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这为树立新安全观、克服“冷战思维”提供了客观条件。新安全观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并将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有机地结合,因此,维护新安全观就需要新的思维。在复杂的安全环境中,我们必须以新安全观为指导方针,积极探索维护国家安全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以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
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分析了非传统安全被纳入到中国新安全内涵之中,并推动中国新安全观朝着“综合安全”、“以人为本”、“合作安全”之新安全观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后,世界格局进入转型期,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凸显使国际社会开始转变传统的安全理念以适应新的国际社会环境,中国也逐渐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新形势下的新安全观。  相似文献   

4.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是新安全观产生的重要前提,“综合安全”与“合作安全”是新安全观的合理内核,二者集中体现新安全观的“新”的含义。首先为安全问题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其次突出了非传统安全的新地位,最后顺应了人类发展的新趋势。针对新安全观各种置疑作者旨在阐明倡导新安全观是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倡导实行的新安全观和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国际政治和安全理念,相对于旧的“冷战思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观念革命。但这场思想观念革命与戈尔巴乔夫曾经鼓吹的“改革与新思维”有着本质的不同,二者区别的核心就在于是承认矛盾还是否认矛盾。  相似文献   

6.
对新安全观的探讨不能局限于国际关系学领域,需要更多学科的关注。新安全观是反思并力图超越现代安全观的产物。现代安全观的前提条件是,在绝对信任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对民族国家保护社会和人们生活安全的能力的绝对信任。但资本的全球化使现代安全观的存在条件陷入困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人们理性无法控制的风险后果,民族国家无力保障社会和人们的安全,个体对本体性安全充满焦虑。然而,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还处于争论和探索中,还无法完全超越以国家安全为核心的现代安全观,其根源在于,作为其观念基础和制度保障的新政治形态尚未确立。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专章阐述和部署国家安全,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该如何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根本的理论遵循,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行稳致远,是国家安全和外事工作者们必须持续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湖南安全与防灾》2007,(10S):60-60
长沙市泰新安全评价事务有限公司是经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成立于2003年7月11日,专业从事安全评价、咨询服务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从安全信息学、安全学和系统安全的高度与角度出发,阐述了3种安全信息现象、安全信息规律和安全信息科学阶段及其对应关系。根据安全信息现象总结出6类安全信息学科学原理,提出了由安全人体信息原理、安全物质信息原理、安全环境信息原理、安全管理信息原理、安全社会信息原理和安全系统信息原理等6条一级安全信息学原理和30条二级安全信息学原理组成的安全信息学原理体系。论述了各原理的内涵,构建了安全信息学原理的蜂巢结构,阐述了各级安全信息学原理在蜂巢结构中的联系与发展。研究表明,以系统安全及安全学为背景可以构建安全信息学下的一个全新安全科学原理体系,丰富完善了安全信息学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且谈新形势下的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方雄 《科技资讯》2009,(3):235-235,237
胡锦涛主席十七大报告关于全国安全生产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安全生产任务的艰巨以及责任的重大,作为当代的安全管理人员,有必要也有责任识别和变清当前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状况,树立崭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形成新安全观。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朝核危机的发生使得该地区的安全局势与稳定性变得更加的脆弱,冷战期间形成的安全困境在该地区仍旧无法消除。目前六方会谈被认为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有效率的手段,但从今年朝核问题的再度爆发以及朝鲜退出六方会谈来看,六方会谈等多边机制在解决安全困境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本文将从朝核危机来分析该地区安全机制缺失的原因及表现,以及安全机制建立的条件与可能。  相似文献   

12.
冷战以后东南亚地区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安全问题错综交织,加之近年来非传统安全的兴起,都加剧了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在新时代的国际安全环境下,各种以地区性为主的国际合作安全机制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驱动力,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可能性与具体建议以及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对亚太地区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非传统安全”问题是中国在21世纪初的重要课题。这对于正确把握后冷战时期新世界格局下的国际形势,尤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相互依赖、全球化与南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南北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尤其是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但两之间的相互依赖又是不对称,不平衡的,更多地表现为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单方面的依赖,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之间的等级结构进一步凸显,南北矛盾也随着南方国家的日益贫困化和边缘化而有所激化,南北关系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中亚国家为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安全合作机制而进行了不懈努力。通过构建中亚军事安全合作复合体、经济安全合作圈层结构,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合作,使中亚地区的安全格局明显改观。但从长远看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中亚国家和人民来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冷战时期美苏双方紧张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于是美国为了维护自身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地位,迅速借助1990年8月爆发的海湾危机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构想。在后来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构想予以实践,显示了争夺战争中的领导地位、维护地区利益和分担战争责任以及防止武器扩散等方面的特点。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在战争中的辉煌胜利更加推动了这一构想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朝鲜半岛事关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利益,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冷战后,受国内、国际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出现过一些波动,经历了由"亲韩远朝"向"朝韩并重"转变两个阶段.在朝核问题上,俄罗斯的基本立场是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建议对朝鲜提供安全保证,使朝鲜放弃核计划.  相似文献   

18.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几十年的冷战对抗最终没有发展为全面战争,部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双方战略互动的自我协调机制发挥了隐性作用。以博弈论为理论支点,结合冷战中的主要事件进行个案分析,从另一个视角诠释和理解美苏博弈参与方的思想动向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在美国的冷战战略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冷战初期,美国没有给拉美提供政府援助而是让垄断资本去自由开发;古巴革命的冲击和拉美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迫使肯尼迪政府推出了“争取进步联盟”,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美国政府对拉美政策再无大的突破,里根政府再一次把意识形态因素提上了议事日程;冷战的结束更使得拉美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大大下降。意识形态、冷战进程、历史积淀和控制手法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思想及政策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强烈的进攻性。冷战后,新保守主义者仍然奉行冷战思维,鼓吹"中国威胁论",主张对华奉行强硬的"遏制政策"。他们通过参与政治实践、操纵媒体引导舆论、控制国会影响立法等手段,影响克林顿、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使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新保守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