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俞岚 《科技咨询导报》2008,(19):210-210
当代中国如何走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冲突围,从而有效地进行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利用语义分析的方法理清道德概念的内涵,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现时代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超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两极对立,确立真正的集体主义原则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所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道德道德理论中,义利关系问题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义利关系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层面。首先,指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或者说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其次,因为“义”本质上代表着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利”代表着个人利益的要求,所以义利关系是公利与私利的关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公利与私利的关系,仍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今天必须正确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性教育的困惑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月琴 《科技信息》2009,(16):282-28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性发育和性意识趋于低龄化和早期化,面对这些现象,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困惑:面对青少年情窦初开的种种表现无所适从,在学生面前谈“性”觉得尴尬而难以启齿。作为教育者应该提高对性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性教育能力,探索性教育方法,才能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儒家的道德价值观对我国企业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已得到我国理论界广大工作者的认同,但儒家道德价值观究竟哪些部分有积极意义,在现实的企业文化现代化的改造中又该如何运用,却缺乏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鉴于此,笔者谈一些自己肤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引导大家对此一问题的关注。首先,儒家的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仁者爱人”的思想,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这个思想推广至企业的价值理念,就要求我们在经营活动中,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问题,而且要站在顾客、股东、经销商的利益上考虑问题。在新产品开发,老产…  相似文献   

5.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09,(13):3-3
所有涉及要求他人的道德体系都是虚伪的。道德只能要求自己,加在别人身上就是婊子的牌坊。“性产业化”和“性服务无罪化”是两个问题,不能等同:前者是有人想以此牟利,无论是政府还是有权有钱的利益集团;后者则牵涉到对该类行为涉及者的社会权利义务界定问题,如果性服务非法(是“违规”还是“有罪”,在中国并不像一般人想象中差别那么大,  相似文献   

6.
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对托马斯·哈代的儿童小说进行文本细读,探索在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哈代将“成人--儿童”的关系顺利转变为“教育者--被教育者”的关系,表达出儿童小说的道德寓意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晚清“新学家”那里,“志士”是一种与现代国家相匹配的“新民”,“新民”之所以为“新”,在于其具有了某种超越旧道德、冲决旧伦理秩序的新道德,一种以“群治”为理想的新道德,一种与新的人间秩序相匹配的“公德”。这种“公德”的确立需要两种相反相成的面相:一方面,它首先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宗教性的道德情操,而这种超越生死的献身精神,却要以一种新的生死观为前提;另一方面,“生死”问题之解决,似乎又只有超越“生死”、献身大群,使“自我”在新的价值秩序之创造中,最终摆脱“孤绝”状态,才能实现。由此,“志士”的理想具有了双重的义涵,即他首先必须成为一种孤绝的自我,然后才能够使他对自我的超越具有新的宗教性的道德意味。  相似文献   

8.
王乔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1):155-156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人格魅力、道德风范。教师首先是一位公民,所以他必须具备良好的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同时,又因其在人们心目中被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看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视教师为红烛,为春蚕——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哺育了学生。因此,在人们心目中,对教师的道德素质要求自然高于一般公民。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亦知晓育人应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教师应集古今优秀道德于一身:上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之传统美德,下扬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倾一腔热血为中华哺育英才,尽一生精力为民族培养栋梁。师德行为贯穿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简而言之则是“为人师表”。笔者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本文主要从教师应拥有良好心态角度,谈谈如何树高尚师德。  相似文献   

9.
王芳芳 《科技信息》2007,(34):278-279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论人格内涵与人格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主要指个人的法律人格、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的实质是“平等”,心理人格的本质是“和谐”,道德人格的核心是“善良”。人格教育和养成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激发人格建设的内在意识,发挥教育者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上有机统一了义利关系,着眼于全体人民利益,强调道德对经济的以作用;中观上要求企业通过“利创”达到“利己”,要求企业以种种道德行为树立形象,在市场的“形象竞争”中获得主动;微观则为个人全面发展、集体主义思想的自觉形式、道德的阶段性提升提供了可能;因此,是一种道德经济。这一认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明道德一体化地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如何理解书法作品中的“功力”,是书法创作与欣赏的核心问题,首先,它强调书艺造型应像“铁画”、“银钩”那样,具有明确的形象与质感;其次,它要求在“银”和“铁”也即“文”和“质”之间求得对立的统一,充分显示书法作者对现实生活深入体察后所进行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相似文献   

13.
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如何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需要满足“社会与学生,尊重学生实际水平与差异,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的要求.因而,中职英语的教学将向“培养学生职场英语能力目标”转移.以往的教学评价方法已不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那么,“构建合适的对中职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体系”就成为了摆在中职英语教育者面前的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陈琛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1):138-142
从“寻求即时信息”到群体“泄愤”,“人肉搜索”似乎已变成人们动辄疾呼的“道德审判”工具。综观各类“人肉搜索”事件,网民群体作为“人肉搜索”工具的使用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事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对“人肉搜索”行为的规范与引导,首先应分析大众网民在这一群体行为中的社会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5.
在道德建设问题上,我们正陷入这样的怪圈:各级领导人关于道德建设的话没少讲,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会没少开,重要文件、大型报告少不了精神文明建设专节,各界人士没少在各种场合发出加强道德建设的呼吁,可是社会的道德状况并不理想,一些人甚至断言是大“滑坡”。可悲的是,追溯这种现象的原因,传统思路又往往把它归咎于“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和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其实,我们面临的种种道德问题,不过是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冲突的反映,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不论道德建设这一手是“硬”还是“软”。在社会转型时期,任何事物都有一…  相似文献   

16.
大学隐性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具有愉悦性、形象性等特点。情感性条件是实施它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它要求教育者坚持民主平等原则,多与学生“套近乎”,充分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学生,我表扬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从而营造出优良的校风、学风,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成为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7.
大学隐性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具有愉悦性、形象性等特点。情感性条件是实施它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它要求教育者坚持民主平等原则,多与学生“套近乎”,充分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学生,多表扬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从而营造出优良的校风、学风,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成为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8.
韩愈对孟子的推崇是明显的,除了著名的“道统论”以外,韩愈还对孟子的“禽兽”、“仁义”、“道德”进行了重要的证明和展开,它对于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孟子思想是十分有帮助的。孟子通过“禽兽说”指出了人必须具有道德意识,而其道德的实际内容却是家庭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9.
 唐君毅认为,“道德自我”与“现实自我”属于同一“自我”,是“自我”的两个方面。“现实自我”是现实具体的自我,是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我,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自我,易受外在他物限制,是有待被超越的自我。而“道德自我”是内在于人自身的,不受时空限制的自我、精神的自我、主动的自我、具超越性的、形而上的自我,具有辨别善恶、趋善除恶的“道德意识”与“道德理性”。道德生活便是根据“道德自我”的应当意识(合乎“道德理性”的“道德意识”),自觉地自己支配自己去破除“现实自我”的限制,超越自我,创造出真实的自我。这一思想构架显示了唐君毅传统儒家“尽人之性以立天之命”的情怀,突显了人的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机制与效力。  相似文献   

20.
“拯民者莫如实惠”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忽强烈在吸取儒家伦理思想基础上对祖宗“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问题的改造,亦是对当时理学家、法家“义”“利”对立观点的解决。从“拯民者莫如实惠”的道德实践活动可以管窥包容性和实际功用性是忽必烈伦理思想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