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RAPD技术及其在食(药)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 ,主要技术流程和优缺点 ,及其在食 (药 )用菌中的应用进展 ,分析了RAPD技术在食 (药 )用菌品种间的鉴定与分析、遗传育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学及其稀有药用真菌鉴定等研究中的应用概况。认为RAPD技术确实是DNA分子水平上研究食 (药 )用菌一种简便、高效的分析手段 ,将会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RAPD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晗  沙伟 《贵州科学》2003,21(3):81-85
近几年来,RAPD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取得很大进展,就其在收集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物种进化及鉴定、基因组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分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RAPD的优点和缺点及对策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3.
DNA分子技术为生物种内和种间的比较及遗传多样性提供了一种崭新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简要介绍了Southerm杂交、RFLP、PCR、小卫星和微卫星技术、RAPD、原位PCR和DNA测序等几种DNA分子技术及其在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概述了我国分子水平上的鱼类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4.
引物对甘薯品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技术对10个供试甘薯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引物数量,多态性率和所用引物带型丰富度对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准确度与引物数量,引物的带型数有关,多态性率不是选用引物的主要标志。因此,在利用RAPD技术研究物种间遗传关系时,有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引物,且此物具有较多的带型。  相似文献   

5.
RAPD标记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PD标记是一种基于DNA多态性的遗传标记,文章对RAPD标记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做了综述,讨论了RAPD标记的优点及局限性,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宝华山典型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检验和t-检验,对宝华山5种典型群落乔、灌、草、藤4种生活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波动幅度及其均值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群落间不同生活型物种对群落的差异性反应。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不同生活型物种均匀度指数之间的差异性比相应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要大。另外,在计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时,使用重要值作为测度指标比使用个体数更能提高差异的检出水平。  相似文献   

7.
主要探讨现有的人参鉴定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鉴定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综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多位点探针DNA指纹图谱和微卫星标记技术(SSR)等在人参物种鉴定中的应用,并对每种技术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传统调查手段的限制,长期以来国内缺乏快速、有效的方法对近海鱼类多样性进行准确评估。环境DNA是一种稳定、高效、高灵敏度的物种监测新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监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综述了环境DNA分析技术的概念、方法及该技术在水生生物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中的研究现状。随后以舟山近海为典型研究区域,探讨了环境DNA metabarcoding技术在该海域鱼类多样性调查研究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应用模糊聚类、相互平均排序及R型主分量分析,对香港岛13个森林群落及其组成物种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模糊聚类是一种可行的数值分类方法;二维的相互平均排序能很好地反映各森林群落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物种在森林群落中的分布关系;R型主分量分析则能直观地表明香港岛森林群落中优势种与伴生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当一个物种(功能团捕食者)捕食另一个物种(功能团食饵),且同时与它竞争共同的资源(空间或食物),这种种间相互作用被称为功能团捕食.这种物种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被广泛观察到.以往的研究多数假设资源为食物,但是,物种也经常为生存空间而发生竞争.基于均匀场假设,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空间竞争的功能团捕食模型.全局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竞争和捕食的相互权衡可以导致物种的共存.入侵分析是经常用于分析多物种共存的方法,在入侵分析没有预测共存的参数区域发现了物种共存的情况.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功能团捕食相互作用生态系统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李丽  郑晓鹰  E. Klocke 《广西科学》2004,11(3):249-257
应用RAPD和AFLP的DNA指纹图谱方法分析25个甜(辣)椒和22个番茄品种的真实性,并进一步比较RAPD和AFLP的DNA指纹图谱在鉴定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之间的真实性时的有效性。对于甜(辣)椒品种,AFLP方法中,2个引物组合扩增反应的多态性片段即能将25个品种完全分开。虽然,每个样品的AFLP的扩增产物中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为9%,低于RAPD的35%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但是,AFLP的信息量远远大于RAPD的信息量,它的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平均多态标记为5.1,而RAPD仅为2.2。所以,在甜(辣)椒的指纹图谱中,AFLP的有效率是RAPD的2倍。对于番茄品种,每个样品的AFLP的扩增产物中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为5.5%,大大低于RAPD的单引物61%多态性片段和双引物58%多态性片段的百分率。它的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反应的平均多态标记为2.6,而RAPD中,单引物扩增的平均多态标记为4.2,双引物扩增的平均多态标记为4.4。一个单引物和一个双引物的RAPD扩增反应的多态性片段即能将22个番茄品种中的21个完全分开。所以,在番茄的指纹图谱中,RAPD的有效率是AFLP的2倍。因此,在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鉴定品种的真实性时,不同的作物所适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中药溪黄草及其药用近缘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14个有效的10mer寡核苷酸引物对中药溪黄草原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lophanthoides及其药作近缘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检出194个位点.其中单态位点14个,占72%;多态位点180个,占928%;分类群特有位点108个,占557%.用UPGMA法对分类群间的Jacard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狭基线纹香茶菜和细花线纹香茶菜与溪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溪黄草与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细花线纹香茶菜之间的亲缘关系远.可用RAPD技术对中药的正本清源、真伪品及质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RAPD技术及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在遗传分析许多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它可在对物种没有任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情况下进行分子多态的检测。本文对RAPD技术在家系分析、居群研究、遗传图构建及基因定位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在分析中可能出现的假带、RAPD标记显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在进行RAPD分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的RAPD-PCR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PCR),对采自我省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和同一寄主不同植株的瓜类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到6个多态性随机引物,共产生了72条RAPD带,其中86.11%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菌株分为4个RAPD组,确定了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为瓜类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分类提供有利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15.
林木RAPD分析及实验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随机扩增多态分子标记是目前林木遗传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作者对影响RAPD实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确定了一针对林木进行RAPD分析的实验程序。根据该程序,可以快速确定RAPD实验的理想条件,获得RAPD反应的良好重复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栗属特有种保守RAPD片段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RAPD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栗属特有种(板栗、茅栗和锥栗)特异保守片段。结果表明,从520多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有扩增产物,且多态性丰富的10个引物,其中引物B08(GTCCACACGG)分别在所有供试的板栗、茅栗和锥栗中均扩增出各自特异的DNA片段,其片段大小分别为2050,900和1500bp。这些DNA片段在种水平上的高度保守性,可以用来区分这3个种。此次研究结果同时也说明RAPD标记是鉴别近缘种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7.
RAPD分子标记与鱼类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APD标记是建立在PCR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系统地介绍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步骤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近几年来这一分子标记在鱼类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巾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探讨了这一分子标记的不足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指出RAPD反应的标准化是使得RAPD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连锁标记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系法杂交稻是一种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重要途径,主要依据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在不同条件下的育性转换用于配制杂交种.以培矮64S(PTGMS)与明恢63杂种自交的F2代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放大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离与培矮64S的PTGMS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在F2代2个分别代表可育和不育的群体以及亲本株系中,采用100个RAPD引物扩放基因组DNA筛选多态性DNA片段.RAPD引物S8产生的DNA片段中,除重复顺序外,有一个长度为0.85kb片段为单拷贝.分子杂交表明,这一单拷贝标记与培矮64S的PTGMS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19.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12 individuals from each species of the hairtail fishes Trichiurus lepturus and Eupleurogrammus muticus in the Yellow Sea.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sites, degree of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genetic distance are compared 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 is constructed by Neighbor-joining method. The partial mitochondrial 16S rRNA gene is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the PCR products are directly sequenced after being purified. These sequences, together with the homologous sequences of another Trichiuridae species Lepidopus caudatus obtained from GenBank, are used to analyze nucleotide difference and to construct a UPGMA phylogenetic tree by means of biological informatics. Analysis shows: (1) the RAPD technique is a highly sensitive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genetic diversity in T. lepturus, and E. muticus. T. lepturus exhibits a lower polymorphism and genetic diversity than E. muticus; (2)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ial mitochondrial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a very low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and considerably high divergence among species were found, which reveals a dual nature of conservatism and variability in mitochondrial 16S rRNA gene; (3) five primers generate the species-specific RAPD sites and these sites can be served as the molecular marker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4) it can be proved at DNA variation level that T. lepturus and E. muticus are of two species respectively pertaining to different genera, which supports the Nelson taxonomic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桐花树种群的分子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RAPD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对4个不同纬度桐花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探讨,根据RAPD和ISSR数据计算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群桐花树遗传变异性低,4个纬度桐花树种群分为南北两个类群,海南和广西为1个类群,广东和福建为1个类群.利用Shannon's指数计算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广西种群多样性指数最高,福建种群最低.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64%),小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种群间(36%).本文同时探讨了种群遗传保护和引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