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将带来巨大的改变。本文针对可穿戴设备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改变。  相似文献   

2.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能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感知方式带来很大的转变,被喻为是继智能手机后将对人类产生最大影响的便携性智能终端。  相似文献   

3.
微评     
正可穿戴设备挑战大于机遇工业设计是短板第七届国际物联网发展高峰论坛于8月14日在深圳举行。本届论坛以"4G可穿戴推动智慧产业飞跃"为主题,王新霞女士以"可穿戴发展概述与趋势"为题,介绍了她与产业界交流后的思考。所谓可穿戴设备,是采用感知、识别、无线通信、云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实现用户互动、生活娱乐、医疗保健等功能的可以穿戴的移动智能终端。近来引爆的标志是谷歌眼镜,然后是苹果  相似文献   

4.
以虚拟现实三维机舱训练系统为基础,针对目前光学跟踪器灵敏度低、实训者活动范围小以及头戴式显示设备的交互安全性无法保证等问题,设计了一套能够识别步伐姿态并在虚拟现实机舱中具有实时交互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实训者穿戴的传感器设备,对操作者步伐信息进行采集并解算,通过无线终端发送至虚拟现实服务器完成实时交互。首先,通过空间状态数据采集实现传感器数据融合、欧拉角姿态矩阵更新;其次,采用嵌入式开发技术设计步伐识别硬件系统,通过上位机编写交互脚本,并通过实验验证过程的可行性;最后,针对设计的方法,通过分析实验,通过二分法在下位机程序中调节权重,找到合适的滤波加权平均值,实现步伐信息的融合处理。实验表明算法合理、数据更新及时、设备运行可靠,能够有效地提高实训者的沉浸感与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出的那些最新、最潮的可穿戴设备,预示着2014年必将是可穿戴设备大爆发并更趋流行的一年,人们的智能穿戴也将变得更加"轻量化"当地时间1月6~9日,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14)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上演。会上展出的那些最新、最潮的可穿戴设备,预示着2014年必将是可穿戴设备大爆发并更趋流行的一年,人们的智能穿戴也将变得更加"轻量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物理治疗师和复健者难以保持高效长期联系的问题,本项目拟搭建智能穿戴式复健数据追踪与辅助诊疗平台.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将整个项目分为硬件模块、平台模块、算法模块和软件模块.硬件模块由可穿戴传感支具和体感交互设备组成,能够通过传感器将训练数据采集后发送到云端存储;平台模块为复健者与治疗师搭建沟通桥梁;算法模块和软件模块,基于训练和体感交互数据搭建,使得平台能够以Web端和移动端两种方式呈现.基于此系统,复健者康复状态能通过数据交互被治疗师实时监测,并由治疗师更有针对性的更新康复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7.
孙有为  赵玲玲  聂晶 《科技资讯》2023,(10):244-247+252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求学的效率。因此,提供优质教育形式、促进教学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收集、人工智能算法和网络等为智慧校园提供支撑,借助电脑、投影仪、平板电脑、智慧黑板、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化传感器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利用此方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颠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进入真正的学生时代,使学生进入适应性学习、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新模式,师生之间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识传递。该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结构及应用,阐述了如何利用物联网设计不同的学习场景,为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打好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可穿戴设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这些看似普通的电子设备,有一个时髦的功能——"量化自我",时刻感知你身体上的各种变化。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它集成了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并能与移动互联网相联系,使得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实现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信息对接。这些设备不断地感知和记录下的海量数据被传输和汇聚到云端之后,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它们可以告知你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对医疗、养老服务及健康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健康管理智慧化推进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快速发展成为目前亟需探讨并解决的问题.智慧管理是信息时代健康管理的必然要求,构建智慧健康管理系统有一系列功能目标,其路径包括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开发手机用户端和健康顾问端、研发电子腕表、蓝牙听诊器等穿戴设备.  相似文献   

10.
正智能可穿戴设备,让运动更有趣。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告诉你一天运动的情况,如步数、行走距离、消耗的能量等,激励你加强锻炼;能为你科学制订运动计划,提供运动常识;能让运动充满趣味性,通过手机软件,你可以与周围的人"约跑",可以分享自己的运动数据,甚至可以在运动时听到好友实时的加油声……智能化运动场馆,让运动更"流畅"。你  相似文献   

11.
低碳化和智慧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两大趋势,探索和推进城市发展更低碳、更智慧、更清洁、更便捷是时代命题。城市政府、社区管理者以及城市居民应在全面评估区域碳排放总量、结构、特征及趋势的基础之上,在推进城市低碳发展的同时,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着力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交互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Orbit专利系统的Fampat全文专利数据库,从历年可穿戴专利产出、区域分布、技术组成等维度,对1990年至2015年6月期间的全球可穿戴设备专利进行分析,揭示了可穿戴设备产业链、核心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态势,并提出中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出现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文章就目前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方向,从人和世界、人与人、人与自己的信息交换方式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望可穿戴智能产品能够完善自身,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近年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兴起。可穿戴技术主要是指用户能戴在身上的电子设备或产品,即可以在日常活动或工作中整合计算特性,采用具有一定实用功能和特点的,可直接穿戴的仪器、设备,或是与用户衣服或配件设备相整合的可佩戴仪器、设备。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环是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中  相似文献   

15.
 可穿戴传感器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传感器技术。其功能、原理和形态各异,并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生活和生产的多个方面。本文结合大量商业化和处于研究阶段的可穿戴产品和器件,简述了可穿戴传感器的主要形式,列举了可穿戴设备的常用测量方法。根据可穿戴传感器及人体的接触方式,将其划分为皮肤接触式传感器、非直接接触式传感器和植入式传感器,结合现有商业化产品及实验室中研究成果,展示了现今可穿戴设备在日常健康、医疗、运动科学、工业和军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认为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将会在未来同大数据与精准医疗实现更高程度的结合,更好地服务于长期动态的人体信息和环境信息的采集。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可穿戴设备存在的硬件模块少、存储容量小等局限性,提出了一种以可穿戴设备为中心的可穿戴设备扩展架构WDEA,使得可穿戴设备在保持便携性的基础上,使用无线物联网技术对功能进行扩展.文中按步骤详细论述了设计方案中涉及到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借鉴OAuth2.0有限授权解决跨设备访问云端空间的授权问题、可穿戴设备界面显示方法和访问云端方法.最后以实际应用场景为例说明上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所达到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析可穿戴式治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医疗是正在兴起的医学模式。可穿戴式治疗系统作为实现移动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相关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治疗机理的不断发现及丰富,各种治疗系统将可能被穿戴于患者身上,承担随时随地的治疗任务,从而开创临床治疗及先进医疗仪器工业的新局面。本文集中论述了这类治疗设备的可穿戴设计思想,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可穿戴式检测系统,进而对多类可发展成可穿戴器械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剖析,最后归纳出各种可能的可穿戴治疗设备的机理和实现方法,并对可穿戴式治疗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步态作为一种个体的特异性生物学信息,应用于医疗健康、运动表现和生物识别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当前的步态检测与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康复养老领域的应用。未来伴随不同疾病队列研究的步态数据累积与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步态检测评估将在康复养老领域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步态;可穿戴设备;康复;养老;智慧医疗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是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热点。在概述可穿戴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情况以及分析可穿戴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影响的基础上,从市场视角阐述可穿戴技术与中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对策,提出建立可穿戴设备开放性平台以促进文化创意跨界整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5G技术凭借其高速率、大连接、低延时、高可靠性等优势,为信息技术赋能并推动诸多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同时也为图书馆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将智慧图书馆置于“5G+智能技术”背景下,构建图书馆新生态系统,以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智慧化、虚实场景交互化、信息资源安全化、管理决策智能化、联盟共享协同化为目标,设计包含融合共生、安全保障、循环动力、联盟协同、交互共享与监督反馈的运行机制,构建包括物理设备层、数据资源层、技术融合层、功能生态层和应用交互层五个层级的图书馆新生态系统逻辑架构,并提出实践路径,以期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