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在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中得到其白蛋白(BmA-skin).该蛋白具有较强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用0.5mg/只BmA-skin作为免疫源免疫大白兔,经三次免疫后,抽取大白兔血液,分离血清,饱和硫酸氨沉淀,获得抗BmA-skin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方法测定该抗体与大蹼铃蟾白蛋白发生免疫反应,抗体滴度为1:100000.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东方铃蟾与中华大蟾蜍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凝胶电泳的比较研究,分析出东方铃蟾与中华大蟾蜍的LDH同工酶表达除具有组织特异性外,还各有特点。东方铃蟾与中华大蟾蜍心脏LDH同工酶表达均以LDH-1为主;骨骼肌及肝脏LDH同工酶表达均以LDH—5为主。在脑中,东方铃蟾LDH-1与LDH—5的比值接近1;中华大蟾蜍则以LDH-1为主。并且各组织LDH同工酶的表达方式与其代谢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隶属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铃蟾属(Bombima),是我国铃蟾亚属(Bombina)的唯一代表种。该种在国外分布于朝鲜和西伯利亚,国内的分布区狭窄,迄今仅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及江苏的连云港有记录,连云港是该种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的南界。关于东方铃蟾的生态学资料,尚未见有系统报导。为此我们于1980年至今对该种的生态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研究,现就繁殖期的生态摘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东方铃蟾耐饥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铃蟾的耐饥时间做了初步观察,雄性在繁殖期末的耐饥时间为114-152天,死亡时的体重平均为原体重的56.40%,冬眠结束不久的耐饥时间为97-117天,死亡时的体重平均为原体重的60.23%;雌性在繁殖期末的耐饥时间为120-149天,死亡时的体重平均为原体重的49.70%,冬眠结束不久的耐饥时间为67.85,死亡时的体重平均为原体重的54.37%。  相似文献   

5.
淡肩角蟾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方法研究了武夷山产淡肩角蟾(Megophrys boetteri)的核型。结果表明,淡肩角蟾的染色体数目2n=26,由6对大型的和7对小型的染色体组成,其中有8对(第1、2、4、5、6、8、10、12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4对(第3、7、9、1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1对(第13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第6对染色体的长臂上有时可见到次缢痕。从核型特征上看,淡肩角蟾确是无尾两栖类中较原始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依据广西防城的掌突蟾标本记述了掌突蟾属一中国新纪录种,即三岛掌突蟾Paramegophrys(Paramegophrys)sungi(Lathrop,Murphy,OrlovetHo,1998),它们分布于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  相似文献   

7.
依据广西防城的掌突蟾标本记述了掌突蟾属一中国新纪录种,即三岛掌突蟾Paramegophrys(Paramegophrys) sungi(Lathrop, Murphy, Orlov et Ho,1998),它们分布于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和九龙山崇安髭蟾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的方法,对产于福建武夷山和浙江九龙山的崇安髭蟾(Vibrissaphora Liui Pope)作了四种器官组织(肝、心、脑、肾)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个产地髭蟾的同工酶谱无差别,我们认为,武夷山和九龙山崇安髭蟾的形态差异只能是地理种群分化(geographical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把这两个不同产地的髭蟾作为同一个种处理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木里齿突蟾的主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繁殖习性以及越冬初期的情况 可供研究此蟾的个体生态学 ,齿突蟾类的比较生物学 ,以及物种多样性、野生动物、自然环境等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95年宽窄膜植棉大田对比试验,从产量三要素(密度、铃重、铃数)增产民政部阐述宽膜植棉的增产潜力,从而提高本世纪末实现新疆棉花总产完成8000万担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面像岩画是指那些看起来类似人面或是可以联想到人面的岩画图形。中国的人面像岩画分布呈线形。东线即东部沿海一带,北线横贯内蒙古,西线即从内蒙古到宁夏。人面像岩画的创作者很可能是原居于江苏、山东的从事原始农耕的东夷人,人面像岩画因东夷人的迁徙而发生长时间厦长距离的传播,给人一种规模宏大的假象。人面像岩画是人的思维在人的形象上的体现,是中国原始艺术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广泛分布我国各地,为害多种阔叶树和果树。内蒙发生面积150余万亩,尤以呼和浩特市,赤峰和阿拉善盟为害最烈。暴发时,将公路树,片林,护田林杨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导致蛀干害虫发生。过去对该虫缺乏系统研究,根据作者多年定位系统观察,本文介绍了该虫在内蒙分布地,生物学特性,天敌和防治指标,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影响深远的内蒙古自治运动。随着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派出东蒙工作团,不断加强与东蒙古自治运动方面的联系。经过多方努力和充分准备,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于1946年4月3日在承德成功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的主要决议》。“四三”会议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全面、深入发展以及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历史性标志。  相似文献   

14.
生态卫生系统通过污染源的分类收集处理,再进行循环利用,其系统构成具有可持续性。生态卫生系统的经济效益是该系统推广应用的前提条件,该文针对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郝兆奎生态小区生态卫生系统,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测算,采用费用-效益方法进行分析,同时与同等规模的传统卫生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在中国规定社会折现率为8%时,郝兆奎生态小区生态卫生系统经济上可行,同时生态卫生系统的经济性优于传统卫生系统。因此,从经济角度分析看,生态卫生系统在中国北方城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1981-2000年内蒙古中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AVHRR GLOPEM NPP数据集及相应时段的气候数据集,通过对逐个像元信息的提取与分析,研究了1981-2000年内蒙古中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量退化的状况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该区植被净初级生产量的空间分布大致由东向西呈减少的趋势,年际变化比较明显,尤其是在1990-2000年,减少率达10.32gC/m2?a;2)1981-200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年际变化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3)植被净初级生产量年际变化与气候因子年际变化的相关性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4)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该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要高于气温年际变化对其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内蒙古中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量退化的状况以及影响其退化的气候因素,可为退化植被的生态修复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华北地台、西拉木伦加里东褶皱带及贺根山海西褶皱带交界地区的深部构造,在辽西-内蒙地区进行了转换波地震测深。本文给出了转换波测深的基本结果,同时试图通过对转换波方法本身的进一步研究,给出更多的关于地壳结构和间断面性质的信息,并据此进行测深结果的构造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Evidence and modeling study of droughts in China during 4―2 ka B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ShaoWu  Huang  JianBin  Wen  XinYu  Zhu  JinHo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8,53(14):2215-2221
Four periods with predominated droughts are identified in 4-2 ka BP according to documentary data, namely 3.6-3.5, 3.1-3.0, 2.8-2.7, and 2.45-2.35 ka BP. Palaeo-environmental data indicated that droughts were predominated in 4-2 ka BP in the south of Northeast China, Inner-Mongolia, east of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South China. Modeling study shows that precession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droughts in 4-2 ka BP, integrating the GCM with forcing of insolation.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灌木群落物种丰富度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几种重要的物种多样性地理格局假说(水分能量动态假说、生产力假说、寒冷忍耐假说、生态学代谢假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木群落中的适用性, 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1100 km样线内的灌木群落进行调查, 结合气候数据、植被归一化指数研究不同气候或生产力因子对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解释能力。同时研究了不同功能型的植物在物种多样性?气候关系方面的差异, 包括不同的生活型(木本、草本)、水分生态型(旱生、中旱生、中生)。结果表明: 1) 水分能量动态假说能较好地解释本研究区灌木群落多样性的地理格局, 植物能获得的有效水分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 2) 研究结果与代谢假说的预测相反, 该假说无法解释干旱、半干旱区的群落多样性格局, 结果不支持寒冷忍耐假说在研究区的适用性, 而生产力也只能解释部分功能型的物种丰富度; 3) 不同功能型的植物对气候、 生产力梯度的响应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物种的生态特性以及种间相互作用对物种丰富度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深入理解群落的构建机制可能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发旋和手指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5年1月至5月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495例发旋(男309例,女186例)和643例手指毛(男314例,女329例)。蒙古族人单旋出现率为91.92%。发旋旋向顺时针为68.79%,逆时针为31.21%。发旋主要出现在右后象限(60.22%)。蒙古旗人单旋出现率低于藏族人(95.78%),而高于汉族人(85.37%),差异均显著。蒙古族人手指毛近段指节出现率为100%,中间段为49%,远段指节末发现有手指毛。蒙古族人中间段指节手指毛出现率大小顺序为:拇指>环指>中指>小指>食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