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电化学电流或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分析终点的方法中,双铂电极作指示电极的方法最受人们重视,在库仑滴定迅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根据指明分析终点到来的不同方式——观察终点时电化学电流变化或电位变化——又分为双铂电极电流法和双铂电极电位法。因为它们以极化条件下恒电位电解和恒电流电解过程为基础,高鸿把这两种方法都归于伏安滴定法中。 双铂电极作指示电极是双金属电极作指示电极的一个特例。使用双金属指示电极最早的可能是E.Salomon,1897年他在以AgNO_3滴定Cl~-的安培法中,放两个银  相似文献   

2.
空心球体模型被用来研究热扩散机制对空心球形纳米颗粒电极中应力变化的影响。在锂化过程中,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和应力变化将随着载荷和热扩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温度的增加,径向应力的中间区域变化明显,而环向应力在空心球形电极的内部和外部的部分变化明显。当最大拉伸环向应力热量的减少量比临界断裂强度大得多时,可能会发生裂纹形核和断裂。因此电极充放电过程中的浓度和温度的变化对电极材料的扩散应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铂含量对铂炭复合电极电化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炔黑为载体,用化学吸附还原法制备了不同铂含量的铂炭复合电极,采用恒电位法测定出这些铂炭复合电极的阴极过电势η随极化电流密度j的变化关系曲线(阴极极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求出了铂炭复合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塔菲尔常数和对称系数等有关电化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铂炭复合电极中的含量的增加,其交换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大。这表明在此范围内,随着电极中铂含量的增加,铂炭复合电极传输氧化还原反应电流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将铂炭复合材料作为离子膜燃料电池电极材料时,铂含量高的铂炭复合电极更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实验结果还表明,铂炭复合电极中的铂含量对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塔菲尔常数和对称系数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复合电极中铂含量的增加,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塔菲尔常数和对称系数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提出多孔电极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电极反应的微观机理及宏观现象,试图为制造高效多孔电极提供理论参考。通过锌空气电池实验对比了立式多孔碳电极相对于传统多孔碳电极在放电中的优点。通过实验观察了三相界面的形成形态随时间变化的3个宏观过程,根据3个宏观过程对应的电化学过程定义了电极反应中所形成的2种有代表性的三相界面。分析了电解液在多孔电极中运动的微观机理并得出理想突变界面是气体电极的最佳工作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乙炔黑为载体 ,用化学吸附还原法制备了不同铂含量的铂炭复合电极 ,采用恒电位法测定出这些铂炭复合电极的阴极过电势 η随极化电流密度j的变化关系曲线 (阴极极化曲线 )。在此基础上求出了铂炭复合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塔菲尔常数和对称系数等有关电化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铂炭复合电极中铂含量的增加 ,其交换电流密度也随之增大。这表明在此范围内 ,随着电极中铂含量的增加 ,铂炭复合电极传输氧化还原反应电流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 ,将铂炭复合材料作为离子膜燃料电池电极材料时 ,铂含量高的铂炭复合电极更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实验结果还表明 ,铂炭复合电极中的铂含量对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塔菲尔常数和对称系数都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复合电极中铂含量的增加 ,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塔菲尔常数和对称系数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鲜铁表面锈蚀过程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采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测量水体系中的纯铁电极表面,获得了铁电极表面在激光照射下生成的氧化铁物种随时间而变的拉曼光谱,得到了铁电极表面在拉曼光谱测量中生成的锈蚀产物的结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牛胸腺DNA修饰金电极并用纳米金增强了DNA在电极上的吸附量.Co(bpy)3 3被用作电子媒介体来表征通过恒电位法吸附在电极表面的DNA的变化过程,并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Co(bpy)3 3在电极上的富集量;同时,考察了DNA修饰金电极在不同pH值及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发现纳米金使DNA修饰电极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对AT切石英谐振器进行了实验观测,利用有限电极和电学短路的边界条件,在计入电极质量负载和压电效应影响后,以能陷理论为依据讨论了AT切石英谐振器的动态电容随电极尺寸的变化,导出了动态电容的一般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9.
在电阻率法中电极系系数K值直接影响电阻率测量的精度和解释结果。理论上K值仅与电极间的相互位置及间距有关,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模拟软件对电极系系数进行模拟计算,主要探讨了不同电极半径、电极插入地层深度、电极间距等因素对实际电极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实际电极系系数有一定的影响,如增加电极半径和插入地层深度的变化,使实际电极系系数与理论电极系系数的差异增大,而电极间距的增加使实际电极系系数与理论电极系系数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0.
以氯化钠溶液电解中的氯电极为例,论述了氯电极的标准电位ψ^ Θ怎样随温度变化,参比电极和标准氢电极电位又是怎样变化,从而引出“等温温度系数”和“温差温度系数”两个基本概念,并导出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用SNIFTIRS方法研究了苯甲酸钠在铂电极上发生KOBLE反应前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负电势增加,苯甲酸钠分子垂直吸附在电极表面的量增加;正电势增加,苯甲酸钠分子平躺吸附在电极表面的量增加.苯甲酸分子吸附取向的改变导致了电极表面水分子吸附取向发生与其相同的变化,并发现在电极表面附近存在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分子结中对苯二甲氰分子与电极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对苯二甲氰分子(C6H4(CN)2)为研究对象,利用从头计算方法和弹性散射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两电极的距离对分子与金电极之间耦合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电极之间的距离变化时,分子与电极的耦合常数有明显的变化.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该常数正负的意义.在四面体型体系和直线型体系中,两电极距离分别为1.318nm和1.378nm时,对苯二甲氰分子与两金原子团簇形成稳定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以氯化钠溶液电解中的氯电极为例 ,论述了氯电极的标准电位 φ 怎样随温度变化 ,参比电极和标准氢电极电位又是怎样变化 ,从而引出“等温温度系数”和“温差温度系数”两个基本概念 ,并导出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对金属氢化物(MH)电极和两种商品化金属氢化物/镍(MH/Ni)电池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MH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在不同放电深度和充放电循环时,电极的欧姆阻抗,反应电阻和界面电容等呈规律地变化,并与电极性能的变化相一致,欧姆阻抗和由制备工艺带来的电极反应性能折差别,是引起两种商品化MH/Ni电池电化学充放电性能差别的主要原因,也说明EIS可用于检测MH电极的荷电状态和反应性能,并可作为在线无损伤MH/Ni电池性能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聚苯胺电极在恒电流阶跃下电极电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进行模拟。通过分析聚苯胺电极过租建立了物理模型,并经过数学抽象推导出电极过程的定量关系。用拟线性化方法时方程求解并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了离子在聚苯胺膜中的扩散系数。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碳钢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钝化和电流振荡行为。发生振荡的电位范围仅在钝化电位附近。振荡电流反映了电极活化、钝化过程的交替变化,其大小、周期和峰宽都随着溶液 H_-~+离子浓度改变而变化。振荡电流的形状亦与 H_-~+离子浓度有关。振荡原因是钝化膜的结构和组成的不均匀,它反复地生成和溶解,使电极表面交替钝化和活化,致使电流振荡。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原位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0.1mol.L^-1硫酸溶液中β—丙氨酸在Pt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0.1mol.L^-1硫酸溶液中氢脱附电位区间内电极表面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分子取代Had引起的,而双电层区的质量增加是由于水的吸附模式逐渐由氢端吸附转向氧端吸附所致,根据频率变化和电量数据,可进一步推算出酸性溶液中β—丙氨酸在Pt电极表面只发生弱吸附,水和β—丙氨酸阴离子都可以取代部分氢,吸附在电极表面,影响了电极表面质量的变化量,而吸附态β—丙氨酸在高电位氧化时会消耗Pt表面的氧。本文结果为认识β—丙氨酸在Pt电极表面过程提供定量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苦味酸盐与硫化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指示反应,采用苦味酸盐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测量电极电位变化5mV所需的时间(t)。实验证明,1/t与硒含量在0.2~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6.3%。本文所选用的电极在本实验的具体条件下,性能良好,电极寿命可达半年以上。本法用于生物材料中痕量硒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循环伏安法,现场红外反射光谱法研究了电聚合的聚吡咯膜电极在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性质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聚吡咯膜电极在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呈现薄层电极的特点,聚吡咯中每12个吡咯单元中有1个单元参加反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的方法,探究温度变化对316L不锈钢电极在模拟地热水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电极在55~75℃测试区间内均出现结垢现象.不锈钢电极表面结垢时间随温度变化显著,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膜时间先增加后减小.电化学结果显示不锈钢电极在65℃下具有最小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的腐蚀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