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由Macrocell和Femtocell(家庭基站)组成的双层网络中,当Macrocell和Femtocell共享频谱资源时,两层网络之间必然存在信号干扰.文中考虑各Femtocell用户受其余用户的干扰总和是不相等的,将该干扰因子引入代价函数,提出了改进的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功率控制方法,证明了该博弈不仅存在纳什均衡,且均衡点唯一.同时,考虑到在博弈均衡后,部分Femtocell用户的信干噪比(SINR)无法满足正常通信的最低SINR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干扰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控制部分Femtocell用户对宏基站的干扰,从而增加可正常通信的Femtocell用户数量.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能使均衡点唯一,而且提高了Femtocell用户的性能,同时能使更多Femtocell用户满足SINR下限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每个基站有多个发射天线、每个用户有多个接收天线的多小区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下行网络系统,为抑制小区外干扰和小区内干扰对小区边缘用户的影响,分别基于块对角化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提出了两种非迭代干扰抑制方法,并分析了发射天线数和接收天线数受用户数及小区个数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均能很好地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3.
密集小区技术是满足未来高容量、高能效蜂窝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密集小区场景下,虽然单个基站的能耗降低了,但是由于基站总数大幅度增多,蜂窝网络的总能耗还是会随业务的增多而提高。基于用户业务排队的用户分配、频谱分配和功率分配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性能。该文研究在多载波正交信道下,基于用户业务排队进行用户调度、载波分配、功率分配来降低系统长时间的总能耗,同时保证用户业务传输的需求。通过利用Lyapunov优化理论,把问题转化成一个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并给出了多载波正交信道下的用户调度、载波分配、功率分配的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能够降低系统能耗,同时与以优化系统和速率为目标的算法具有一致的系统和速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频率复用因子为1的两跳固定中继节点的蜂窝网络中,移动业务分布的时变性和非均匀性,提出了基于同向分配逆向共享的子载波信道资源环状分配策略。该策略无需基站之间的协作也能有效地保证相邻小区节点之间的最小同频干扰距离。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在用户业务非均匀分布下,与传统两跳蜂窝系统的子载波信道分配策略相比,提出的分配策略系统平均频谱效率有明显改善,尤其在业务分布主要集中在小区边缘时,其平均频谱效率增益可以达到3倍。  相似文献   

5.
Femtocell(毫微微小区)基站通过以极低的功率对室内进行"点"覆盖,降低了宏小区基站的传输功率要求和业务负荷量,使得整个系统的功率效率得以提高.研究了双层Femtocell网络中,考虑到宏小区和毫微微小区之间、不同毫微微小区之间所存在的同频干扰,在满足宏小区用户传输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对毫微微小区用户的子信道、速率和功率进行联合优化分配的方法,以使其加权速率和最大.针对问题的非凸性,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方法的最优子信道、速率和功率分配算法,并从经济学的角度予以解释.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此算法可以有效地求解此问题,并且证明了该系统相对于宏小区和毫微微小区使用不同频率集的系统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系统性能,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基站协作可有效抑制相邻小区用户间的干扰.设计了一种利用基站协作进行干扰抑制的方法.在所有协作基站中选择一个作为主基站,每个基站使用干扰消除,解调出所有超过信噪比门限的用户信号,并将剩余信号发送给主基站,主基站将来自协作基站的剩余信号与本地的剩余信号合并后再做一次干扰消除.第一次干扰消除有效区分了强弱信号,将弱信号在主基站处的合并可以引入路径分集增益,再次采用干扰消除可有效地检测出较弱的信号,最终达到干扰抑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宏微同频组网方式下的小区深度覆盖和资源分配问题,通过联合考虑宏微基站间联合传输、宏基站动态几乎空白子帧(almost blank subframe,ABS)配置和微小区间合并,构建了一个以最大化网络加权和速率为目标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干扰抑制的小区深度覆盖和频谱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网络当前的信道状态和用户请求业务量动态地配置当前的子帧类型,决策当前最优小区合并因子并基于此为其用户分配合适的子载波数量,以实现网络的连续深度覆盖和加权和速率最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宏微同频组网的覆盖性能,并提高系统整体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部分信道状态信息下的小区间干扰消除问题,通过使用2个独立的随机矢量量化(RVQ)码本分别量化期望信道和干扰信道,首次分析了2个小区MISO有限反馈系统模型下3种波束形成传输策略(特征波束形成、迫零波束形成、最大化信漏噪比)和速率性能,并根据用户在小区中的位置和小区边缘的平均信噪比,研究了基站最优的波束形成传输策略选择.仿真结果表明:当用户噪声受限时,相邻小区基站应选择特征波束形成传输策略;当用户干扰受限时,相邻小区基站应选择最大化信漏噪比传输策略.  相似文献   

9.
将MIMO和波束形成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消除用户间的干扰,在多小区环境下,用户还受到来自小区内的同频干扰(CCI)。针对小区用户受到的CCI,改进了基于信号漏损比的波束形成算法,将其应用于多小区环境。该算法考虑小区内用户所受同频干扰影响的差异,根据用户信号功率、漏损给本小区内用户的干扰功率和临近小区用户的干扰功率重新定义信号漏损比。按照用户信号漏损比最大化的原则,利用基站协同,多小区联合选择波束形成矢量,并对该算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多小区覆盖的用户的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LTE系统的小区间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信道探测符号(CSS)的小区间干扰抑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在LTE TDD的下行子帧中加入CSS来进行接入控制,避免对网络造成强烈干扰用户的接入,以保证整个网络维持在可接受的干扰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不影响中心用户吞吐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1.
以4 000 DWT沥青船货舱结构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温度应力场影响,对沥青船的2种工况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强度要求,为运载高温液货的沥青船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建立SC-FDMA系统频偏模型,分析了频偏对系统的影响,包括子载波干扰(ICI)和多用户间干扰(MUI).并分析了直接频偏补偿算法与CLJL补偿算法对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与计算机仿真得出,单用户时直接频偏补偿方案实现方式较好,而在多用户时,CLJL方案实现方式较好.该文结合了CLJL补偿方案与干扰消除方案应用于SC-FDMA系统,研究了一种迭代干扰消除接收算法,此算法能有效地消除干扰补偿频偏,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3.
组件化程序设计方法及组件标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满足分布、异构的计算环境要求,组件化程序设计得到迅速发展,它允许任意两个软件组件进行跨进程、跨机器、甚至跨语言、跨操作平台通信。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是一种二进制网络标准,也是一种公认的组件标准。笔者从分析软件开发方法入手,着重介绍了组件化程序设计方法及其接口标准COM。  相似文献   

14.
根据构件自动化组装系统对构件语义检索的需求,介绍了一种面向组装的构件检索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刻面算法与基于领域Ontology的检索匹配算法相结合,借以提高算法的语义检索能力,同时把构件功能采用结构化的描述方式,关联到各个接口.其中详细介绍了构件描述模型和构件检索匹配算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矩阵迹运算规则,对消去定向角未知数前后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公式作了简化,简化后公式仍精确.本文还提出一种方差分量估计的近似方法.利用该法进行方差分量估计,其估值无偏.此外,本文还导出消去定向角未知数后多余观测分量计算公式.利用上述有关公式进行方差分量估计和多余观测分量计算,既能节省计算机内存,又能提高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6.
对固体脂质纳米粒(SLN)作为药物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SLN在药学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李冬  刘晓燕  潘永丽 《江西科学》2010,28(6):831-835
简要叙述了CORBA构件模型,采用基于刻面的分类方案对CORBA构件进行有效分类,并将CORBA构件以基于XML的构件表示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使构件复用者在CORBA构件库中更准确地定位待检索构件。同时,为使复用者快速理解和选取检索到的构件,节约决策时间,提高复用准确度,将数据挖掘技术与构件库技术相结合,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对库中构件进行决策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构件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在二进制代码级对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完善和补充的技术——构件技术,讨论了目前软件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3种构件技术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问题,对COM和CORBA的缺陷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对组分未知除臭剂样品进行组分分析的方法及其过程。针对一种商用高效但配方未知的织物用除臭剂,先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对该除臭剂进行预处理和分离,然后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综合热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对该未知除臭剂的元素组成、综合热变化、有机物和无机物组分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除臭剂样品中主要有碳和氢等元素,还有部分氧、氮、溴、氯、硅、铝、铁、硫等元素;其主要组分包括乙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油酸、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单油酸甘油酯、水、硫酸亚铁、纳米二氧化硅载银抗菌粉、碱式氯化铝等。它是一种复合型除臭剂。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平方环和科斯塔斯环实现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信号载波提取原理的基础上,基于Matlab中的Simulink组件,分别给出了两种方法进行该信号载波提取的具体过程,设置了合理的环路滤波器参数和VCO单元的控制灵敏度.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信号的载波是可行的,但科斯塔斯环法的抗噪声性能优于平方环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