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特点,对比分析了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及强度增长机理,并结合观测资料进一步讨论了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基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高速公路,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要在软土地基上修建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施工是一种快速、简便、文明的加固地基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地加速深厚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减少工后沉降.水平向位移是真空预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真空联合堆载法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具体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针对温州滩涂围垦区吹填土处理难度大、强度低、工期长等问题,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采用5 k Pa/d匀速堆载的方式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同时设立真空预压对照组。对真空度、孔隙水压力、表层沉降进行监测并分析变化原因。通过加固后的土体含水率和十字板剪切强度对加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技术能够又快又好地加固温州吹填土。匀速堆载时真空度、孔压和土体表面沉降有明显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加固效果优于真空预压。  相似文献   

4.
朱培代  张太国 《科技信息》2013,(11):358-359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从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的实践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的施工工艺、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的分析结果对该方法在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真空负压源深度对吹填土预压处理效果的影响,开展真空负压源分别位于深部的下位抽真空和位于表层的上位抽真空预压加固室内试验。根据固结过程中土体分层沉降量、排水量、不同深度处真空度监测结果,对不同真空负压源深度的固结土层真空度传递效率、固结沉降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负压源位于加固土体深部时,可有效提高真空度传递效率,缩短下层土体排水路径并改变中层土体渗流方向,同时上层固结土体可保持较高真空负压;深部土体可得到有效加固且土层固结沉降将更为均匀,真空预压加固方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加并可一定程度上控制加固土体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6.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吹填土地基时,沉降量、孔压消散值、含水率、十字板剪切强度是衡量土体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而针对一些设计要求高、周围环境复杂的工程,土体侧向位移的大小和变化规律作为控制堆载过程、满足变形与稳定要求、考察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应引起重视。室内试验主要通过三种不同的超载比(堆载量与设计真空度之比)进行真空联合堆载室内模型试验,对真空-堆载联合作用下土体侧向收缩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探求最合适的超载比方案。  相似文献   

7.
真空预压与电渗固结联合加固技术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真空预压和电渗固结是2种有效的软基加固技术,地基处理中阴极和阳极一般成梅花形布置,因此可以简化为轴对称问题进行研究。该文建立了真空预压-电渗固结问题的轴对称概化模型,研究地基加固过程中地基内超静孔压发展和地表沉降过程。在等应变假设的条件下,推导了轴对称一维模型的解析解。同时发展有限元计算软件,对软基加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真空预压、电渗固结和真空预压-电渗固结联合3种方法地基处理过程中的超静孔压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表明:真空预压-电渗固结联合时模型中负超静孔压最大,达到-90kPa,所产生的差异沉降最小,为0.01cm。因此,真空预压与电渗固结联合作用时地基中将形成更大的负超静孔压,达到更好的预压效果,同时有效地减小地表的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8.
碱渣土的真空-电渗联合排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中给出了碱渣土的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排水固结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了真空-电渗联合法的排水固结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真空-电渗联合法对碱渣土均具有明显的排水效果,且真空-电渗联合法比真空预压法的排水效果更加显著.尤其是在真空预压排水结束后,真空-电渗联合法仍产生明显的排水效果,具有水头梯度下的排水固结和电场作用下的电渗排水固结两方面的排水固结机理,因而比单纯的真空预压的排水速率快,排水固结量大.文中结果可扩展用于对软土地基的加固.  相似文献   

9.
黄柏超 《科技资讯》2011,(28):78-78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既能有减小地基工后沉降,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但要运用该方法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其合理的施工工艺的研究就十分重要。本文以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施工技术及监测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整个施工工艺流程和监测系统组成,相信对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杜振忠 《科技信息》2009,(27):I0284-I0284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由真空预压和堆载两种方法组合而成。它是先对软土地基进行真空预压,当膜下真空度稳定后,再按照堆栽预压法的要求在薄膜上堆载进行预压。本文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加固机理和优点,然后对主要的施工工艺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堆载预压法在处理软基中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堆载预压法在某港口工程深厚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工程采用了梯形法堆载,从设计方面优化了堆载形式及方法,并进行了施工监测,制定堆载速率的控制指标,可由监测数据科学合理、信息化地指导施工.工程实践表明,塑料排水板结合堆载预压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最后,提出了一些工程应用经验,可供类似的工程应用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渗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巴隆的等垂直应变方程组出发,结合真空堆载联合预应法的特点,建立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的渗流模型,给出了渗流的基本方程及其解析解。同时,结合公路路基分级施工的特点,推导出分级加荷条件下的渗流量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可以核算真空泵配置的台数,推求地下水位下降量和渗透水压随深度的变化。为进一步降低抽真空用电量提供了依据。并以一工程实例加以验证,算例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3.
赵凯  吴晓娟 《科技信息》2011,(9):I0340-I0340,I0412
目前,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预压法、换填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砂石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及其他地基处理法。本文着重介绍各个方法的施工工艺及流程,然后对于相同地质条件的软土地基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剖析地基处理的重点,最后根据处理结果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真空-堆载联合预压造价分析中,真空预压工艺缺少定额的现状,参照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出堆载真空预压补充定额,供造价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粘弹-粘塑性软基排水预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将椭圆-抛物线双屈服面模型与修正的Kormanura-Huang模型结合起来,提出一种粘弹-粘塑性本构模型;通过室内三轴试验测定其参数,再用于排水预压软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工地实测结果吻合,证明所提本构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真空渗流场作用下的渗透固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真空预压法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真空预压是真空渗流场作用下的渗透固结,它从顶部抽真空,所产生的真空度在沿竖向排水通道向下传递过程中随深度递减,其作用是在沿各竖向排水通道产生无数动态完整井,并以各完整井为中心产生无数凸面向下的降落漏斗,各降落漏斗即形成真空渗流场.其中土体将以各完整井为中心产生渗透固结,并使整个土体强度得到改善.采用真空预压法有效加固的深度小于动态完整井所能达到的深度、其残余沉降量大于其竖向回弹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高速公路的深厚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加固,采用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处理方法.通过施工中的监测与质量控制,证明该方法具有产生固结变形大、速度快的优点,对于处理沿海地区深厚软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并且在路堤填筑时能保持地基稳定,可以加快填筑路基的速度,缩短施工期.同时,为了研究新型的排水材料,本工程在国内首次将钢丝透水软管作为竖向排水体用于地基加固,通过实施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和沉降监测结果分析,可知透水软管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导电塑料排水板加固吹填土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电渗复合真空预压法加固原理的基础上,依托湖北省离岛梁子湖国家水生态展示馆吹填软基处理工程,进行电渗复合真空预压现场试验,对导电塑料排水板的性能和电渗排水加固效果进行实地验证。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8 d的电渗复合真空预压法加固,地基土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承载力得到明显提高;使用导电塑料排水板进行的电渗复合真空预压处理吹填土不仅能够缩短工期、节省能耗,还能够获得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4个试验区分别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的试验成果,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规律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区加固软基的效果进行了对比,为以后软土地基加固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