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人论及汉语古典诗词中的虚字用法,多半是散杂的经验性描述。文章通过诗例印证、古今比照的方式进行重新审视和系统梳理,归纳出古人对于虚字炼字之法的基本看法:与实字相比,虚字具有精细表达情理的优势,也同时存在语意直白、语势暗弱的不足,而借助以形写意的活字炼神之法和包括对举、显置、活用等技巧在内的死字炼活之术,则可扬虚字之长而避其所短。这些观点凝聚了古人非凡的创作智慧,形成了一系列可资今人借鉴的范式和技法,理应受到新时代诗论者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2.
孔伟萍 《科技信息》2010,(22):146-146
当前在书籍、报刊、杂志等出版物和电视及网络上错别字和病句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特别是现代汉语的三个虚字"的"、"地"、"得"混淆着用的文章比比皆是,本文就"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诗史"思维源自中国早期社会"诗史合流"的传统,在漫长的理论架构和文本阐释过程中,杜诗"诗史"说形成"少陵生前流传""贞元、元和之际产生""宋代形成共识"等几种主流观点.用文献考证和文本关照的方法对上述诸观点甄别析辨,可知"唐代尚未出现以诗为史的普遍思潮,杜诗'诗史'之名在学者中形成共识应该是宋代的事"的论断较为审慎,更多文献的考证是对"诗史"之名缘起进一步界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象声词刍议     
本篇从历史、现状和作用三个方面浅淡象声词。目的在于说明:语法研究和语法规律本身之间还存在着相当长的距离,有待于人们去思考和探索。 一、象声词的研究历史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摹拟声音的词。如《诗经·小雅·伐木》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丁丁”是描写伐木的声音,“嘤嘤”为鸟鸣声。叫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语法著作,都不讲象声词——不承认象声词的语法地位。从《马氏文通》到抗战前夕,汉语法研究忽视了汉语语法的这一特点。1898年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语法书《马氏文通》,为汉语语法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使汉语语法研究成为独立的部门。《文通》具有开创之功,对语法学界产生让巨人影响。《文通》把字(词)分成实字(词)和虚字(词)两大类;实字又分五类:名字、动字、代字、静字、状字,虚字又分四类:介字、连字、助字、叹字。这九类的划分大体是合理的。发展到现在,我们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运用传统阐释观念对杜诗进行阐释。前者力图考辨史实,批驳旧注,后者力图阐发杜甫的"蔼然忠厚之本心";前者侧重"知人论世",后者侧重"以意逆志"。两者各有特色而又互补,共同丰富和发展了杜诗学。  相似文献   

6.
关于杜诗《石壕吏》中“石壕”的地点历来有“陕县说”、“宜禄说”、“宜保说”三种不同说法,文章通过对杜甫行踪、诗中内证、史书外证三个方面详加考据,认为“陕县说”比较确切,依据考据结果,杜诗三吏的顺序应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7.
"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在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虚词能有效地增添诗歌的声情韵致,显现诗句的意脉流动,丰富诗歌的审美情趣。古代诗人中杨万里是继杜甫之后善用虚词的高手,恰到好处的虚词也是"诚斋体"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值得作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汉语句式的研究一直居多,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汉语句式的奥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对"对"字句和"连"字句还缺乏系统的论述,从"对"字句和"连"字句的界定、语法意义和歧义句考察三方面来研究这种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9.
“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在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虚词能有效地增添诗歌的声情韵致,显现诗句的意脉流动,丰富诗歌的审美情趣。古代诗人中杨万里是继杜甫之后善用虚词的高手,恰到好处的虚词也是“诚斋体”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值得作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朝鲜高丽时期,随着汉文学的进一步普及,杜诗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两大方面都成为了高丽文人学诗写诗的重要典范,高丽文人学杜诗不仅学其精湛的诗艺法度,而且还注重考究其审美把握和营造意象的门径,从而,各种版本的杜甫诗集和注疏杜诗的工作应运而生,在这种氛围中,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艺术手法影响了整整一代高丽人。  相似文献   

11.
杜甫一生借诗言志抒怀,创作了大量的诗篇。由于他突破一般封建士大夫思想,始终面对现实,讽谕时事,兼济天下,使他的诗具有深广的社会内容。杜诗被誉为"史诗"。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是,现实和理想是不能割裂也是不会割裂的。因此,在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杜诗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但必然闪耀着浪漫主义精神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根据标记理论,认为重音是"焦点的口头标记形式",通常所说的"焦点标记词"应该属于"焦点的书面标记形式";通过对70部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定量分析的方式,考察了"被+NP+给+VP"与"被+NP+所+VP"这两类格式中虚词"给"与"所"的隐现规律,得出复合被字句中"给"与"所"的语法功能;在"焦点标记"理论基础上,文章通过论证得出,"是"、"给"与"所"都是焦点的书面标记形式。  相似文献   

13.
论文试从"意义载体"、语义关系、预设和否定词"没""不"分别与"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关系这四个方面来界定"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其目的是:一方面使我们对"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的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区分"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先生所著《文言虚字》一书,虽然只介绍了二十几个文言虚文的用法,但是对于汉语文言语法的研究者,尤其是初学这一门科学的人.是有广泛影响和起过指导作用的.吕先生这一著作的优点,诚如书后提要所说,对于虚字,“充分举例,详细分析,说明它们在语法上的作用,并尽可能和现代语比较,使读者易于学习又能深切领会”.以上的要求,《文言虚字》一书是基本上达到了的.值得读者欢迎.但是优点之外,也还有一些较为显著的缺点,为了引起讨论,统一认识,现在提出下面的一些不成熟的意  相似文献   

15.
唐昕 《科技信息》2010,(22):158-159
本论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从文学史上"幽默"的评介与老舍文学创作的追求;美学上"幽默"与悲喜剧的区别与独立;老舍小说中"幽默"的界定及意义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明晰"幽默"的独特诗学意义,界定并深化了老舍小说中的美学风格——幽默。  相似文献   

16.
“词组”和“短语”都可以用来指称“比词大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比较而言,用“短语”来指称这一级语法单位更合适一些,但在使用时需赋予其新的内涵。我们认为用“短语是由词或超词形式借助一定的语法手段构成的、比词大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来界定“短语”会使其指称范围更加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17.
郑善夫是明代前七子复古派的重要成员,也是闽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极力推崇杜诗,对杜诗多有论评,认识清醒,并在创作中予以积极实践,获得了较大的成就。郑善夫对杜诗的接受成为明代杜诗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当时的诗坛尤其是闽中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语法中,副词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副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语法学界称为"副+名"现象。作为文学语言表达中较为特别的"副+名"语法现象,虽历史极为渊源,却也是语言学家长期争议的一个焦点。随着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理论层出不穷,语言学界对这种语法现象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本论述就"副+名"这一特殊语法现象的基本概念、构成原因和语法结构做一分析和梳理,并就其现实意义做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朱淑真虽然是公认的仅次于李清照的宋代女诗人女词人,但是她的诗歌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理解和重视,大多数研究是对其生平经历以及词作的分析。文章从朱淑真的《断肠诗集》与杜诗的联系方面着手,分析了朱淑真对杜诗学习和模仿的内容、特色,并试着分析其中的缘由,以找出她学习杜甫诗的不同于他人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杜诗未刊评点是杜诗学史上具有独特批评形态且文学批评色彩较浓的珍稀文献。与小说、戏曲评点着意于文学传播之商业价值的多向性、大众化传播方式不同,单向性、私人化的人际传播是杜诗未刊评点传播的唯一方式。在其版本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父子传播、友朋传播和师生传播等三种主要的传播形态。杜诗未刊评点这种单向性的人际传播具有强化杜诗经典地位、激起学界和收藏界对杜诗未刊评点不断珍视的现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