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德法思想作为传统的治国理念,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现代社会呼唤公民意识。本文立足我国德法思想,对照社会今昔之变,把握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传统思想脉络,探寻个人、社会、政府在民主法治的现代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应有之道、应为之分。  相似文献   

2.
邱耀  王华阳 《科技信息》2012,(29):15-16
论述了古祠堂的文化及功能,并进一步研究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的下祠堂文化功能,探讨了祠堂的社会教化意义,指出祠堂文化演进及其功能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通,有提高人之精神、兴发人之志气、开辟人之智慧之源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学校感恩教育活动中,教师率先垂范,结合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协同等各种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效果事半功倍。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4.
数学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推动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程。古往今来,有无数数学先辈为社会、科学、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数学也为其他学科的展开与发展提供了条件。诚如华罗庚所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下面笔者将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常华 《科技智囊》2010,(12):74-75
<正>人与社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众多的人组成社会,社会又将人划分为不同层次。关于划分的标准,有中外之分、古今之别;又有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视角出发,区分出不同的"社会人"。本文探究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人等序列,则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观的角度切入,探究中国古人追寻的人生境界、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6.
袁海波  于晓广  侯斯阳 《科技信息》2012,(7):373-373,281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在熟练地掌握艺术媒介物质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体现一定生活内容的艺术形象。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文本从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九陛之美的角度评述小说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20,(4):75-78
冠礼为中国传统社会男子成年之标志,有"礼之始"之称。其以繁杂精致之过程仪式、具体生动之身体实践与身心体验,劝喻品性,规范行为。迄周逮清,递嬗递演,流风寖被于后,意义深远,价值隐长,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社会价值体系之构建,颇有力焉。鉴古措今,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今日,重拾冠礼,撷其精华,行其切实,于青少年道德、责任及知行观之养成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应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也是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9.
严辉 《科技信息》2009,(23):388-388
研究天、地、人者,首重易学之《易经》,《易经》者,察阴阳之消长,究天地人之际会,推气数运之否泰,通生生不息之玄窍。学以致用,实有益于人类社会之演进。故古今之智者,无不明易之道也。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中轴线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融国家政治之轴、民族文化之轴、文化思想之轴、建筑艺术之轴与生态文明之轴等多重价值为一体,是北京历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一张耀眼的"金名片".研究中轴线文化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分析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思想,更加丰富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内涵,探索面向未来依托中轴线文化遗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促进人与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  相似文献   

11.
江建勋 《海峡科学》2012,(3):143-145
大学中之科学教育非常重要,但科学传播亦是教育社会大众科学知识与常识之关键工具,如科学传播者本身缺乏基础科学之素养,即无法真实地将正确科学知识传达给一般读者,科学家之间有时对相同科学事件有不同观点,会呈现一时之困扰现象,因此造成社会大众更无法分辨真科学与伪科学,然而以科学方法为共同基础,终究科学事件会达成共识,最担心一知半解的人士随意传播科学事件,形成社会不必要之对立与恐慌,因此学校之科学教育与社会之科学传播应紧密结合,来解决两者间的差距,本论文以台湾最近发生之禽流感事件做为案例,探讨对此科学事件之因应之道,建议社会大众对科学事件应抱持相信科学家的态度,且科学教育必须与科学传播更进一步有效结合,弥补其间之离合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刘岩 《创新科技》2004,(8):10-21
<正> 哲学革命既是社会革命的诱因,又是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和先导。哲学被我们的祖先称为"哲人治学"、"智慧之学",被黑格尔称为"科学之父",它是特定时代、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最高、最绚丽的智慧结晶和文明之花。它一方面总结着、反映着社会实践的成  相似文献   

13.
正用崇高规范自身,研究崇高之道,鼓荡崇高之风,以实现人格优秀、社会和谐、祖国强盛和人类美好。一家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踏踏实实为社会做事,影响着社会。总装学院原副院长贺茂之将军也是北京市崇高研究院院长,是一名退休军人,和蔼的面孔透露着军人的刚毅。他对"走进崇高"有一个铿锵有力的定义:"走进崇高就是进入真善美境界,彰显自身崇高,履行职责崇高,学习他人崇高,弘扬社会崇高,用崇高规范自身,研究崇高之道,鼓荡崇高之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中后期,城市经济与文化持续发展,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雕版印刷业迎来了发展高峰,刻印书籍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刻印技术之先进是前代无法想象的。坊刻迎合市民意识高涨、市民文化日趋多元的社会需要,组织创作、编纂、刊刻了大量通俗小说,为通俗小说的发生流传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促进了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5.
《自我之歌》是惠特曼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文章从诗歌体裁,主题思想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自我之歌》,肯定了《自我之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汤月霜 《科技信息》2009,(15):229-230
新世纪之初,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次改革,力度之强、速度之快、难度之大,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还有待实践去证明,实践事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与社会教师,对新课改也曾有过许多的困惑、迷茫。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乐清市历史与社会教研室开展了"弘扬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诡道",作为源于《孙子兵法》的中华文化关键词,其文化意向在中学西传、中外对接的概念转换中由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而招致误读。基于历史文化语义学之视角,西方译者英译之误读涵盖"诡道"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诡道"概念所反映的意向世界及"诡道"概念的基本文化内涵。其误读有三:不尊重源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而导致的常识性误读;理解了源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而英译用词之意向性却有悖于源概念文化意向之理解性误读;理解了源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生活世界及源概念文化意向却基于实用主义的立场赋予其有意图的意义之功利性误读。  相似文献   

18.
"问题+故事"是阙迪伟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反映社会问题是阙迪伟小说内容上的显著特色,简单或复杂是阙迪伟小说反映社会问题的两种形态,多姿多彩的故事叙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阙迪伟之小说不至于给人以重复、单调、乏味之感。"问题+故事"这一创作模式,赋予阙迪伟小说生活味浓、可读性强等优势,但也带来了囿于生活、缺乏创新之弊端。  相似文献   

19.
谢江霞 《科技信息》2012,(20):84+86-84,86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家庭在国家的宏观政策,社会现行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家庭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家庭消费模式。本文通过对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家庭消费行为,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家庭消费模式,使之合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通俗教育是晚清新政时期倡导开民智、立新民的产物,通俗教育不仅被时人赋予了"普及教育"的重任,还具有移风易俗、改良社会风气、开通社会文明之功效。因此,通俗教育的推行多立足于底层社会,注重与戏曲、小说、演讲等大众娱乐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润物无声之功效。这些通俗教育活动虽然没有达到最初设想之成绩,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底层民众起到了思想启蒙、普及现代社会文化知识、改良社会风气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