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形成,标志着知识产权立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各国独自产生的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框架下,逐步走上一体化、国际化道路。然而,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利益失衡,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利益纠纷使然,必然会有冲突发生。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寻找适合的出路,从而使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整正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于创新型社会建设中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党中央和相关职能部门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维系技术优势、保护贸易利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在科技文化层面,国家在制度建设和科学教育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文化的必要一翼加以深入阐释,使知识产权意识在文化层面得到良序运行,以最终为创造性劳动成果的资产化和相关权利落实而服务。  相似文献   

3.
制定知识产权政策需要考虑的两个"平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安徽科技》2004,(1):40-4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并已经超越了民事私权的传统范畴,进而成为企业乃至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资源和手段.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问题极为重视,纷纷构建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一方面他们积极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鼓励本国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扩散,另一方面,他们广泛参与并大力推进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变革,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以维护并扩大其在全球的利益.在这种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大形势下,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从国家层面上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并加以贯彻实施,全面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水平.唯有这样,才能够从容迎接来自知识产权领域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杭州科技》2009,(6):10-10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其激励知识创新、促进知识传播和应用的作用日趋显著。21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把握发展主动权、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已成为时代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战略是从战略高度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在知识经济凸显、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推行对于一个国家实现其经济、科技发展目标,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外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国际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国家在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它们的经验对我省加强和实施"引进、创新"方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短短几十年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韩国已发展成为知识产权领域举足轻重的世界强国。韩国的实证资料显示,专利状况与整体经济状况存在正相关关系。正因为这种正相关性,韩国将知识产权制度视为基本国策,其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措施对于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银川科技》2006,(6):9-1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鼓励和保护创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得到历史性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基本建立了体系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杜杰超  卢秀莲 《科技信息》2011,(27):I0184-I0184,I019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保护、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其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作为对知识产权依赖性较高且关系到国家经济和民生命脉及社会公共健康的重要领域医药行业而言,如何把握发展契机,适应新时期发展,实现科技创新,抢占有利经济效益制高点,加强国际竞争力,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专利制度建立一百多年来,经过长期地磨合、变迁,知识产权制度与其它法律制度相融合,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我国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应借鉴日本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从而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战略是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来源。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美国都借助于知识产权战略占据产业优势;韩国通过版权保护战略,跃升为举世瞩目的版权产业强国。中国应当采取注重知识产权管理、开展专利预警分析、构建知识产权联盟、实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打造企业自主品牌以及促进知识产权交易等举措,从根本上增强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切实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际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国际SOCIP核的发展状况,指出SOC设计将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国际SOCIP核发展的对策,包括口核标准化、SOC技术平台开发及加强与Foundry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从介绍移动IP技术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移动IP技术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讨论了3G时代移动IP技术的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移动IP中的多播技术分析及改进的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移动IP作为网络层路由支持向移动主机提供多播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对基于IP网络模型的移动IP和IP多播技术做概括论述,分析了IP多播的算法和多播路由协议。然后侧重研究在目前的移动IP中如何有效提供多播技术的支持,分析了在现有的IP网络中集成多播和移动性时出现的问题,阐明了几种可能的机制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IP的移动主机多播技术支持,并和其他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蓝牙网络中BLUEPAC IP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 IP协议的基础上 ,介绍了适用于 BLUEPAC网络的 BLUEPAC IP协议 ,给出了 BLUEPACIP协议栈的基本结构 ,讨论了 BLUEPAC网络的建立过程 ,以及如何在 BLUEPAC网络中实现移动用户的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及移动切换等问题 ,并对 BLUEPAC网络中 ,切换过程对系统信息速率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 ,展望了 BLUEPAC IP协议在个人无线接入网络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魏功 《河南科学》2007,25(3):480-483
无线宽带的接入需要目前计算环境提供对固定IP网络主机移动性的支持.一方面,互联网工程专门小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在现有IP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支持主机漫游的网络层协议—Mobile IP;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高效的多点通信方式,IP组播在固定IP网络中提供了支持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和海量数据传送的机制.以移动IP作为路由协议面向移动主机提供组播机制是一个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与现有移动IP组播机制仿真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在相同环境下具有较小的资源开销和较高的效率,从而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保证.  相似文献   

16.
移动IP的引入为解决终端的移动性接入问题,因其存在无线链路和有线链路2部分,使得入侵者不但可以在有线网络部分进行攻击还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发起攻击。在无线链路上,黑客可以不直接接入网络就可以发起攻击,且加之无线频带资源的有限,若在无线链路上发起DoS(denial of service)攻击必将带来很大的危害性。分析了移动IP中DoS攻击的原理和表现方式,提出了解决移动IP中的Do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短波Mesh网络中进行IP数据报的转发,实现与其他IP网络的互连互通,结合短波IP网络的特点,对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短波IP路由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其内部组件的结构模型,并通过搭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短波IP路由器可实现短波链路上的IP数据报路由转发,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IP软核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SystemC行为模型描述特点代替传统HDL语言,建立行为模型和验证平台.以一个通用异步收发器的IP核设计为例,详细讨论整个IP软核的设计流程,重点分析了行为模块和验证模块的设计.结果表明,SystemC对于提高代码效率和IP开发速度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建设IP承载网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中国联通IP承载网络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情况,说明IP承载网业务的技术指标优于目前开放的电信级业务,并指出IP承载网的建设会给运营商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20.
移动IP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移动IP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移动通信和Internet结合的最佳技术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进行移动IP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标准移动IP协议中无法解决或者不完善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研究思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