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元坝长兴组是晚二叠世晚期沉积的一套台地礁、滩相碳酸盐地层,礁滩相储层具有多期次发育、侧向叠加的特征,非均质性强,沉积微相的精细划分复杂。为提高储层沉积微相的预测效率和精度,提出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及电成像测井对沉积微相测井响应特征精细描述的方法,选取元坝地区长兴组岩心、测井、录井等地质资料比较完备的10口代表性钻井作为标准井,构建识别模型,并利用所构建的算法模型对非建模井段进行评价。由于未取心井的层位划分方法和曲线重叠法、交会图法等常规沉积微相分类方法很难对碳酸盐岩沉积微相进行识别。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提高效率,采用系统聚类法和Fisher判别法对未取心井进行层位划分和沉积微相分类,回判验证率高达81.3%,由此可见该方法可行性强,减少了对岩心数据的依赖且有着不错的精度和效率,一旦建模便可实现测井资料自动识别沉积微相,针对复杂礁滩相碳酸盐岩地区沉积微相划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沉积微相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关键井沉积微相分析为基础,将测井学同地质、现代数学相结合,从测井资料中提取反映各种微相的测井特征参数,并应用一套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各种沉积微相的判别模式,研究开发一套软件系统,实现计算机根据测井资料自动、连续地分析判别陆相地层沉积微相。应用该软件对某油田西区的十几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并绘制出沉积微相平面图。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沉积微相研究主要是通过岩心观察或岩屑录井资料对目的层段的岩性及沉积环境进行研究,然而岩心及岩屑资料却是十分有限的。目前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微相分析已成为沉积学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研究车排子地区各沉积微相以及相应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取不同微相的测井特征参数。利用计算机工具,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建立的电性-沉积微相判别公式,实现了沉积微相的人机交互识别。结果表明,所得结果与人工识别结果的吻合率达到了87%,由此可见利用测井资料自动识别沉积微相是可行的,不仅能大大弥补人工识别的不足,还可提高储层解释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适合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地质特征的相控建模方法。以苏里格气田苏14加密实验区为解剖对象,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基于模型的测井约束反演结果基础之上,用反演波阻抗数据协同模拟泥质含量模型,进而利用泥质含量识别储层的下限标准建立岩相模型;再利用岩相模型对砂体规模和展布进行分析,并获得基于目标建模所需的各种参数;最后用基于目标体结果的方法(示性点过程法)建立高精度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开展不同"相控"条件下的属性模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属性模型中,心滩内部储层物性条件最好,其次是点坝,再次是河道微相;而以岩相控制的属性模型无法反映不同沉积微相内部储层物性参数的数学期望值与方差值,模拟结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利用该方法所建的三维沉积微相模型可精细反映各微相的平面、剖面形态以及各微相的接触关系,其约束下的属性模型分相带反映储层的物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南部乾安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确定岩石、岩相类型,结合测井相、骨架剖面微相及地震微相分析,对扶余油层4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展布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为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河床滞留沉积、点砂坝、河漫滩、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其中曲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发育,为物性较好的储...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塔里木盆地北部于奇地区中生代为例,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资料及常规测井曲线(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及电阻率曲线),以及对测井曲线的幅度、形态、曲线光滑程度、组合特征及接触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了多种沉积微相,为下一步研究储集砂体沉积微相及其特征,分析油气富集、控制、圈闭条件,划分有利沉积相带及圈定含油有利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以及室内试验分析为基础,开展单井相、测井相、平面相等分析,对研究区馆陶组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以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心滩、道间滩地、道间洼地、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等沉积微相类型;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作用,该区河流相砂体自下而上演化大致经历了辫状河繁盛发育期、辫-曲共存发育期、曲流河繁盛发育期以及辫状河发育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多参数综合方法判别沉积微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研究区的沉积特征和测井曲线模式 ,在取心井的单井相划分的基础上 ,建立各微相的样本库 ;然后根据取心井的测井资料 ,运用统计学结合计算机编程 ,统计各个样本井段上储层参数分布特征 ,建立不同微相上各参数分布模式 ;最后根据各微相上参数分布模式建立判别方程 ,利用其判别其他测井井段的沉积微相类型 .这种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将已知沉积微相的认识模式化去认识未知目标沉积微相 .在大港枣南油田研究中 ,综合运用泥质含量、单砂体厚度、砂体含泥量等参数 ,快速而准确地判别了 32 1口井 13个小层沉积微相 .实践证明 ,多参数综合方法融合了传统方法和统计学方法识别沉积微相的优点 ,用于油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常规组合测井、地层倾角测井及成像测井资料的测井相序列特征以及利用神经网络岩相处理结果,对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类型及有利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和古水流方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该区潮坪沉积划分为潮下带砂坪、潮间带砂泥坪和潮道、潮上带泥坪4个微相,与其他取心井段(或未取心井段)岩屑录井的对比符合率较高;该区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下砂岩段)主要物源来自西北方向,次要物源来自东北方向.利用常规测井解释的岩性剖面、岩心刻度测井处理解释的沉积学倾角结果(沉积构造和古水流)和神经网络岩相处理解释成果,建立了塔中地区志留系关键井的测井沉积亚、微相解释模型.该模型为工区关键井垂向旋回叠置关系和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提供了连续的、较准确的岩相剖面,对于海陆过渡相的层序划分对比和在塔里木盆地寻找隐蔽油气藏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岩心分析数据与测井信息相结合,直接利用或构建渗透率测井响应敏感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模方法,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研究区长61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依据泥质含量参数特征,对两种不同岩性特征的储层分类进行渗透率测井响应敏感参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对应于研究区两类不同的沉积微相特征。结果表明,分类建立的模型测井解释渗透率与岩心实测渗透率一致性良好,满足研究区解释精度要求。因此,在沉积微相背景约束条件下,对研究区储层选择合理的测井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类建立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在研究区低孔低渗储层中可以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将常规测井资料及其解释成果中的地质参数资料同岩芯资料相结合,提取反映沉积微相的特征参数,用Bayes逐步判别法建立研究区域的特征参数与沉积相相互转换的数值模型,根据此模型对未取芯井段的沉积微相进行自动识别.提供了一种从数值模型角度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的辅助方法,该方法对未取芯井段的沉积微相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SLLJ地区Ess4 的冲积扇具有五层微沉积序列,本文利用从三维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多种地震参数,首先对参数用K-L法压缩处理,然后与各层砂砾层厚度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改造后,再进行主特征因子分析求取各微层序的钻井加权地震相因子值,并转化为地震相平面图,通过与钻井相、测井相三相综合分析,成功地将其转化为各微层序的沉积微相平面图。因此本文提供了一种从地震角度进行微沉积层序研究的方法,该方法对相似复杂地质体的沉积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型三角洲沉积储层厚度薄,砂体的规模小,侧向变化快,主要以砂泥岩间互的形式出现.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具有覆盖面广和采集密度大的优点,以沃尔索相律和沉积微相与地震波阻抗之间的概率关系作为约束,应用序贯指示模拟结合同位协同克里金的方法融合地震和测井信息,建立了三角洲沉积微相的地质模型.实践结果证实,该方法能够对相变较快的三角洲沉积井间沉积微相的不确定性进行表征,提高了模型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廖东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379-8383,8389
渤南洼陷滩坝砂岩分布广泛,其特点是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大部分为砂泥岩薄互层,甚至有些是致密层,油气勘探难度大。滩坝砂岩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有较大相关性,通过微相的识别有助于判断储层性质。识别滩坝砂岩沉积微相的方法通常是从地质角度、方法来划分和识别,该方法要求资料比较多、数据量大。尝试用联合测井曲线和录井岩性划分微相,提取曲线数值和形态,最后根据曲线数值、形态和岩性准确判别滩坝砂岩沉积微相,建立滩坝砂岩标准微相库,新的测井曲线可以根据提取的测井曲线数值、形态数值和岩性对照标准微相库进行识别。该方法在渤南洼陷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樊佐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969-3972
以雷观1井区为研究对象,首先,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和地层对比信息,并建立构造及骨架模型。以沉积微相平面图作为沉积相模拟的趋势约束条件,建立沉积微相三维模型。其次,依据相控建模思路及各微相物性参数的分布特征,采用相控方法建立三维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最后,通过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提取了设计井的岩电测井响应特征曲线,为目标选择、井位部署、现场跟踪和开发方案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泥湾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含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南泥湾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认识沉积微相与油气富集规律的关系。方法通过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对南泥湾油田长6油层组岩性特征、沉积相特征及沉积微相含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长6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水下天然堤和水下决口扇等6种沉积微相,其平面展布由北向南呈鸟足状。结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该区长6油层组含油砂体的骨架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