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去叶强度对羊草群落特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30%,50%,60%,80%去叶强度的试验研究,表明:7月份,不同去叶强度下群落的地上部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异,8月份,30%,50%,60%的去叶处理,也没有明显差异,但80%处理的生物量却明显减少,9月份,各处理间地上部生物量差异很大,60%和80%的处理,生物量均低于30%和50%的处理7-9月份,随着去叶强度的增大,群落去叶的总收获量增加,枯落物的积累量逐渐减少,10月份,50%,60%  相似文献   

2.
选择243 日龄健康罗曼商品蛋鸡972 只,随机分成9 组,每组重复3 次,分别饲喂3种由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抗生素等配合而成的复合预混剂和3 种不同的蛋氨酸含量的日粮,研究二者对主要产蛋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不同复合预混剂和蛋氨酸水平,对罗曼蛋鸡的产蛋率无明显影响;而添加1.0% 或1.2% 预混剂组,产蛋总重显著高于添加0.8% 预混剂组;在9 个水平组合中,饲喂1.0% 预混剂和0.37% 蛋氨酸,1.0% 预混剂和0.41% 蛋氨酸,1.2% 预混剂和0.39% 蛋氨酸水平的日粮产蛋重为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人甲状腺激素及糖、脂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8例需长期服用胺碘酮(平均剂量0.18±0.03g/d)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定期测定甲状腺激素T3、T4、rT3、TSH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服胺碘酮1年后,T4、rT3、TSH分别增加17.1%(P<0.05)、40.3%(P<0.01)和15.6%(P>0.05),而T3减少28.2%(P<0.05),除rT3外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无一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症状。血糖、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总胆固醇增加9.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胺碘酮对老年人是安全的,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糖、脂质的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羊草草原割草处理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多种分析与统计方法对羊草草原割草场不同割草措施连续处理19年(即1982-2001年)的群落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羊草草原合理的轮割为割一年休一年和割二年休一年,割草使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密度下降,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比例减少,杂类草地加。同时,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群落中的比例下降,而菊科和藜科植物增加,建群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优势种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单株重降低,优势种大针茅(Stipa grand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的单株重却有所增加。连年割草群落结构向旱生化方向发展。与对照相比,割草使群落的均匀性降低,多样性升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北方季风区121个地表气象观测站2000-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及MODIS遥感8天平均总初级生产量数据(MOD17A2), 分别建立了14年内8天累积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和降雨量与累积总初级生产量的线性气候相关模型。基于模型所得区间的阈值和参数, 计算区域模式RSM本底时期10年(1996-2005年)及未来 10年(2041-2050年)两种排放情景RCP4.5和RCP8.5下, 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累积开始日期、累积时期、累积结束日期及累积速率变化, 分析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对总初级生产量累积的影响, 并综合评价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对总初级生产量的模拟精度高于最高气温和降雨量; 总初级生产量累积开始和结束日期对4 类气候因子的变化均较敏感, 而累积时期和累积速率仅对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较敏感; 未来气候变化将延长累积时期, 增加累积速率, 并提高总初级生产量。  相似文献   

6.
在50、100和200mmol/l下,研究了NaCI、Na2SO4和Na2CO3对小麦高生长、生物量生长、脯氨酸及Na+,K+含量的影响。NaCI处理使高度下降8.8%~35.4%、而Na2SO4和Na2CO3分别为8.8%~77.9%和53.1%~100.0%。NaCI处理使鲜重和干重分别降低14.3%~42.9%和6.1%~36.7%,而Na2SO4处理分别为14.3%~64.3%和7.2%~58.9%,Na2CO3处理分别为50.0%~74.1%和48.3%~72.8%。在NaCI、Na2SO4和Na2CO3处理下,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0.0%~66.7%、0.0%~33.3%和66.7%~100.0%。Na+/K+分别提高2.5~11.9、3.6~114.1和35.1~156.6倍。结果表明:Na2CO3的胁迫比Na2SO4强,而Na2SO4的胁迫影响又比NaCl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苯直接氧化制苯酚反应液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新方法。探讨了流动相组成对原料及产物分离的影响,日内和日间的各3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均为≤1.64%,苯酚的回收率为97.2%-103.4%。  相似文献   

8.
用根钻法就补播、围栏、施肥及综合处理等不同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根系特征(根长密度、比根长和比根面积)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种草地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根长密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植物群落比根长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肥和综合处理均对草地植物群落比根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围栏、补播对植物群落比根长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草地恢复措施对比根面积的影响模式与对比根长的相反,围栏、补播、施肥及综合处理措施均使草地植物群落比根面积显著减少.此结果说明,由于各种恢复措施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草地土壤中的资源状况,因而使植物群落的根系特征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滇中地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黄青冈群落的净第一性生产量,其净生产量为1411.7g/m ̄2·a,其中t树干占40.09%,枝占20.02%,叶占20.18%,根占18.61%,叶被采食量占1.10%。优势种黄毛青冈占49.20%,其它栎类占13.15%,其它常绿树占24.83%,落叶树占8.62%,灌木和草本植物各占3.58%和0.61%。  相似文献   

10.
尼龙1010热氧降解过程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G—DTG法研究尼龙1010在空气流中的热氧降解过程和动力学,发现尼龙1010的热氧降解过程由3个紧连的步骤组成,随升温速率提高,降解温度的变化比较复杂,对应于各DTG峰时的降解率则呈峰值变化,但对总降解率影响不大,降解过程中均有约6%的残碳存在;用Coats—Redfern方程进行动力学处理,确定尼龙1010热氧降解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1级,反应活化能为313.3kJ/mo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遮阴条件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不同器官碳(C)、氮(N)、磷(P)积累、分配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探讨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C、N、P元素积累及分配的响应策略,揭示遮阴处理对杉木幼苗C、N、P元素变化规律的影响,为杉木苗木繁育、林分光照环境调控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当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阴方式设置5个遮阴梯度,即0%(对照,不遮阴)、遮阴强度40%(透光率60%)、60%(透光率40%)、85%(透光率15%)和95%(透光率5%),持续观测1 a。试验结束后测定幼苗株高与地径增量、各器官生物量、根冠比、各器官C、N、P含量、积累量,并分析C、N、P化学计量特征(以C/N、C/P,N/P表示元素质量比)等指标。【结果】①随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幼苗株高增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地径增量则显著降低(P<0.05)。根、茎、叶及总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降低,茎、叶生物量比增大;②根、茎、叶中及总的C、N、P积累量随遮阴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地上部分(茎和叶)C和N分配比例增加,而地下部分(根)C和N分配比例则降低。③杉木幼苗C/N和C/P变化趋势相同,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杉木幼苗各器官N/P低于14,表明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下的生长受到N限制。【结论】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对不同遮阴强度响应有差异,主要表现在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株高生长加快,地径粗生长减缓,生物量分配倾向于地上部分,幼苗由“矮粗”逐渐转变为“细高”。但是过度遮阴不利于杉木幼苗的生长,导致幼苗生物量积累减少,C、N、P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柠条对外界的扰动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在地上组织破坏后,从根颈或剩余枝条产生大量的萌蘖枝.本文对柠条刈割处理分6种:对照(CK),去除主枝长度的30%,60%,去除主枝分枝数的25%,50%,100%.刈割处理植株当年生枝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100%RSN处理没有开花结果,其他处理植株籽粒生物量、果荚生物量和所有刈割处理叶生物量高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籽粒氮质量分数、果荚氮质量分数、一年生枝氮质量分数与对照相似,但生长后期叶片氮质量分数高于对照.除100%RSN处理外,刈割处理植株在座果期根系氮质量分数低于对照,表明植物将大量的根系储存的氮供应地上组织生长.在果实采收期刈割植株根系氮质量分数迅速增加,可能是根系固氮能力或吸收能力增强的结果.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刈割植株向地上组织氮的输出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可靠实用的多边形裁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裁剪是图形学中许多算法的基础,Sutherland-Hodgman多边形裁剪算法简便实用,但常产生退化边界,本文对此做了改进,给出了一个可靠实用的裁剪算法。  相似文献   

14.
对地处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7龄人工草地,从8月到翌年的4月进行了地上植物量及营养成分季节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管理下,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仍然以垂穗披碱草为优势建群种。从8月到10月、10月到翌年的4月、8月到翌年的4月封育草地地上植物量分别损失了6。7%、32。8%、37.3%,植被盖度分别下降了5.6%、11。8%、16.7%,放牧草地地上植物量分别损失了6.7%、83.5%、84.6%,植被盖度分别下降了5.6%、35.3%、38.9%。草地的实际利用率为47。4%。从8月到翌年的4月粗蛋白、粗脂肪、磷均呈下降趋势,粗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均呈上升趋势,营养物质总量损失了3.51%。在夏季该草地属碳氮营养型(CN),冬季属碳营养型(C)。  相似文献   

15.
以长白山区30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根钻连续取样及分解袋埋藏法,对细根(≤2 mm)生物量及季节动态、细根分解、细根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细根平均生物量为3.825 7 t/hm2,其中活细根和死细根分别占84.51%和15.49%; 0~10 cm土层活、死细根生物量分别占林地活、死细根总量的72.09%和50.46%; 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在1年中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活细根的呈双峰型,死细根的呈多峰型。经细根分解实验计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分解系数k平均为0.001 5,细根年生长量、年分解量和年周转率分别为1.534 8 t/hm2、0.145 0 t/hm2和0.47次/a。  相似文献   

16.
对典型草原群落生物量的组成与种子数量的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在割草干扰下,割一年休一年和一年割一次的群落生物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15.58%和25.31%;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数量分别较对照下降11.35%和27.33%。种群相对生物量与相对种子数量没有一致的关系,表现为5种形式,即生物量较高而种子数量较低;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较高;生物量与种子数量相近;在生物量而无种子数量和无生物量而有种子数量。不同科植物生物量与种子数量有一定的差异。禾本植物生物量较高,而种子数量较低;菊科植物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较高,豆科植物生物量一般高于种子数量;其余科植物均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生活型植物生物量与种子数量也有差异。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最高,而种子数量较低;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生物量较低,而种子数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灌木和小半灌生物量和种子数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轮割制度对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群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试验设计结合室内分析,探讨了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建群种的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不同轮割制度对割草场产量、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一年割2次的利用方式在短期内生物量收获较大,但这种状态较难持续;完全围封不利用也不利于草场恢复;一年割1次的适度刈割制度在当地较为合理,但是连年刈割会导致草场营养贫瘠,植物补偿现象减弱.越高频刈割对大针茅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的影响越严重,产量明显减少,重要值下降,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种群则相反;随刈割频度的增高根茎禾草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上升,丛生禾草下降,二者明显互补.刈割对土壤和植物的N素质量分数影响最明显,连续刈割3年的土壤有效N质量分数较对照区降低18.62%,且达到显著水平,有效p,K质量分数也分别下降8.79%和1.93%.  相似文献   

18.
研究对云南普洱21个思茅松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粗死木(CWD)、凋落物进行了调查,建立了思茅松生物量模型,估算了其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分析了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普洱地区思茅松林活体生物量为82.63~197.89 thm-2(平均129.11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97.86%~98.38%,灌草层为1.62%~2.14%.乔木层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为茎(67.06%~78.45%)枝(9.75%~16.98%)根(10.14%~13.85%)叶(1.54%~2.10%).死地被层生物量为4.58~8.94 thm-2,其中凋落物占到了81.58%~96.91%,CWD仅占3.09%~18.42%.乔木层生物量和碳储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分别从12~13 a的101.76 thm-2 和52.06 thm-2增加到25 a的194.68 thm-2 和 97.03 thm-2.当地思茅松林的间伐活动严重影响生物量和碳储量,在间伐强度高的16~19龄的样地中,生物量(82.63 thm-2)甚至低于12~13龄的生物量(103.79 thm-2).  相似文献   

19.
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典型草原不同生态分布类型的土壤微生物量大小有显著不同,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且与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相关联.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在96.4~422.6mg/kg干土之间,占土壤有机碳的1.62%~4.82%.除沙地稀树草原土壤表层外,微生物垂直分布有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趋势.过度放牧将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下降.通过测定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对微生物的通量和周转进行了分析,一个牧草生长季内微生物生物量碳的通量为52.69g/m2a,周转时间约为1.2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