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穗小麦幼穗分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大穗小麦品系幼穗分化进行了2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大穗小麦幼穗分化速度快,比对照品种提高19.46%和22.82%;单棱分化时期短,比对照品种少42.5d,降低40.96%;进入二棱期早且二棱期长,比对照品种早50~86d,增加25.7d;护颖分化期和小花原基分化期比对照品种增长5.5d和5.7d,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药隔分化期差异不大。其中,幼穗分化速度快是决定大穗小麦具有较多小穗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穗株小麦穗性状考种结果显示,稀播条件下的多穗株小麦穗粒数和稳粒重增加,小穗不孕率降低,结实能力强,个体生产力得以充分发挥;并从生理角度对不同穗株小麦在生长期内有关代谢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及遗传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田选用18个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及穗部性状存在极显著的品种差异;总戊聚糖含量与穗数、结实小穗数呈显著遗传正相关,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穗粒数、穗粒重呈极显著遗传负相关,与穗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之间的直接通径系数与其遗传相关系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皖北小麦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39份皖北小麦主栽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分析,以探讨品种产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的是小穗粒数、小穗数和千粒重;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结实小穗数;建立了产量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方程,解释了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的99.3%。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千粒重、穗粒数、小穗数是通过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产量。因此,高产育种时,宜考虑选择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普通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份皖北小麦主栽品种进行遗传性状分析,以探讨品种产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千粒重,小穗数,小穗粒数,粒宽,小穗密度,粒长,穗长,株高,分蘖数和护颖长短。其中千粒重、小穗数和小穗粒数是制约产量的最大因素;粒宽、小穗密度、粒长、穗长、株高、分蘖数和护颖长对产量制约力依次变小。因此,高产育种时,宜考虑选择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对主茎穗和分蘖穗不同穗粒位籽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氮,对主茎穗基部不孕小穗数、结实小穗率、不孕小穗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分蘖穗各性状的影响不显著.追氮处理下,结实小穗数和结实小穗率均高于不追氮处理.随追氮量增加,分蘖穗基部不孕小穗数增加,而主茎穗基部不孕小穗数低于不追氮处理.主茎穗及分蘖穗各穗位结实粒数和粒重均随小穗位升高呈先增后降二次曲线变化趋势,拐点分别位于9~10和6~9小穗位.拔节期追氮,促进了小穗粒数的增加,但二者之间并非正相关关系.主茎穗和分蘖穗不同粒位的粒数,以穗下部差异最大,尤以高追氮处理下差异显著.追氮对基部、顶部小穗第1、2粒位和中各小穗第3粒位粒重影响较大.主茎穗和分蘖穗第1、2粒位粒重显著高于第3粒位,而第1、2粒位粒重差异不显著.适量追氮增加了分蘖穗第3粒位粒重.本研究中,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追氮100kg·hm~(-2)时,主茎穗及分蘖穗不同穗位与粒位的结实粒数、小穗重和单粒重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剪叶试验探明了冬小麦主茎茎生各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对茎生各叶分别进行不同程度剪除后,使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比对照降低,对其中穗粒重和千粒重降低最大,而不孕小穗数则明显增加。剪除主茎中部叶片(8/0—10/0)不仅影响穗粒数,而且影响粒重,剪除上部叶片(11/0和旗叶)除严重影响穗重外,也影响穗粒数。剪除旗叶对穗部性状影响最大。剪叶对穗部性状的影响在品种间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重叠穗大麦系辐射突变选育而成。它是一种穗部性状的突变类型。小穗重叠着生在穗轴上。它的选育成功,不仅增加了作物的类型,而且丰富了大麦的基因库。  相似文献   

9.
利用模酸洋红压片镜检了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品种的主穗及分蘖穗上不同位置花粉的发育时期结果表明:主茎穗早于其他分蘖穗,芒露0.5cm的相应幼穗、主穗及一级分蘖穗多处于单核中晚期,为最佳接种时期;在同一主穗中,穗轴上同位置花药发育时期为中部旱于下部早于上部,调查统计单核中晚期花粉所占比例为:冬性品种81.0%、半冬性品种78.5%、春性品种70.4%。  相似文献   

10.
小麦茎秆内有中央维管束和周缘维管束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央维管束数以基部第二、三伸长节间最多,第一和第四伸长节间略少;周缘维管束以第三、四伸长节间最多,第一、二伸长节间次之,穗下茎两种维管束数明显减少。第二伸长节间维管束敷与小穗数呈显著正相关。第三伸长节间维管束数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同时第二伸长节问与穗下茎的维管束数存在着明显的直线回归关系,合理调控播种期和氮磷肥料,均可增加茎秆内的维管束数,从而达到壮秆、大穗、粒多。  相似文献   

11.
5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为母本,8个主要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小穗,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粒重7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沈阳地区冬小麦的田间存活率、生育期、主茎春生叶龄等几个指标与冬小麦幼穗分化规律的关系.结论表明:田间存活率在品种间差别不显著,播期间显著.不同处理对全生育期及各个生育时期有很大的影响.叶龄可以作为反映幼穗分化阶段的辅助指标.各处理都没有观察到冬前生长锥伸长.返青后开始穗分,成穗分化历时一个半月左右.二棱期至小花分化期间隔日数长短决定能否分化更多的小穗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干旱对于小麦性状影响和机理,用6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在胁迫及正常灌溉环境下随机区组试验。运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分析试验结果。结果干旱胁迫会造成小卖株高降低、单侏穗数减少、产量下降、不育小穗数增加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挖掘小麦种质资源潜力,给小麦新品种选育创造条件,对西藏地区768份春小麦地方品种24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穗形、芒形、壳色、粒质、籽粒整齐度、抗倒伏6个形态性状,及生育期、株高、穗长、有效分蘖、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9个农艺性状上均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从中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优良种质资源,并可以根据丰富的性状变异从中选出差异较大的不同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5.
环境条件对冰草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形态学角度,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的14个冰草天然种群的共计280个个体的10个穗部性状(穗长、穗宽、每穗节数、穗轴第一节间长、小穗长、小穗宽、第一颖长、第二颖长、小穗小花数和第一小花外稃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4个种群在所有性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穗长、每穗节数、穗轴第一节间长和小穗长等性状表现差异尤为明显.从而揭示了冰草种内不同种群间及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6.
在旱地地膜覆盖栽培环境下,对冬小麦新育成品种的增产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旱地地膜覆盖小麦生态型是重穗型;产量三因素中对提高籽粒产量的作用是穗粒数>千粒重>穗数。提出了培育地膜覆盖小麦种质的育种目标是稳定的成穗率,多粒数,高粒重,具备根穗比值大,叶片功能期长,抗逆适应性强等性状。地膜覆盖栽培配套品种的最佳产量结构模式是穗数360~405万·hm-2,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0~45g。  相似文献   

17.
凹凸棒石粘土对灌淤土养分含量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麦盆栽研究凹土对灌淤土养分含量及小麦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凹土不影响土壤速效养分,但用量大于40 g/kg会降低碱解氮含量,使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穗长、孕小穗数、穗粒数和穗粒重下降,不孕小穗数增多;小于40 g/kg时不影响上述产量性状;千粒重随凹土用量的增大而增加,在80 g/kg时达到最大,增加13.01%.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冈优501五年的16个试点的主要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分析表明,有效与产量、着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尤其与着粒数、实粒数高度负上相关,穗数与粒数矛盾突出,粒数、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适当控制群体,促进个体发育,有利于发挥穗重型品种多花多实的产量潜能。  相似文献   

19.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小麦籽粒发育的不同时期植株同化物在穗内的分配模式。结果发现,孕穗期和灌浆末期植株的同化物对穗两端小穗及远轴籽粒有利。大粒生长势强,有利于对当时同化物的竞争。讨论了同化物分配与籽粒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临界期干旱使小麦后期分蘖不能成穗,总穗数减少,使每穗的不孕小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产量明显降低。临界期干旱时叶面喷施腐植酸类物质能使小麦叶片气孔开张度减小,蒸腾降低、水分消耗速度减慢,从而使小麦体内水势提高,叶片含水率上升,水分亏缺程度减轻。同时,叶绿素含量提高,下层叶片衰老推迟,根系活力保持较高。通过每穗粒数及千粒重的增加,叶面喷施腐植酸类物质起到了抗旱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