比妥钠组,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死亡率。结果1%和 3%戊巴比妥钠组麻醉效果无差异,而1%组死亡率更低,与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可将常规使用3%戊巴 比妥钠进行家兔静脉麻醉改为使用1%的戊巴比妥钠,两者麻醉效果相当,而后者死亡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0.3%戊巴比妥钠用于大鼠麻醉的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戊巴比妥钠对大鼠诱导麻醉的适用剂量。方法 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0.3%戊巴比妥钠溶液,按1mL/lOOg剂量进行腹腔麻醉。结果与结论 麻醉过程平稳,呼吸、心率正常,持续时间较长,苏醒快,计算方便,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杂种犬股骨骨折实验中,分别应用戊巴比妥钠与异氟烷复合麻醉和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两种方法,探讨这两种方法对实验犬生理指标的影响,评价这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实验用杂种犬10只分为A、B两组,每组5个重复,A组应用戊巴比妥钠诱导后,应用0.8%浓度异氟烷维持麻醉;B组应用戊巴比妥钠进行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点对实验犬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TPR)进行监测,A组各数据与诱导后5 min的数据,B组各数据与麻醉后5 min的数据相比较,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戊巴比妥钠麻醉诱导,0.8%浓度异氟烷麻醉维持在股骨骨折实验中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实验犬生理指标稳定,苏醒迅速,能够满足股骨骨折手术需要。吸入异氟烷后5min,HR、SPO2、TPR差异显著(P0.05);戊巴比妥钠B组TPR差异显著(P0.05),在麻醉45~60 min期间,实验犬恢复眼睑反射、肌肉震颤、不能满足手术需要。结论实验证明静吸复合麻醉比静脉麻醉实验犬麻醉效果好,麻醉平稳,苏醒快。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通过对现有戊巴比妥钠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获得复合型戊巴比妥钠,比较并分析其与普通戊巴比妥 钠、水合氯醛对大鼠的麻醉效果。方法选用120 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应用普通戊巴比妥钠、复合型戊巴 比妥钠及水合氯醛3 种麻醉剂分别对相应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观察大鼠状态,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 并进行分析。结果3 种麻醉剂对大鼠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复合型戊巴比妥钠组内的 大鼠之间的起效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小于其他两组的大鼠,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复合型戊巴比妥钠组中的大鼠 首次麻醉成功的例数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研究表明复合型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麻醉作用稳定,麻醉效果优于普 通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  相似文献   

8.
速麻安2号注射液对猪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期以来,我室对猪的麻醉采取的是沿耳背部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的方法。由于猪不易保定(尤其体重达50kg以上的猪),皮肤较韧,血管暴露又不太明显,给进针带来了困难;进针后,头皮针也不易被固定,还常由于猪耳朵的摆动而使针头脱出或刺穿血管;所需戊巴比妥钠...  相似文献   

9.
实验用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择64例使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比格犬,观察麻醉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处理。结果64例戊巴比妥钠麻醉的比格犬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并发症的及时正确处理,可降低比格犬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并发症导致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两种麻醉剂在犬外科实验中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戊巴比妥钠和苯巴比妥钠在犬外科实验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实验犬 12 0只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用 3%戊巴比妥钠注射液 (剂量 4 5mg/kg)和 5 %苯巴比妥钠注射液 (剂量 10 0mg/kg)行腹腔内注射麻醉 ,对比观察两组动物的各项麻醉指标。结果 戊巴比妥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苯巴比妥钠组 (P 相似文献   

11.
采用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共聚得到聚酰胺酸与四乙氧基硅烷水解产生的羟基进行缩合反应,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键合在石英纤维表面,经过高温制成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固相微萃取涂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的结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法测定了水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色谱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34,0.9967,0.9978,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7mg/L,0.04mg/L,0.06mg/L,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4.86%~5.24%,4.03%~4.16%,4.22%~4.65%。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给小鼠注射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的方法,探讨复合麻醉对小鼠的麻醉效果。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和试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地西泮(1mg/kg)后,分别放入小鼠自主活动箱内,记录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然后,两组小鼠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结果注射地西泮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少于生理盐水组P<0.01)。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小鼠比戊巴比妥钠单独麻醉小鼠的入睡时间显著缩短P<0.01),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联合麻醉明显提高小鼠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甲苯和均三甲苯烷基转移与歧化反应制备二甲苯过程中Hβ负载磷钨酸系列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主要为甲苯烷基转移和均三甲苯歧化反应;随着催化剂中Hβ上磷钨酸负载量的增加,均三甲苯转化率、二甲苯选择性和收率均先增加后减少,当磷钨酸质量分数为10%时,总酸量达到最大,总转化率、二甲苯收率及二甲苯选择性也分别达到最大值,即77.0%、38.5%和51.1%.催化剂XRD图谱显示负载的磷钨酸高度分散于Hβ分子筛表面,对载体晶体结构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克炼减渣中钙化合物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过滤、溶剂抽提、水抽提法将克炼减渣中钙化合物分为二甲苯不溶性钙、水溶性钙和油溶性钙,用氧化铝吸附柱色谱将水抽提后渣油分为若干组分,并测定了钙在上述分离过程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克炼减渣中二甲苯不溶性钙占1.6%,水溶性钙占61.4%,油溶性钙点37.0%;柱色谱分离过程中绝大多数有机钙残留在吸附柱上,且滞留量随氧化铝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这部分钙可能是极性很大的带羧基或酚氧基的化合物或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高活性抑菌化合物,20种以杀菌剂甲呋酰胺为结构基础的新型2-甲基-3-呋喃甲酰胺类化合物经过设计并合成,它们的结构已通过氢核磁确定.接着,选取5种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番茄绵腐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作为供试菌种,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0mg/L时,化合物1e,1f,2a,2b和2f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校正抑菌率分别为88.6%、74.5%、78.5%、78.7%和73.1%,优于阳性对照甲呋酰胺(70.5%).进一步对5种化合物抑制水稻纹枯病菌有效中浓度(EC_(50))的测定,发现化合物1e的EC_(50)值为2.824mg/L,优于阳性对照杀菌剂甲呋酰胺(EC_(50)=7.691mg/L).表明化合物1e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活性最强,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三聚甲醛传统生产工艺存在的缺陷,提出反应萃取方法生产三聚甲醛的新工艺。以工业甲醛为原料,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萃取剂二甲苯的用量对三聚甲醛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5℃,催化剂用量为甲醛的8%(质量分数),萃取剂与反应液进料比为1:1(质量比)。在此工艺条件下,结合中试设备进行实验,甲醛转化率达到90.41%,三聚甲醛收率达到87.39%。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钛光触媒净化车内空气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纳米二氧化钛应用于客车车厢内有机毒物的分解。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纳米二氧化钛对车内主要有机污染物甲苯、二甲苯、甲醛和总有机挥发物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3.8%、91.6%、64.8%和88.3%。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对车内空气污染物进行了治理后,甲苯、二甲苯和总有机挥发物分别达到了国家标准,甲醛的含量也大幅度下降。数据表明,光催化法可以用作车内空气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三种麻醉剂对蟾蜍离体心脏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实验采用蟾蜍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分别观察了氨基甲酸乙酯、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三种麻醉剂对心脏收缩性和百动节律性的影响.结果:对心率,三种麻醉剂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氨基甲酸乙酯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27.1%;水合氯醛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为18.9%;戊巴比妥钠抑制作用最小,抑制率为5.6%.去除麻醉剂后,氨基甲酸乙酯组能立即恢复正常,戊巴比妥钠组和水合氯醛组心率均不能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对心脏收缩力,三者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氨基甲酸乙酯对收缩力抑制率为26.0%,戊巴比妥纳为23.0%,水合氯醛为12.0%,去除麻醉剂后。氨基甲酸乙酯组和水合氯醛组较易恢复到正常水平,戊巴比妥钠组不易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