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生命与教育是“血脉相连”的。教育因生命而发生,因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而发展。同样,生命因教育而延续,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精神的生命、文化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智慧的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敬畏感。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而教育主要以"人"为主体,所以对人的"生命"的理解和阐释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从生命的内涵、层次和特征三个方面对生命进行了全面的理解和解读,探索生命教育的丰富内容和多维视角,以促进生命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生命与教育是“血脉相连”的。教育因生命而发生,因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而发展。同样,生命因教育而延续,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精神的生命、文化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智慧的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敬畏感。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生命教育立足于人的自然生命,发展人的价值生命,通过形成完整的人,从而引导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并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生命"和"教育"的角度探讨什么是生命教育,通过分析生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为理解生命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生命教育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属于素质教育范畴的综合人文课程。相关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仅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综合人文价值,还有助于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是价值主义思想的教育,是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全人教育,是人骨头里面的文化教育,是生命个体的实践教育。实施课程建设,应围绕"尊重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价值目标,参照"人之所以为人""让人成其为人""以人育人""用生命教育生命"的价值理念,遵循生命成长和发展的逻辑。其终极目标,使受教育者知悉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育生活的信仰,最终获得生命的尊严,实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6.
费琦  杨玉波 《科技信息》2007,(16):436-437
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系统开展生命教育,这在实践过程中是一个亟待发展的领域。生命教育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一生发展的全人教育,它的开展将带来了课程建设的新的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各个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起开展生命教育的平台,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重视生命教育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基本内涵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的论述,提出在我国大学教育中树立生命教育观念、开设生命教育讲座、开展生命实践活动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种生命是类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类生命存在的前提,而类生命是种生命的超越精神、智慧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即人文素养,它不断引领、建构和超越种生命。人的本性就是一种超越性的"动物"。学校体育主要是由健康体育和竞技运动教育两个部分组成,健康体育满足了人的种生命需要,而竞技运动教育满足了人的类生命需要。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关系以及人的本性决定了学校体育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是健康体育,而学校体育的人文素养的培育是竞技运动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生命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体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生命意义观启迪我们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生存意志.反思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极端现象,意义世界的失落和教育自身的缺陷成为自杀的根本诱因.为此,高校应肩负起重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生命素养是教师教育的内涵之一,包括了作为人的生命素养与作为教育人的生命素养两方面.当前,生命素养在教师教育中被严重遮蔽,表现为:在师范教育中,生命教育理念的偏离与生命教育课程的缺失;在教师职场中,教师生命教育意识弱化与生命意义激情淡化.生命素养在教师教育中回归成为当下必然,亟需加强师范教育的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并在教师职场中观照与培育教师生命素养.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是实现人的生命意义的活动。然而,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使人的价值生存失却、人文教育失落、教育与生活割裂、生命意识淡化等等,因而,应重视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实现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作为充满人文色彩的历史学科更是如此。本文笔者从生命生存的多层次探讨历史教育在生命教育中应该承担的任务。认为生命生存有"活着"、"适应"、"生存价值"三个层次,历史教育应该让生命具有"完整性",让人成为"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命是和运动紧紧相连在一起的,人类失去了运动的能力,生命的意义也就戛然而止了。学校体育特有的生命教育内涵和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把生命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借助学校体育这个实践平台,来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对体育教育的回归诉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生命教育现状分析入手,对生命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发展及其内涵和融合点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路径,提出了加强体育教师生命教育能力的培养,把生命教育纳入到大学体育的大课程体系中去,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生命化教育领域中,人的生命具有完整性、自主性、独特性、意义性等生命特性,教育则是一种成全人生命的实践活动。本文立足生命化教育的视角,首先阐明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生命特性的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生命化的课程开发设计、实施与评价,以期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生命化教育价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整体教育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叶澜教授说得好,教育,就其本真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回归“生命”,理应是教育的本义,是语文教学的宗旨,更应是小学语文命题改革追寻的原点。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践踏漠视生命的现象,及生命教育在高校教育视野中的缺失,必然导致教育实践中的无视人的存在,无视人的生命的现象。这些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突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传统育儿习俗中的"种树"习俗就是其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布依族"种树"习俗隐含了布依人对生命意蕴的深刻、透彻的理解,在布依人的思想意识里生命是应被人类所敬畏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才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根本,生命的成长包括人的成长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且情感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透过布依人对生之意蕴的阐释,人们不得不对现代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生命,尊重和敬畏生命,进而提升生命的质量,达到自身的和谐、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伦理教育、和合教育、信仰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等。全面了解生命教育的含义和内容,有助于青少年树立乐观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其生命活力,发展其生命潜能,提升其生命价值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使命。历史教学中只有树立起"生命观",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才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1.生命性历史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