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察了常压和270℃时甲醇催化脱氢制取甲酸甲酯反应中Cu-ZrO2/Si4和Cu-ZrO/SiO4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ZrO/SiO4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优于Cu-ZrO/SiO2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零价铜是催化活性中心.差热分析表明,ZrO2的加入缓和了Cu(NO3)2的热分解过程.程序升温还原实验表明,加入ZrO2后,降低了CuO的还原温度.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解释了ZrO2的助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甲醇脱氢制备甲酸甲酯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浸渍法制备的Cu/SiO2、Cu-ZnO/SiO2、Cu-ZnO-ZrO2/SiO2,以及Cu/γ-Al2O3、Cu-ZnO/γ-Al2O3、Cu-ZnO-ZrO2/γ-A六种催化剂应用于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选择性较差且易积炭失活;加有ZnO助催化剂的Cu-ZnO/SiO2性能优于末加助催化剂的Cu/SiO2;加有权助催化剂的Cu-Zn-ZrO2/Si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XPS、过渡应答、原位红外等多种物化测试手段在不同反应条件及原料配比下,对Cu/ZnO/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面表征和活性测试。结果断定:Cu0是吸附与活化 H2、 CO和 CO2的共同中心; CO2对反应的加速作用主要是由于开辟了新的反应途径。本文提出的 CO2存在下 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的多途径机理解释了实验结果,为直接合成燃料甲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氧化物陶瓷与Ag-Cu-Ti钎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氧化铝和氧化铬陶瓷真空钎焊时陶瓷与Ag-Cu-Ti钎料合金的界面反应,分析了加热温度(1073~1323K)和保温时间(0~3.6ks)对界面反应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陶瓷均与Ag-Cu-Ti合金发生反应,反应层厚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氧化铝陶瓷,低子1123K时,反应产物为Cu2Ti4O和AlTi;在1173K以上温度时反应产物则为Ti2O、TiO和CuTi2,此时,反应层是按Al2O3/Ti2O+Ti0/Ti2O+TiO+CuTi2/CuTi2/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对于氧化锆陶瓷,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反应产物均为γ-AgTi3和δ-TiO,反应产物也是按ZrO2/δ-TiO/δ-TiO+γ-AgTi3/γ-AgTi3/Ag-Cu呈层状过渡分布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反应与分离合二为一的膜催化反应器,将自制的负载型TiO2-聚丙烯疏水性复合膜材料用于以Ni-Cu/MSO为催化剂的CO+H2合成乙烯的反应,考察了反应中CO的转化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以Ni-Cu/MSO为催化剂CO+H2合成乙烯膜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50℃),与常规的催化反应在同温度下进行比较,CO转化率提高了8.5%,C2H4的选择性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6.
用EXAFAS研究节不同制备条件对合成甲醇催化剂Cu/ZnO/A12O3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选择较温度的还原气氛和还原温度有利于制备高分散的Cu催化剂,在还原前较小的攻温度有利于制备较小颗粒的ZnO粒子,此研究表明Cu°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7.
采用快速燃烧方法制备了超细Cu/ZnO/Al2O3催化剂,考察了制备参数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在脲与NO3^-摩尔比为0.26、预置反应温度为500℃,制得了分散度较好、颗粒较细的Cu/ZnO/Al2O3催化剂,其粒径和比表面分别为16nm和93.5m^2·g^-1,制备参数对CO2与H2合成甲醇反应中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制备过程和机理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快速燃烧方法制备了超细Cu/ZnO/Al2O3催化剂.考察了制备参数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在脲与NO-3摩尔比为0.26、预置反应温度为500℃时,制得了分散度较好、颗粒较细的Cu/ZnO/Al2O3催化剂,其粒径和比表面分别为16nm和93.5m2·g-1.制备参数对CO2与H2合成甲醇反应中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制备过程和机理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力学和俄歇剖面分析,对用半固态溶液搅拌法制备的SiCp/Al-Cu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及其对湿润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在SiCp/Al界面上发生了界面反应,界面反应的产物是MgO和MgAl2O4.  相似文献   

10.
Cu—ZSM—5上NO催化分解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究了不同温度及不同空速条件下,Cu-ZSM-5、Cu/Al2O3及Cu/SiO2等催化剂上NO直接分解的性能,并采用XRD,TPR及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将表征结果与催化剂活性相关联,探讨了Cu-ZSM-5催化剂活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波烘烤技术加工马铃薯片,并辅以菠萝汁浸渍来提高产品风味。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片的热烫时间为3分钟,在菠萝汁中的浸渍时间为30分钟,加糖浓度4%~8%较为适宜,微波烘烤时间在110秒~130秒之间。  相似文献   

12.
用大蟾蜍(Bufo bufo)消化道提取液消解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口针四周的肌肉,可以得到完整的口针标本。本文对线虫口针光学显微标本和电镜观察标本的制作方法作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并结合表征结果 ,研究了稀土Ce的添加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结果表明 ,稀土Ce在反应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还原的变价过程 (Ce4 + →Ce3 + -e) ,其结果不但有效地抑制了催化剂的积炭 ,而且也阻滞了γ Al2 O3 在高温、水蒸气存在的反应条件下的相转移过程 ,增强了催化剂抗烧结能力 ,减少了催化剂表面积的损失 ,显著地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BET ,XPS表征显示 ,经过较长时间反应的Ni Ce/Al2 O3 催化剂 ,其孔径分布的变化以及活性物种Ni和助剂Ce向体相的迁移或流失 ,有可能是造成该类催化剂活性逐步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该文首次采用TiO2 /S2 O2 - 8固体超强酸催化长叶烯异构化反应 ,并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 ,处理催化剂所用的 (NH4 ) 2 S2 O8溶液浓度 ,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得出最佳反应条件 .实验还表明TiO2 /S2 O2 - 8固体超强酸对长叶烯异构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  相似文献   

15.
采用沉淀、老化、浸渍、干燥、焙烧等方法制备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28-/Fe2O3/ZnO/ZrO2,在该固体超强酸的催化作用下,由异戊醇和冰乙酸合成乙酸异戊酯,探讨醇酸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不同焙烧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制备的最优条件为:焙烧温度为650℃,(NH4)2S2O8浸渍浓度为0.5 mol/L,焙烧时间为3 h。合成乙酸异戊酯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50 min,原料异戊醇与冰乙酸的摩尔配比为2:1,用量为1 g,用复合固体超强酸S2O28-/Fe2O3/ZnO/ZrO2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产率是88.5%。  相似文献   

16.
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合成了纳米固体超强酸,考察了该催化剂在柠檬酸三丁酯合成中的催化活性,并与非纳米的SO4^2-/TiO2,SO4^2-/ZrO2,SO4^2-/Fe2O3,浓H2SO4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同时对酯化反应的几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提升管反应器中催化裂化与热裂化反应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工业提升管中的催化裂化和热裂化反应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考察了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和热裂化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催化裂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缩短反应停留时间和提高剂油比可有效抑制提升管反应器中热裂化反应的发生,提高轻质油收率;提高反应温度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轻质油收率,但反应温度过高会使热裂化反应加剧,从而使产物分布变差;当采用高温、大剂油比操作时,缩短反应时间,尽量消除提升管反应后期的热裂化反应,是改善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用固体超强酸SO24–/TiO2为催化剂,以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酯收率的影响,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酯收率达88.5。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用TiO2/SO=4固体超强酸催化富马酸与甲醇合成富马酸二甲酯(DMF)的反应,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DMF收率的影响。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DMF收率达到90%,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实验表明,TiO2/SO=4是DMF合成的一个较适宜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剂.以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H4SiW6M06040/SiO2)为催化剂,30%H20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H4SiW6Mo6O40/SiO2对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用量、反应温度、H。02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6Mo6O40/SiO2是合成己二酸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日酮):n(H2O2):n(H4SiW6Mo6O40/SiO2)=100:198:0.124,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3.5h的最佳条件下,己二酸的收率可达8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