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复杂、开发潜力难以定量评价,制约了开发中后期的加密调整。针对剩余气定量表征存在的问题,以川西地区新场气田沙二气藏为例,综合数值模拟、已实施加密水平井开发效果及经济效益,确定了影响剩余气潜力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地层压力、储量丰度和渗透率。为综合考虑上述各因素对剩余气区加密井经济可采储量的贡献,定义了剩余气潜力指数,并结合经济评价建立了剩余气潜力指数与加密水平井经济可采储量的数学表达式,实现了对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定量化表征。实例分析表明,新场气田沙二气藏中剩余气开发潜力指数大于0.7的井区具有利用水平井加密的潜力。据此,在主力开发层系J$s_2^4$气层东北部筛选出剩余气潜力区1个,通过实施部署水平井实现了对边部高含水剩余气区储量的有效动用。部署的加密水平井效果良好,验证了所建立剩余气开发潜力定量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储层致密、特低渗、低孔,自然产能极低,主要通过人工压裂开发,通过系统分析影响气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形成了以气藏精细描述及分类评价为基础,建模—数模一体化的剩余气分布规律定量评价和利润为约束的剩余储量开发潜力评价为核心,井网立体开发及差异化对策优化为手段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气藏依靠单一技术提高采收率非常有限,多种技术联合攻关能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切实提高新场沙溪庙组气藏采收率31.71%。多轮次的气藏精细描述为提高采收率对策选择奠定了基础,复算储量误差率小于2%;剩余气定量描述及潜力评价为气藏加密调整及效益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明确了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其效益开发界限,提高采收率8.28%;多层组混合井网立体化开发和差异化开发对策是气藏实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提高采收率23.43%。  相似文献   

3.
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微观气水驱替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岩石薄片模型,采用微观可视化技术,通过气水驱替实验模拟疏松砂岩气藏成藏过程中束缚水的形成以及开发过程中地层出水的渗流机理,进行了疏松砂岩气藏微观气水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充气完全时,储层中仅有束缚水,地层压力的降低导致束缚水转化为次生可动水,在驱替压差下逐渐产出,但其实际出水量较小,对气井生产几乎不会造成任何影响;(2)充气不完全时,超过束缚水饱和度的地层水在原始状态下就可动,形成原生可动水,开井后原生可动水逐渐产出,由于出水量较大,对气井生产将产生严重影响;(3)利用气驱水实验得到的初始含气饱和度以及水驱气实验得到的残余气饱和度估算涩北气田最终采收程度为64.00%,分析了次生可动水及原生可动水对气藏开发的影响、气藏的合理开发年限及最终采收率,为气藏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高凝析油采收率和整体开发效益是凝析气藏开发的目标,注气是防止凝析油析出从而提高凝析油采收率的较好方法。以一个真实的凝析气藏为例,使用自行开发的PVTCOG软件和PR状态方程研究和对比了凝析气藏定容衰竭不同阶段,注干气、氮气及二氧化碳对露点的影响、对注气时机、对凝析油储量和凝析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注入气影响露点的趋势不同,随注入气增加凝析油储量下降,但凝析油采收率上升,注入时机不一定是在高于露点压力时最好。  相似文献   

5.
物质平衡方法在气藏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水驱气藏来说,水侵主要维持地层压力,直到水突破之后,将会直接影响到气藏的采收率。因此如何在早期识别气藏的类型,从而进行开发的部署显得相当重要;另外气藏地质储量、采收率的确定已经动态指标的预测也贯穿了整个开发历程。目前不少学者对于气藏物质平衡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物质平衡方法在实际气藏开发中有哪些应用,从水驱气藏的早期识别、水驱气藏水侵量的计算、地质储量的确定、采收率的确定、动态指标的预测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综述。针对水侵气藏早期识别时,综合对比了视地层压力法、采出程度法和视地质储量法,并给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对于地质储量的确定,以异常压力气藏为例,说明了单单利用p/Z-Gp外推法得到的储量是不准确的,从物质平衡角度出发,给出了新的计算异常压力气藏地质储量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致密砂岩气藏中,多层叠置连片分布的透镜状砂岩气藏约占一半,井网加密是此类气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关键。该文介绍了国外两种可以进行快速评价的井网加密技术:地质统计法和“移动窗口”法。然后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探讨了井网加密时机、加密程度和加密效果:动态确认具有加密潜力,即可实时井网加密;加密后井网密度约等于气藏范围内地质统计泄气面积的中值;采收率可以提高到50%以上,Rulison气田甚至达到75%。最后以我国苏里格气田为例,分析了苏6井区井网加密潜力,认为利用直井开发极限井网密度可以达到0.24 km2/井,采收率可以在目前基础上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7.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与采收率问题,开展开发中后期精细调整是改善其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该类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地质、生产动态以及开发方式上相对于开发早期的变化,梳理了开发中后期在剩余储量描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井网适应性评价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围绕气田挖潜与提高采收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技术对策,提出了以开发中后期精细气藏描述、储量动用程度评价和井网井距优化为核心的气藏开发中后期精细调整的技术思路及流程。以C气田为例,采用该技术方法进行了气田中后期的开发调整,解决了剩余储量的有效动用问题,整体提升了气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赖思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798-7802
通过规定单井产能法,合理采气速度法、丰度计算法、利用类比法确定井距四种方法对盒2+3气藏理论井距进行计算,得到理论合理井距为680~780 m。算得实际平均井距为580 m。最后通过与同类型气田、2004年开发方案对比进行了合理井距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盒2+3气藏现在的采气速度达到了3.32%,过快的开采速度会使气藏压力下降迅速,影响气藏最终采收率;②平均井距(580.3 m)略微偏小,井距分布不均匀,西部井距比较密,东部和北部井距比较稀;③总体上看来,大牛地盒2+3气藏井网控制程度达79%,加密空间不大,属于比较完善的井网。  相似文献   

9.
气田合理开发井距一方面使单井能控制足够的储量,低丰度区单井控制储量应大于经济极限储量;另一方面确保单井生产能波及到该井所控制的面积,使气井具有一定的生产供气能力和稳产期,以保证气井生产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升平气藏地质特征的认识,利用国内外类似气藏开发井距经验、经济极限井距、试井分析井距、压裂投产井距等对比分析,确定了升平区块火山岩气藏的合理井距取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凝析气藏特别是低渗透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后,凝析油会析出到地层中,造成反凝析污染,使气井产能下降;有时有水锁效应,产能将进一步降低,从而对凝析油、气采收率等产生严重影响的问题,在调研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探索了注甲醇段塞+N2(干气)吞吐解除反凝析、反渗吸污染,恢复气井产能方法,并设计了甲醇地层水凝析油气三相体系PVT相态测试方法和注甲醇段塞+N2(干气)吞吐解除反凝析、反渗吸实验测试及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现场得到了成功应用。因此研究解除凝析气藏近井地层反凝析、反渗吸地层伤害,提高气井产能的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上低渗透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逐年增加,为了经济高效地动用这部分储量,对低渗透气藏进行合理的分类至关重要。以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气田群为例,优选米无阻流量、渗透率、主流喉道半径、可动流体饱和度、含气饱和度、气层厚度6个评价参数,综合应用于海上低渗透气藏分类,建立了海上低渗透气藏的分类评价方法。综合考虑目前海上气藏的开发特点,各分类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等因素,把低渗透气藏细分为4个亚类,确定了各评价参数的分类界限,并提出了各(亚)类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建议。分类评价方法细化了对海上低渗透气藏的认识,避免了针对不同类型的低渗透气藏采用固定的分类标准带来的分类误差,可以较好地筛选出在目前海上开采技术和经济条件下适合开发的气层,对类似气藏的分类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系统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是改善低渗碳酸盐岩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该类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地质、生产动态以及开发方式上相对于早期的变化,围绕气田挖潜与提高采收率,梳理了该类气藏在面临侵蚀沟槽发育、储层低渗非均质性强、低压低产井多等特征时,剩余储量挖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井网完整性评价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在复杂岩溶储层描述、低渗气藏精细动态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以"沟槽挖潜、井网优化、增压开采、排水采气"为核心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思路与对策,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M气田。结果表明:M气田可新增动用储量220.3×10~8 m~3,增产气量303.4×10~8 m~3,提高气田采收率6.8%。研究结果对国内同类气藏的开发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储层分类是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致密砂岩储层在低孔低渗储层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四川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综合考虑多种参数,选用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带指数aFZI、泥质含量作为储层特征参数,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将储层分为5大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判别分析和决策树判别准确率,采用决策树方法建立储层分类的定量评价模式.实际资料证明,决策树具有更好的效果,提高了储层分类评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气田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物性差、天然气丰度低、单井产量低,甚至不压裂就无自然产能,并且产量下降快,稳产期短,开采速度和采收率都比较低,经济效益较差,这类气藏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开发技术。针对这些情况,根据气井生产动态特征,建立了苏里格气田单井分类标准,综合运用气藏工程方法分析了各类气井的动态特征和递减规律,通过压降法、产量递减法和累计产量法对气井动态可采储量进行了准确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井下节流保持稳产,合理配产以提高可采储量,后期间歇生产以动用外围低渗透储量的单井管理方法,以期为类似于苏里格气田的低渗透强非均质性气藏的高效合理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川西致密碎屑岩气田存在的生产动态复杂、储量难动用、采速低、见产慢、稳产条件差、提高综合开采效益困难等问题和难点,通过研究和现场试验,认为采用整体压裂改造开发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产能和经济开发效果。建立了气、水三维二相三重介质低渗致密裂缝性气藏整体压裂模拟模型,模型中首次全面考虑了低渗致密气藏低速非达西型渗流和高速非达西型渗流的影响,结合地应力研究,对新场上沙溪庙致密碎屑岩气田整体压裂开发方案进行了设计研究;为低渗致密气藏整体压裂改造方案的编制提供了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16.
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基质致密低渗、裂缝非均质发育、气水界面不统一等特点,导致天然气资源动用程度低,气井产能差异大,开发形势整体不乐观。为明确气藏的剩余气分布规律及动用对策,本文以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为例,根据产能主控因素分析,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的数值模拟技术流程,定量表征了剩余气分布特征,提出了开发优化建议。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构造裂缝和基质砂体岩性对产能的控制作用,对动态模型采用“分井区、分砂组、分介质、分岩性”的方式精细划分流动单元,保证了数值模拟的高效和精度。剩余气分布整体在构造起伏约束下,受基质岩性、断裂裂缝和井控程度影响。建议布井潜力区应具备构造高部位、基质砂体连续、断裂裂缝发育、剩余气富集等条件,进一步根据井间干扰程度和地层能量利用率优化布井位置。  相似文献   

17.
CO2驱、水平井开发技术对于低渗油藏有着较好提高采收率的作用,但是对于非均质性较强的低渗油藏,水驱开发后存在动用程度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低渗油藏后期注采方式及注采井网的调整优化和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首先依据目标油藏建立非均质概念地质模型,建立了一个上下分别为低渗和高渗储层油藏模型,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油藏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油藏模型进行一段时间水驱后,加密调整井网采用水平井注CO2进行二次水气同驱的开发模式。对比不同加密井网模式的采出程度和地层压力,得到最优的加密井网模式进行二次优化开发。然后基于以上得到的最优井网优化调整模型,研究了井排距、储层渗透率和注CO2压力对该调整井网模式开发效果的影响。油藏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加密水平井采油优于加密直井采油;加密水平井注气可以适当缩短排距,使CO2的驱替更充分,当井距/排距为0.4时,采出程度最大;在不同储层渗透率条件下,在其他生产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加密水平井井网时,可以将水平井沿水平渗透率较小方向安置;适当增大注气井注入压力可以有效地提高采收率恢复地层能量。本文研究成果对该类非均质低渗油藏的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