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发现了痕量铋(Ⅲ)在氨性介质中能催化高碘酸钾与靛红之间的褪色反应,研究了反应的最优化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测定痕量铋(Ⅲ)的新方法。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4.9×10^-12g Bi(Ⅲ)/mL,检测范围为0.003 ̄0.200μg Bi(Ⅲ)/25mL,用于测定人发及其它生物样品中痕量铋(Ⅲ),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铅(Pb2+)、(Bi3+)混合液配制方法与测定结果关系的实验,确定了硝酸铋溶解时的浓HNO3用量,解决了实验中滴定铋Bi3+时用NaOH溶液多次予调试试液pH≈1的不准与麻烦。本文确定的实验方法,节省药品、操作快速、终点时突跃明显,易于观察,便于在实验中准确滴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弱酸介质中,铋(Ⅲ)一碘化钾一乙基紫体系的离子缔合显色反应。提出直接在水溶液中光度测定微量铋的高灵敏度方法。表现在尔吸光系数ε=1.42×10 ̄5L,mol ̄(-1)·cm ̄(-1).还对干扰情况进行了详细试验。将此法应用于钢铁中铋的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高致密、结晶好的钽酸锶铋陶瓷靶由SrCO3、Bi2O3和Ta2O5粉末混合、预烧、压模和烧结而成,预烧和烧结温度范围分别为900~1000℃和1000~1400℃。用脉冲准分子激光沉积技术制备得到非晶钽酸锶铋薄膜,在氧气氛下经退火得到多晶钽酸锶铋薄膜。XRD分析得到钽酸锶铋薄膜择优取向以(008)和(115)为主;TEM分析得到钽酸锶铋薄膜晶界清晰、结构致密,平均晶粒大小约为20nm,薄膜的界面清晰、陡峭,厚度约为200nm。  相似文献   

5.
铋对阴极铜沉积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光度计和X射线色散能谱等仪器,研究了含有铋离子的酸性硫酸铜电解液中阴极铜沉积的电结晶生长形态、结晶的晶面取向以及铜沉积层的化学组成。研究结果表明:60℃时在通常的电解电流密度i=200A·m-2下电解,铋不会在阴极沉积;铋离子对铜沉积层的晶面择优取向(220)基本不影响,高浓度铋离子存在于电解液中时对(220)晶面生长起促进作用,对其它晶面生长起较强的抑制作用;铋离子影响铜沉积的电结晶生长形态和铜沉积层的晶胞尺寸。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无水乙醇(C2H6O)为溶剂,利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硫化铋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 D S)观察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及分析组成成分。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硫化铋样品为长约2~3μm,宽约300~500 nm的纳米级棒状结构材料。最后,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PH5.37时,表面活性剂对铋与meso-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显色反应的作用,在苯羟乙酸存在下,水浴加热7min后,铋与该卟淋形成1:2的配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该体系增敏并使其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相似文献   

8.
窦群 《科技资讯》2013,(9):112-113,137
本文利用高真空热蒸发方法,通过调节加热电流、改变蒸发时间和观察石英晶振频率来控制薄膜的生长速度,在硅(111)表面上制备了各种厚度的半金属铋薄膜样品。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半金属铋薄膜的表面形貌,颗拉尺寸和形状特征。结果表明:只有在适当的沉积时间里,才可以制备出表面平滑、结构致密的薄膜。在薄膜表面可以清晰的看到类三角锥形结构的铋微晶,表明生长得到的铋薄膜的结构具有三角轴择优取向。  相似文献   

9.
用氯铂酸铵对铋系超导陶瓷进行铂掺杂,既能改善Bi(Pb)SrCaCuO陶瓷的烧结性能,又可以提高其超导特性.通过XRD和SEM分析,发现一定含量的铂掺杂能促进铋系超导陶瓷晶粒定向排列.文中亦讨论了铂掺杂对铋系超导陶瓷材料磁化率和磁滞回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日本TOYOSODA公司的粉状电解二氧化锰(EMD)与含铋离子的溶液混合搅拌制备了物理掺铋的EMD.对该物理掺杂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循环伏安扫描及实验室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等.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掺杂EMD在浅度和深度放电时,充放性能均有很大的改善,充放反应的机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在较低岛度(400~450℃)下,在钾、钠、锌的氯化物溶体中,电解分离锡铁合金时,用加入金属铋的方法提高阳极合金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铋层化合物Bi2Mn-1RnO3n+3的组成与含量对BaTiO3基瓷料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铋层化合物对BaTiO3基瓷料的降温作用与其组成电负性差值及熔融温度有关,其含量为0.05(mol)的BaTiO3基瓷料的烧温约为1100℃左右.从微观结构分析可推断瓷料烧结过程为过渡液相烧结或典型液相烧结。这类结构的中温烧结瓷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1600~3000),低的介质损耗(60~200×10-4),小的电容温度变化率(-55~125℃,<15%)和优良的绝缘性能(ρv≥1010Ω.m)。  相似文献   

13.
王舒婷  匡波  王欣 《应用科技》2023,(4):44-52+108
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自然循环流动与输传热特性的研究,对自然循环铅铋快堆的设计运行、提高反应堆自然安全性能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究铅铋合金的自然循环流动传热特性,本文基于自然循环理论分析,并结合其他冷却剂介质(钠、水),对比研究了LBE自然循环稳态流动与输传热行为规律与特点;同时基于LBE自然循环瞬稳态实验,对快堆系统分析程序FRTAC模拟LBE瞬、稳态自然循环的适宜性进行了初步验证;基于FRTAC程序计算,量化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回路流道结构参数和回路阻力等因素对LBE自然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LBE自然循环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的回路运行温度水平对自然循环流动特性影响较小,而传热特性受回路不同运行温度水平影响的敏感性相对较大;自然循环高度(冷热心位差)对自然循环质量流量影响较显著。此外,回路整体管径增大将导致循环质量流量增加,加热区内温升与换热温差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铋、铅、锶钙、铜的醋酸盐为原料,用溶液一凝胶制备Bi1.85Sr1.9Ca2Cu3.1Oy微粉,进而制得Tc(zero)=105K的铋系超导体,研究了制备过程最佳烧结温度和时间,并测量所制超导体的断裂韧性和比热-温度曲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铋铅在酒石酸-琥珀酸-盐酸肼底液中阳极溶出半微分极谱行为;铋铅均有明晰的阳极洛出峰,其负峰电位分别为-0.09伏(对饱和甘汞电极,以下同)和-0.49伏。 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底液中,可以利用控制电位电解法分离除去大量的铜,并直接进行铋铅的半微分电分析法测定。所以本方法可用之测定高纯铜中痕量铋铅,其它杂质不干扰。铋铅的回收率分别为103%和105%变动系数小于±10%。 方法灵敏度高,分辨率好,仪器设备简单,测定方法快速。  相似文献   

16.
N_(503)是国产的酰胺类萃取剂.它在有色和稀有金属萃取分离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1~3].本文研究N_(503)从H_2SO_4-NaCl、H_2SO_4-NaBr、H_2SO_4-KI三个体系中萃取铋的规律,探索萃取能力与水相络阴离子BiCl ̄-_4、BiBr ̄-_4和BiI ̄-_4稳定性的关系.研究了水相酸度和Cl ̄-、Br ̄-、I ̄-浓度对N_(503)萃取铋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不仅对有色和稀有金属的萃取分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对萃取化学理论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以1MKC1-10%乳酸(PH=3)为支持电解质,采用阳极溶出半微分电分析法,直 接测定锌和锌盐中痕量铋、铜、铅和镉.其回收率分别为98%、100%、103%和102%,变动系数 在±10%左右。在上述底液中,Sn(Ⅳ)的浓度比的Pb2+大1000倍时,对铅的测定仍无干扰,而且铋, 铜两峰也能较好地分开.在本文提出的实验条件下,铬、铁、钴、镍和锰均不出现溶出峰.  相似文献   

18.
掺钕钛酸铋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i(NO3)3·5H2O,Nd(NO2)3·6H2O和Ti(OC4H9)4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铋层状钙钛矿掺钕钛酸铋(Bi3.15Nd0.85Ti3O12,BNdT)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产物的晶相和形貌.研究反应温度、矿化剂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水热合成BNdT纳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水热反应条件下能有效合成BNdT纳米结构,在反应温度为150℃、175℃、200℃和220℃时分别形成球状、球状与片状共存、棒状和片状产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由铋精矿直接制取多种铋品的冶金化工新工艺,该工艺包括氯化浸出、净化除杂、水解沉铋及铋品制取等过程,与制取铋化学品的常规方法比较,新方法具有流程短,污染少,金属回收率高,综合利用好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采用锆或铋替代铅的新型齿轮润滑油(或脂)添加剂,实验证明,该添加剂不仅提高了润滑油(或脂)的极压性,齿轮抗胶合和抗点蚀能力,而且解决了对人和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