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敏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374-1377
用Brennan编制ECR问卷和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对436名大学生分别进行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的测评,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依恋类型的各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安全型依恋尤其是惧怕型依恋和冷淡型依恋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和自我概念的关系,2008年11月以整体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已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中选取220名,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进行测查.结果:209名已有恋爱经验的大学中安全依恋者90人(占43.1%)、轻视型49人(占23.4%)、倾注型42人(占20.1%)、害怕型28人(占13.4%);男生依恋焦虑得分低于女生;具有恋爱经历的男大学生在自尊上得分高于女生;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自尊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安全型大学生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其它非安全型被试;成人依恋两个维度与自尊呈负相关,其中依恋焦虑与自尊之间的负相关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自陈依恋量表(ECR-R)和童年期经历问卷(CTQ-SF)法,对5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及其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关系。结果发现:童年高、低创伤经历得分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高、低依恋回避组在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低依恋焦虑得分的大学生在童年创伤经历各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结果显著,回归系数为0.81。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对其成人依恋关系具有预测作用;可通过对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心理重构,重塑安全和健康的成人依恋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从"依恋与人格发展的相互关系"的视角切入,采用了依恋类型分类问卷、冲动量表、人际亲密能力量表对150名青年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借助人格中"冲动"特性这一中介变量探究依恋在个体的亲密关系能力中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亲密关系能力方面,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得分要高于其他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得分;(2)冲动在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中对亲密关系能力具有不同作用。安全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的大学生,其亲密关系能力随着个人冲动的上升而呈下降趋势,而对于回避型依恋中的大学生,其亲密关系能力则随着个人冲动上升而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法对福州市四所高校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1)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的承诺及探索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从未恋爱组,但无显著差异。2)成人依恋中回避和焦虑因子的得分在不同同一性状态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进一步比较发现,早闭型在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延缓型。3)大学生成人依恋中的焦虑及回避因子与自我同一性的承诺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且承诺因子是焦虑与回避的有效预测变量;而成人依恋与探索因子尚不存在相关,但探索因子对成人依恋的焦虑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成人依恋量表(AAS)和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EPQ-RSC)对306名有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有留守经历学生在依恋类型分布上与无留守经历学生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依恋类型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人格的神经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恐惧型的得分最高;(3)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依恋各维度与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呈显著相关;(4)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依恋的亲近、依赖和焦虑维度对其人格的神经质有显著预测,解释其28.3%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家庭教养方式特点,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从选取300名大学生,采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IAT)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实测。结果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46.3%;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父母教养方式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和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了解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人际关系和谐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网络成瘾测验、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人际关系和谐量表对560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高职生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年级、综合评定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高职生网络成瘾和人际关系和谐性存在显著的相关;研究结论:网络成瘾的程度越重,其人际关系越不和谐.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学生羞怯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考察孤独感在大学生羞怯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羞怯量表、UCLA孤独量表得分第三版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在贵州省8所高校抽取的1 1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羞怯量表得分、孤独感量表与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r=0.27,r=0.29,均P<0.001),羞怯量表得分和孤独感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r=0.49,均P<0.001);羞怯和孤独感均可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均P<0.001),孤独感在大学生羞怯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成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及其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方法:运用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筛选出来的网络成瘾和对照组的非成瘾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网络成瘾和非成瘾大学生都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二者在外显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不存在显著差异;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存在低相关;外显自尊与现实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内隐自尊与网络社会支持中友伴支持的相关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主观支持对外显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友伴支持对内隐自尊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的到来便利了大学生的生活和科研,但过度沉迷于网络易导致网络成瘾的产生,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不适和心理依赖。本文从心理角度对网络成瘾者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及治疗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在男女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对社交成功倾向于外控性归因,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网络娱乐活动使用上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自我和谐上差异显著.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人性信任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类型及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主要类型.方法:以长沙地区两所大学286名学生为被试,以自编的网络使用动机问卷和网络成瘾量表为研究工具.结果:286名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主要动机类型为:社会交往动机、虚拟社群动机、自我肯定动机、商品资讯动机、匿名交往动机、社会性学习动机.虚拟社群动机、匿名交往动机、自我肯定动机和商品资讯动机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时具有其相应的动机,网络使用者的行为表现并不完全就等同于个体内在的网络使用动机.网络的虚拟环境成为吸引部分大学生使用网络,并导致其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如同“双刃剑”,对高校学生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力,导致部分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出现了“恋网”情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此症,高校应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教育阵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学习,成为网络主人。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对网瘾大学生的引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现状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凭借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从而达到戒除网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632名中学生作为被试,使用Yo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Zuckerman的感觉寻求量表考察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感觉寻求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网络成瘾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感觉寻求人格特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1/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用网问题,而网络的特点、大学生自 我同一性发展以及他们的学习、交友与父母的关系等方面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防范网络成瘾,需要加 强教育与管理、咨询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西省四所高校的320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问卷》调查表明,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中网瘾大学生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男生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女生网络成瘾者,高年级的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低年级;网瘾者和非网瘾者在网络消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瘾者更倾向于网络游戏,而非网瘾者更倾向于获取学习资料和即时通讯。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消费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网络正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的现状,综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干预策略等,思考与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网络心理问题。研究成果将对高校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