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将婚姻视为大事,非常重视婚姻礼制.从现有史料分析,晋国的婚礼是对当时社会礼制的遵从与适当简化,男女双方订婚之后,纳聘礼,迎送都按礼制进行,最后经亲迎而完成,婚礼是婚姻成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表达爱情、婚姻的诗数量众多。《诗经》婚恋诗清晰地描述了周代聘婚礼的真实过程,展现了先秦的婚姻礼制状况及各诸侯国礼仪教化的进程。《诗经》婚恋诗还反映出各地婚俗存在差异,礼仪教化的程度并不一致;齐、卫两地因地处偏远而受周朝礼仪教化的影响较少,顽强地保留了自己本地的婚俗等史实。  相似文献   

3.
正业内有人形象地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这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比喻成一种婚姻,而非仅仅是一场婚礼。这个巧妙的比喻生动形象,意味深长。婚礼和婚姻所涉及的虽然是同一对合作主体、合作双方,但追求的层次和内涵却是很不相同的。有人注重形式,有人注重内容;有人喜欢急功近利,有人关心长效机制。一些好大喜功的地方政府常常偏好婚礼,一场引人注目显示政绩的婚礼;而社会资本要的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婚姻,而且是稳定和谐、不闹矛盾、不会因纠纷导致分手的长期婚姻。婚姻之前的界定和婚姻一样,PPP是一种契约。西方人习惯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婚礼仪式内容的研究 1、关于婚礼构成程序的研究。许多学者对古代的婚礼以及各地区、各民族的婚礼程序都作了介绍。曲彦斌在《中国婚礼仪式史略》一文中,介绍了古代的婚礼程序,指出“纵观古来婚礼,其过程的基本仪式主要由铺房、迎娶、下轿利市、拜堂、喜宴、坐帐、撒帐、合髻、合晋又闹房、拜舅姑、回门等项构成。诸项基本仪式的出现、变异,亦从不同侧面印证了中国婚礼的历史概貌”…。刘昌安、温勤能研究了古代婚姻“六礼”的具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  相似文献   

5.
作为论述先秦礼制的论文集,《礼记》中包含着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孝道思想,它对我国历代孝道思想发展及实践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在婚姻伦理中,孝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它是婚姻唯一的目的,是古代婚姻制度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则,是夫妻双方婚姻生活的首要义务。  相似文献   

6.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作为一个特殊的过渡仪式,其在一个人整个人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极为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婚礼涉及中国人婚姻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本文经实地调查及深入访谈,通过对南阳传统的婚嫁礼仪的描述分析蕴含其中的具有普遍性精神意义的民间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李松  汪平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7):105-106
西北地区回族十分重视婚礼宴席,他们认为婚礼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仪式,因为它关乎家族的兴旺和种族的传承。其社会功用主要在于:为了喜庆和排场,需要大办宴席、大唱宴席曲;为了告知乡亲、亲朋好友,作为事实婚姻的一种体现;为了传宗接代和沟通、和谐社会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侯君 《科技咨询导报》2014,(33):214-214
婚礼者,万物之始也。婚姻是亲属关系发生的根源。中国古人向来重视婚姻,认为其为人伦之本,是一切社会组织和制度发端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有着明显的延续性,西周时期确立的婚姻制度的原则、礼仪、规范在后世得以确认、延续和进一步的发展。西周时期确立了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的主导形态,这种形态延续到清末,甚至影响到现代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实态。该文关注了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不仅仅在于研究西周这一时期婚姻的原则与礼仪规范,更主要的是为了探求其对后世以及当代的影响,希望对现今仍存在的一些婚姻习俗找到溯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经过长期积累演变后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风俗。自晚清以来随着欧风美雨的反复涤荡,时至民国时期,民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已出现了显著的变革,地处内陆的陕西关中地区同样经历了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的极速变迁,其中婚姻礼仪风俗因社会环境影响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该时期关中地区的婚礼风俗既有对传统习俗的继承,也融入了大量现代文明的元素。这缘于传统婚礼风俗有其稳定生长的土壤,与此同时,新的文化元素也推动了关中婚礼风俗向更加开放和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景路 《世界博览》2008,(11):24-26
印度婚姻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印度婚礼却铺张而热闹,足以让外人瞧得瞠目结舌。我浮光掠影地奔驰在色彩斑斓的拉贾斯坦大地上,婚礼的躁动不时从飞逝的街景中蹦出来。头一个引起我注意的是街边  相似文献   

11.
从个人层面看,婚姻是个体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层面上看,婚姻又是形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基本途径。文章以东山彝族乡为个案,运用社会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东山彝族配偶的选择、订婚仪式和举行婚礼等方面的探讨,揭示出彝族婚姻仪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步入婚姻殿堂起,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就组成一对亲密伴侣,社会角色也随即发生了转变,告别了过去的生活,开始了新的人生。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社会阶层或种族部落,婚礼习俗也有很大不同。英美很多婚礼习俗源自中世纪,其中一些仪式,虽已被我国新潮男女效仿,但并不一定真正了解其寓  相似文献   

13.
婚姻是文化的交流与反映。大理茈碧白族村落的婚礼体现着社会秩序与人伦、礼俗文化的传授与社会角色转换的引导、社会责任感教育以及肢体语言符号等文化人类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2月28日,英王妃戴安娜同意与其丈夫查尔斯王子离婚的消息通过媒介公布于众。一个以世界上最壮观的婚礼开始,然后又在风雨中飘摇了15年的王室婚姻终于以悲剧结局告终。正像当年查尔斯和戴安娜的“世纪婚礼”受到全球7亿观众的瞩目一样,他们的离婚也自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英国各界对此反应不一。绝大多数英国人可以说百感交集。他们为王子王妃终能摆脱痛苦的婚姻而感到欣慰,但同时又为这对“才子佳人”婚姻的破裂感到惋惜甚至悲伤。对于王室、教会及君主制的拥戴者来说,王子王妃的离婚决定恐怕能让他们轻舒一  相似文献   

15.
1978年至1992年,青年的婚姻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在择偶标准上,从重本人成分、家庭出身到物质与人品并重;在择偶方式上,从包办型到自主型转变;婚礼从大操大办到崇尚节俭;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由依附到独立;离婚行为从被议论歧视到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宽容。婚姻观念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这是小区门口的川菜馆老板跟我闲聊时无意间说起的一个故事,因为他刚回雅安老家接来了受灾的家人,而他提及的那对小夫妻原先就是他的邻居。像许多的情侣一样,他和她恋爱时的感觉仿佛比蜜还要甜。然而,恋爱不过是婚姻的序曲,踏上婚姻的红地毯,充满鲜花的婚礼背后往往却隐藏着平淡而又乏味的生活。在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子里,虽说他们各自忙着自己的工  相似文献   

17.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33(5):119-123
哈萨克族婚姻习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这种习俗既是婚姻习俗也是一种婚姻制度。传统的哈萨克婚姻习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描写爱情婚恋的诗作很有特色,它们是青年男女心声的自然流露和倾吐,或是爱情既得的欢歌,或是爱情压抑的悲鸣。在《诗经》时代,礼制的影响力逐渐加强,表现在对待男女婚恋上其禁锢人性的一面逐渐显露出来。从描写男女爱情及婚姻的诗作中都可以看出情与礼的激烈冲突与碰撞。  相似文献   

19.
在1950年代婚恋小说对介绍人与媒人、组织同意与父母之命、生产资料与嫁妆、婚礼与“开会”这四个看似冲突却又悄然契合的婚姻环节的叙事中,作为现代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其实并未完全抽空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奉为圭臬且赖以生存的传统纲领与价值体系。在宣传现代婚姻观念的作品中,传统包办婚姻的要素依旧存在,婚姻法在农村的推进也借助了这些要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少数民族的婚礼都表达了对安定生活及子孙绵延不绝的追求。撒拉族的婚礼也如此,独特之处在于特定的仪式及程序,其中既有对民族历史的高度浓缩,也处处表现出伊斯兰文化的特质及相邻民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