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抗坏血酸对Cu~(2+)与TPPS_3配位反应促进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性、Cu(2+)的还原状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液中溶解氧浓度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TPPS3)配位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Cu2+与TPPS3可能的配位反应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Cu2+还原为Cu2+,Cu2+与TPPS3生成很不稳定的、对溶解氧非常敏感的Cu(Ⅰ)-TPPS3中间体,此中间体一旦生成立即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为Cu2+(Ⅲ)-TPPS3配合物。  相似文献   

2.
利用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Cu~(2+)的还原状态、抗坏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解氧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四苯基卟啉配位反应的可能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高价铜还原为亚铜,亚铜离子与配位剂生成对氧成对氧敏感的不稳定中间体Cu~(Ⅰ)——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立即又被溶解氧氧化为Cu(Ⅱ)——Ⅱ)——三磺基四苯基卟啉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用光度法测定了3种取代四苯基卟啉与Co^2+,Cu^2+配位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学参数,讨论了卟啉结构对配位反应的影响,报导了配位反应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4.
合成与结构表征了4个钴卟啉配合物Co(Por),Por=5,10,15,20-四-「(3,4,5-三甲氧基苯基)卟啉(1),(对甲基苯基)卟啉(2),(对氯苯基)卟啉(3),(对磺酸基苯基)卟啉(4)」,并用它们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模型物进行了双功能模拟酶生的测试:核黄素-蛋白氨酸光照法证实,在10^-5-10^-6mol/L浓度范围内4种配合物均有消除超氧自由基(O  相似文献   

5.
用吸收光谱法和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Fe^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水溶性配合物在5.2〈pH〈5.9的HAc-NaAc底物中的性质。实验表明Fe^2+与TPPS3在该介质条件下,90℃加热15min即可反应完全,确定了产物的组成比为1:1,H^+参与了这种电活性配合物的电极反应,pH对电活物性质的还原峰电流和峰电位影响明显;在TPPS3过量情况下,还原峰电流与Fe^2+的浓度成正比,可作为一种测定2铁的  相似文献   

6.
四苯骈卟啉与铜(II),锌(II)配位反应及其波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度法测定了四苯骈卟啉(H2TBP)与Cu^2+、Zn^2+配位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参数。结果表明:H2TBP与Cu^2+配位反应速率较快,ΔH〈0,而与Zn^2+配位速率较慢,且ΔH〉0。报导了ZnTBP的荧光光谱,CuTBP的ESR谱。  相似文献   

7.
报导用连续变化度法在非水溶剂DMF溶液中测定一种瓣合成的配体,N,N’-bis(8-quinolyl)malonamide和4种过渡金属离子Cu^2+、Zn^2+、Co^2+、Ci^2+所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按共对数值的大小排列有如下顺序:Cu^2+(5.62)〉Zn^2+(4.03)〉Ni^2+(3.82)〉Co^2+(3.79),配合物的配位比为1:1。实验表明,它们的稳定性较之在水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用光度法测定了桥链冠醚卟啉与Co^2+、Cu^2+配位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桥链冠醚卟啉与Co^2+配位反应活化能Ea较大,ΔH〉0;而与Cu^2+配位反应Ea较小,且ΔH=0;桥链冠醚钴卟啉的ESR谱表明它具有载氧能力。  相似文献   

9.
水杨醛Schiff碱双核Cu(Ⅱ)配合物合成及磁交换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两种新的双核铜配合物〔Cu2L3〕ClO4·nH2O,其中L为4-(邻羟苯基亚甲基)亚胺-3,5-二甲基-1,2,4-三唑(A)和4-(邻羟苯基亚甲基)亚胺-3,5-二乙基-1,2,4-三唑(B),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等手段表征,推断配合物具有酚氧桥的结构,Cu(Ⅱ)离子配位环境为畸变四方构型。配合物(A)的变温磁化率表明铜离子间有反铁磁相互作用,g=2.07,2J=-136.9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卟啉的合成及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水溶性meso-四「4-甲基-(α-乙酰苯胺基)铵苯基」卟啉「简称T(4-AMAP)P」。并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它与Cu(Ⅱ)的显色反应,确立了最佳配位条件,测定了配合物的摩光吸光系数以及配合物的组成。该方法可用于中中良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吉保明 《河南科学》1996,14(1):40-44
以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乙酰基二藏铁2,6-吡啶二甲酰基腙(H2L)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五种金属醋酸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2L(OAc)2.nH2O(M=Pb^2+,Cu^2+,Cd^2+,Co^2+,Ni^2+,n=4,6),配体在配合物中以烯醇式参与配位,所有的配合物在DMF中均为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12.
新试剂T(BHMOP)P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酸钠存在下,meso-四(3-溴-4-羟基-5-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的显色反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10^5mol^-1.cm^-1。铜含量在0~6.0μg/(25ml)范围仙符合比尔定律。络合物的组成为Cu(Ⅱ):T(BHMOP)p=1:2,本法已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其结果与原子吸收法(AAS)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Fe-TPPS3配合物电化学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吸收光谱法和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Fe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TPPS3)水溶性配合物在5.2<pH<5.9的HAc-NaAc底液中的性质。实验表明Fe2+与TPPS3在该介质条件下,90℃加热15min即可反应完全,确定了产物的组成比为1:1;H+参与了这种电活性配合物的电极反应,pH对电活性物质的还原峰电流和峰电位影响明显;在TPPS3过量情况下,还原峰电流与Fe2+的浓度成正比,可作为一种测定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吸收光谱、单扫描极谱及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Fe2+三磺基四苯基卟啉(简写为TPPS3)的水溶性配合物在pH~4.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的性质。实验证明Fe2+与TPPS3在90℃下加热80min可以反应完全,配合物主要以TPPS3二聚体和TeⅢ-TPPS3单体的形态存在于该介质中,H+参与了配合物的电极反应,Fe-TPPS3体系中配合物的组成比为1∶1,FeⅢ-TPPS3在电极上还原为FeⅡ-TPPS2为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稀土土离子(La^3+,Nd^3+,Eu^3+,Gd^3+,Tb^3+,Er^3+)与吡啶乙酸内盐(C5H5N^+CH2CO^-2,pyb)及,2,2‘-联吡啶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术,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2(bpy)5(pyb)4(ClO4)6.5H2O。测定了Eu^3+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非对称性5,10,15-三(4-甲基-3-磺基苯)-20-[4-(5-氟尿嘧啶)-3-磺基苯]卟啉(MFuSPP)测钯的显色条件,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pH4.5 ̄6.0的弱酸性HAc ̄NaAc缓冲介质中,用抗坏血酸催化,Pd(Ⅱ)与MFuSPP形成1:1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415nm,摩尔吸光系数ε=1.8×10^5L·mol^-1·cm^-1,线性范围0 ̄2.0μg/10ml  相似文献   

17.
在密闭循环反应器中,于290℃下研究了CO存在下催化剂MTPP-CeOx-SiO2(M=Co^2+,Ni^2+,Cu^2+)催化还原NO或N2O的反应。催化NO还原的活性顺序是NiTPP>CoTTP>CuTPP,而N2O还原和NO深度还原为N2的顺序是NiTPP>CuTPP>CoTPP.NOx还原的催化特性和MTPP的电化学氧化机理有关(取决于中心金属或卟啉环被氧化的次序)。CO不仅还原NOx而且  相似文献   

18.
Fe(Ⅲ)—TPPS3配合物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吸收光谱,单扫描极谱及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Fe62+三磺基四苯基卟啉的水溶性配合物在pH-4.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的性质。实验证明Fe^2+与TPPS3在90℃下加热80min可以反应完全,配合物主要以TPPS3二聚体和Te-TPPS3单体的开矿存在于该介质中,H^=参与了配合物的电极反应,Fe-TPPS3体系中配合物的组成比为1:1,Fe-TPPS3在电极上不原为Fe-TPPS2为可  相似文献   

19.
用极谱法研究了铕与有机磷酸(P)、丝氨酸(Ser)、半胱氨酸(Cys)等形成的二元体系Eu^3+-P、Eu^3+-Ser、Eu^3+-Cys和三元体系Eu^3+-P-Ser、Eu^3+-P-Cys。考察了各种配合物形成的条件、电化学性质,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结果发现,其稳定常数随有机磷酸烷基取代基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草酸根桥联的新型双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个新的不对称的双核铜(Ⅱ)配合物,〔Cu2(C2O4)phen(图1)〕,phen表示1,10-菲咯啉。经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ESR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草酸根桥结构和Cu(Ⅱ)的配位环境为四方构型。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已测,其数值已用最小二乘法和与Bleaney-Bowers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420.2cm^-1,表明铜(Ⅱ)离子间有强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