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筛板塔对乙醇-水系统进行精馏实验。在室温冷进料、回流比为6:1,进料乙醇体积分数为35%~60%的条件下,改变进料板N位置(N=8,12,14),采集塔顶、塔底和进料的酒度计和温度计读数;对数据进行换算与处理,计算出精馏段操作线和进料方程,绘出进料线和精馏段操作线,绘出提馏段操作线和平衡线,利用计算和拟合方法绘出有效平衡线,在平衡线与操作线之间绘出理论板数,在有效平衡线与操作线之间绘出实际板数;计算并分析全塔和分段塔板效率。结果表明:第8块板进料时,精馏段板效率最高;第12块板进料时,全塔效率最高。有效平衡线的引入,使板效率分析清晰,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将密肋板的肋连续化为实体板,与实际的上层板组成能共同工作的双层板,并利用十六点节点四十自由度相对位移板壳单元,构造了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等效单层板壳单元。由于在连续化基础上离散,在保证精度条件下,本方法可大大减少自由度,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3.
汽体不混合时液体混合对塔板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液体混合池模型,导出了汽体不混合及液体部分混合时板效率与点效率的数学关系。计算结果与Diener和Brambilla的计算值甚为吻合,而计算方法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简化逐板电子计算方法,参照工业装置数据,对低压下乙醛—水二元非理想系统的理论板数进行了计算。应用O’Connell法初估了全塔效率。计算结果同工业装置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层合板数值计算精度和效率,基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采用同尺度不同阶数区间B样条小波(BSWI)尺度函数的张量积插值,构造满足节点位移、挠度及其导数连续性和兼容性的BSWI层合板单元转换矩阵,并从虚功原理出发,推导了层合板单元BSWI单元刚度方程,计算并分析了层合板承受轴向拉伸时对角线OA上各点挠度与板心O距离变化关系及应力、应变沿板厚分布规律.数值结果表明:BSWI有限元法在复合材料层合板应力分析方面,可用较少单元和自由度数获得较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对于汽体部分混合及液体部分混合时板效率与点效率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数学模型。经与Ashley和Haselden的计算值进行比较,计算结果甚为吻合,最大误差不超过3%,而计算方法则较简便。此外,对几种极限情况所得出的简化式,与文献上相应的关系式一致。  相似文献   

7.
计算气体返混对蒸馏效率影响的混合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切了解蒸馏过程中气体返混对板效率的影响 ,以串联的全混池表征真实的液体流动 ,针对 L ewis第三类塔板 ,建立了模拟气体返混的混合池模型。模型计算值与美国精馏中心 (FRI)实验值的比较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模拟还表明 ,气体返混对蒸馏过程的影响与汽提因子和点效率有关 ,汽提因子和点效率越大 ,气体返混导致表观板效率下降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8.
在汽相全混的基础上,推导了包括降液管汽泡夹带在内的塔板一维涡流域扩散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分析了降液管汽泡夹带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导出了Murphree板效率及表观Murphree板效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降液管汽泡夹带的存在会使表观Murphree板效率降低,且点效率及解吸因数越大,降液管汽泡夹带对塔板效率的影响越显著,在几种特殊情况下,所推导的计算公式可简化为已有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在汽相全混的基础上 ,推导了包括降液管汽泡夹带在内的塔板一维涡流扩散模型 ,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分析了降液管汽泡夹带对塔板效率的影响 ,导出了Murphree板效率及表观Murphree板效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 ,降液管汽泡夹带的存在会使表观Murphree板效率降低 ,且点效率及解吸因数越大 ,降液管汽泡夹带对塔板效率的影响越显著。在几种特殊情况下 ,所推导的计算公式可简化为已有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地对城市交通流进行诱导,在现有诱导效用最大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实际诱导效用最大化的可变信息板优化布设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对原有的效用最大化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对可变信息板诱导效用的复杂性进行分析,增加了重复诱导的效用与浪费的效用参与实际效用的计算,并对诱导覆盖率和诱导重复率进行重新定义,最后设计了基于贪婪算法的信息板优化布设的函数求解方法.通过36个路段的网络实例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以通过分析交通流的复杂状况对信息板进行优化配置,在区域道路复杂状况和交通需求点相对确定的条件下,提高整个系统的诱导效率,因而更符合实际交通流诱导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分离理想体系二元组分,可用BASIC语言编出精馏塔塔板数求算的程序。交替使用平衡线和操作线方程,通过计算机循环得出平衡次数即是理论板层数。考虑到组分分度时塔板的效率,就可以算出实际所需板数,同时确定进料料板位置。  相似文献   

12.
以幂函数为试函数,用配点法计算了夹层圆板和夹层扁球壳的非线性弯曲.夹层板壳采用较精确的刘人怀模型(考虑表板弯曲刚度),求得了夹层圆板的挠度、内力,首次求出了夹层扁球壳的上、下临界荷载.所得的结果同Reissner模型(不考虑表板弯曲刚度)的结果做了比较.提出并使用了效率较高的抛物线法计算临界荷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实际仪表着陆系统下滑信标GP(Glidepath Beacon)故障时无法快速定位故障点的难题,本文提出基于T-S模糊故障树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GP系统进行不同功能系统的划分,进行T-S模糊建模,为每个板件的故障可能性进行模糊数赋值,计算故障程度的隶属度,实现复杂系统的定量计算。建立起两种计算方法,分别为根据系统各板件的故障可能性及根据各板件当前的故障程度来计算系统的故障可能性。经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第一种算法适用于简单系统或复杂系统板件的故障诊断,第二种算法适用于大多数系统。可见此法在GP故障诊断方面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够简单准确地计算服役期内点蚀损伤船体板格的极限强度,选择腐蚀体积为点蚀损伤板的主要评估参数,结合实际船体板格的腐蚀损伤特点,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点蚀坑形状、有限元单元类型、蚀坑分布和蚀坑深度对板极限强度的影响,以及板的初始柔度、初始变形、长宽比和板边缘线性载荷因子对板极限强度折减因子的影响,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腐蚀体积的点蚀损伤船体板格极限强度折减因子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整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仅有极少量在5%,~6%,之间,绝大部分在5%,以内,可用于服役期内点蚀损伤船体板格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实际厚管板的开裂问题,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管板的液压胀接过程,计算了管子与管板接触面上的残余接触压力以及管孔周围的残余环向应力。结果发现,液压胀接后,在管子与管板接触面上的残余接触压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两个有较大残余接触压力的"密封环"。沿管板厚度,管孔周围的胀接残余环向拉应力可达数10 MPa,该应力很可能会触发裂纹形核并促使裂纹沿管板厚度方向发生穿透性扩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经典板壳理论的 Navier 解法应用于起重机箱形主梁上盖板局部弯曲应力计算。采用此法可以计算板上各点(除边界附近点外)的应力,很容易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此外,本文还提出了轨道压力按正弦规律分布的数学模型,导出了适应于本算法的计算轨道压力的 Navier 解;初步探讨了局部弯曲应力在板内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关联维数的计算方法耗时量过大的问题,通过改进点对距离的度量方法,采用空间分块策略技术对重构相空间进行分块并将每个网格进行统一编号,加快了点对的搜索速度,实现了关联积分的快速计算,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关联维数的计算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计算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为工程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复杂性和效率均是反映空管系统运行效能的关键特性,掌握两者之间的量变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空中交通流的基本属性,提升空中交通的运行效率。基于分形理论,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计算了航路点系统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分形维数,判别交通流的复杂性。然后,选取延误和流容比作为表征交通流运行效率的特征指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交通流复杂性和效率之间的量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和延误、流容比均为正相关,变化速率与加权间隔期望呈负相关:分形维数和延误满足分段对数变化关系,和流容比间局部线性关系显著。根据航路点交通流复杂性和运行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采取相应的流量管理策略,通过有效控制复杂性,提升航路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条状爆炸载荷局部作用于金属矩形的断裂效应,基于矩形板在局部爆炸脉冲载体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响应,提出了断理解临界判据,得到了靶板达到临界断理解点时所需的冲量准则,并对照条形装药不同位置处的冲量计算式,计算出靶板达到不同断理解毁伤等级时所需装药量,实验验证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用该结果可对金属靶板的爆炸断裂效应研究或抗爆分析及工程实际运用结果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比拟正交异性板的挠度微分方程,采用与"G-M"和R. E. Rowe的不同解法,得到精确解.导出更为符合实际的荷载横向分配系数计算公式,列出实用计算用表.通过实际计算表明,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