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际社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达成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并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召开多次会议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立法。2010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  相似文献   

2.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氧化碳减排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个国家争相探索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从探索政策推进途径的角度讨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这四个典型的亚洲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机构、立法应对气候变化、制定规划或行动计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支撑低碳经济发展、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利用经济手段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等7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现今全球中最大、最急迫的环境挑战。我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子,不论是从国际义务的承担还是国内环境的改善上,都理应在法律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回应。但我国现行《环境法》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无能为力,主要表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没有反映到《环境法》立法中、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还不属于环境法的规范对象、对气候变化应对缺乏执行力。为了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应当在环境法中对气候变化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是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做法,从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总结了代表性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防灾减灾策略:加强防灾减灾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融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加强灾害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科学和支撑技术的研究.本文提出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积极应对的策略,对我国自然灾害治理及防灾减灾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10,(1):31-31
财政部按照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的总体部署,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动实现2010年末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吕媛媛 《科技信息》2011,(10):77-78
在当前全球背景下,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谈判归结为各主要国家利益集团政治、经济、科技、环境与外交的综合较量。从公共管理的服务职能来讲,微观到地方政府应将应对气候变化列入城市化发展规划之中,充分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服务职能,从而来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甘肃科技》2010,26(4):I0003-I0003
针对科技支撑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需求,科技部3月2日组织召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项目启动会,动员科技界积极行动,围绕国家目标发挥好科技的作用。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万钢表示,总体上,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需要处理好应急集中攻关和中长期能力建设的关系,应特别重视培养和扩大国内的研究力量,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军队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军队之一,这一战略包括气候安全政策、适应和减缓计划、北极和气候变化路线图三个方面.美军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美国政府和军方高层的高度重视,气候变化成为主流的国家安全问题.在美军的诸军种中,海军率先通过制定和发布一系列路线图、战略、计划和行政命令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反...  相似文献   

9.
尚炜 《太原科技》2009,(11):38-39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草案)> (以下简称<决议>),这是我国最高权利立法机构首次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做出的决议.<决议>阐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立场,提出积极应对的措施,不仅体现了民意,同时也向国际社会表明我们国家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姿态.  相似文献   

10.
《太原科技》2011,(8):104-104
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总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气候变化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热点话题,民族生态学也在研究少数民族地方社区如何利用传统知识应对气候变化.本文通过半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民族生态学田野调查方法,在乌蒙山特困区对一个苗族自然村进行了逐户访谈,分析这一传统的苗族社区对于气候变化的主观感知情况,比较对照当地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调查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传统知识.调查结果表明:(1)乌蒙山气候变化显著,当地苗族村民的气候感知与科学的气候数据资料基本吻合,可见该苗族社区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准确,故此其公众感知可以作为理解社会回应行动的出发点,这为阐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和适应过程提供了一个传统知识的新视角;(2)中国西南气候敏感区的苗族社区,是通过其长期与环境的互动形成的传统知识,来应对气候变化对社区生存与发展的干扰.乌蒙山苗族社区形成了一套有效应对当地气候变化的粗放农业模式和生物多样性机制,继而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表明传统知识在传统社区应对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构建凸显了政治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转型而谋划可持续发展蓝图的政治意愿,而政策和立法中公民参与缺失的现状使得"两型社会"构建缺乏实施基础。促进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协调共进,明晰公民环境权的内涵和发展权的要旨,将真正协调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不同利益攸关者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为"两型社会"和"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完善提供和谐的空间和进路。  相似文献   

13.
应对气候变化是促进西藏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西藏已采取的适应措施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主要不足表现为农户主动性适应行为没有明显改善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市场能力相对较弱。为进一步提升西藏特色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文章建议提高农户非农业收入水平,完善对口支援模式并积极探索巨灾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4.
4月下旬举行的北京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有关气候变化论坛,主题是依靠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来自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组织以及有关国家的政府代表、科学家和企业代表共6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上,三款绿色新能源汽车成为亮点,其中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会严重威胁人群健康,任何国家都无法避免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伦敦大学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全球30余家学术机构于2016年共同成立了“柳叶刀倒计时:追踪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进展”项目,并合作撰写了《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重大报告,以追踪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人群健康效益,同时开展公众宣传、提出政策建议。2020年的报告在追踪了5大领域43个指标的年度变化后发现,气候变化影响、暴露和脆弱性相关的指标全部都在恶化,但各国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却明显不足,以现在的趋势很难达到《巴黎协定》设定的2℃温升控制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气候变化带来了相互叠加的危机,需要共同应对。多重危机的共同应对可以为全社会实现三赢:更好的公共卫生条件、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技》2012,(8):31
<正>日前,《"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正式发布。《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发展的十项关键减缓技术包括:高参数超临界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技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和并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低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基于经济学的视角,探究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种经济行为的本质,并从Solo模型出发,分析在碳税、财政补贴以及排放贸易(ET)等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作用下,气候变化对于劳动力、资本投入、技术进步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进而分析气候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碳税与排放贸易(ET)这两种应对机制在执行成本和效果上有区别,并指出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合作,需要各国积极承担自己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8.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发展战略,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巴黎协议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起点,但如何有效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是很必要的.本文对比分析多家机构针对我国公众关于气候变化认知的调查结果后发现:我国公众对于气候变化事实的了解较清晰,关注度较高,对政府的信任度、依赖度较高,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高,但对于气候变化到底是什么只有模糊认识,对气候变化原因和科学机制认识不足.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未来我国气候变化公众认知研究应着重两方面:一是组织多学科的较大规模的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综合调查,以获取更充分更全面的数据;二是构建高效的气候变化科学知识传播体系,切实解决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和公众认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行业之一。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还存在一些不足。该文从减缓和适应2个角度出发,梳理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展的政策与行动,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交通运输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总体策略和路径,以及提升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思路和建议,以支撑交通运输领域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厦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该文在分析厦门市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厦门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