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黔产山苍子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黔产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鲜果实提取挥发油(山苍子,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定性分析 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的测定,鉴定出2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β-柠檬醛,α-柠檬醛,甲基庚烯酮,桧烯,d- 檬柠烯,α-蒎烯,芳樟醇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山苍子油对离体培养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L)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确定山苍子油主要成分柠檬醛对细胞具有毒杀活性,诱导细胞凋亡. 分别采用CCK、MTT法和流式细胞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山苍子油抑制SL细胞的活性,利用流式细胞法验证不同浓度的柠檬醛对SL细胞凋亡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山苍子油具有抑制SL细胞的增殖的作用,且随着山苍子油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SL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当山苍子油浓度增大至0.015%时,SL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当处理时间达到72 h后,SL细胞的存活率同样呈现显著降低. 柠檬醛作为山苍子油的主要活性成分,对SL细胞亦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的作用,且成剂量正相关,当柠檬醛浓度大于0.015%时,SL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 山苍子油和柠檬醛均具有明显的促进SL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初步确定了柠檬醛是山苍子油促进SL细胞凋亡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山苍子油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香叶天竺葵与柠檬香蜂草的精气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在香叶天竺葵和柠檬香蜂草中分别鉴定出62和43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总精气成分的99.5%和99.9%.其中,香叶天竺葵的主要成分为香叶醇(17.8%)、愈创蓝油烃(14.6%)、d-杜松烯(12.0%)、香茅醇(8.7%),而柠檬香蜂草的主要成分则为β-石竹烯(11.4%)、异戊醇(9.5%)、月桂烯(9.0%)、3-辛酮(8.4%),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比动态顶空采样和热脱附/GC/MS联用技术所得到精气成分种类多,且主要成分差异性明显.与精油相比,香叶天竺葵精气与精油的共有成分为香叶醇、香茅醇、α-水芹烯、罗勒烯、芳樟醇、薄荷酮、异薄荷酮、丙酸香茅酯、α-石竹烯;柠檬香蜂草精气和精油的共有成分是甲基庚烯酮、芳樟醇、香茅醇、α-石竹烯.  相似文献   

4.
考察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庚醛,甲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等5种藻类代谢的嗅味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嗅味物质对藻细胞的破坏作用大小顺序依次是: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庚醛,二甲基三硫醚,甲硫醚.其中甲硫醚的溶藻效应较低,基本不引起藻液变色,经过92 h后胞外微囊藻毒素的浓度仍与自然状态下的浓度相近.质量浓度为1g/L的β-环柠檬醛能在1h内将藻液由绿色变成蓝色,使细胞光合活性降为0.胞内的微囊藻毒素LR随着细胞的破裂释放到溶液中,溶解态的微囊藻毒素-LR质量浓度最高达到2 628.3 μg/L.β-环柠檬醛能对微囊藻细胞引起抑制作用的临界质量浓度为0.1 g/L.  相似文献   

5.
以恩施市山胡椒果实为原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挥发性成分,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结合保留指数鉴定出24种物质,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7.516%,有萜类、醛类、酯类.其中萜类共计22种,占比82.422%,含量较高的是柠檬醛(32.638%)、橙花醛(顺式柠檬醛)(32.459%)、3,7-二甲基-3,6-辛二烯醛(4.868%)、香茅醛(3.568%)、β-石竹烯(3.431%).挥发性成分中的73.58%具有抗菌活性,因此山胡椒可作为食品天然杀菌料复合于食品调味料中,达到杀菌防腐、协调风味的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4种植物精油对11种动物病原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山苍子精油、南丰蜜橘精油、飞蓬精油和胜红蓟精油的MIC分别为0.062 5~0.5、0.125~1、2~4和0.062 5~0.125mL/L;山苍子精油、南丰蜜橘精油和胜红蓟精油对供试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好,飞蓬精油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差.采用气态熏蒸法测定4种植物精油对环境常见霉菌的抑菌效果,当精油剂量为16μL/皿时,4种植物精油对环境霉菌有抑制作用,山苍子精油和南丰蜜橘精油的抑制效果较好(此2种精油在27℃下对面包霉变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过对植物精油漱口水的配方研究,确定了配方中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并制备出山苍子精油漱口水.用山苍子精油漱口水漱口,对口腔细菌的除菌率为39.96%,与市售漱口水的除菌率相似,在除菌方面达到了工业产品的要求.采用GC/MS技术鉴定了4种植物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博落回生物碱对八种真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的甲醇作溶剂,将盐酸血根碱,盐酸小檗碱、博落回碱和博落回总碱配成9600ug/m l的溶液,测定了这四种物质对8种真菌的抑菌效力(抑菌圈直径)及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表明,这些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效力,其中盐酸血根碱具有很强的广谱抑菌作用,对木霉、根霉、黄曲霉、黑曲霉、米曲霉、毛霉、酵母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低于40 ug/m l,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 0 前言β-紫罗兰酮是一种重要的花香型香料,同时也是合成我国目前还比较缺乏的维生素A的重要原料。目前,β-紫罗兰酮的合成途径较多,我国较普遍采用的是半合成法,因为半合成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较,成本较低。半合成法的主要原料是山苍子油或经过提纯的柠檬醛。其过程如下:由柠檬醛在碱性条件下缩合成假性紫罗兰酮;假性紫罗兰酮在酸性条件下,环化成为β-紫罗兰酮,目前普遍采用的半合成法转化率偏低,总收率在43%~45%之间。第一步缩合反应收率在65%~77%。为了进一步降低β-紫罗兰酮的成本,以尽可能提高其总收率,本文介绍采用一种自制的水溶性催化剂,可使山苍子油合成假性紫罗兰酮的收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9.
新型饲料防霉剂双乙酸钠防霉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饲料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双乙酸钠防霉剂,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对饲料中的霉菌进行计数,由霉菌数的变化而得出防霉剂的抑菌效力.对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对常见的几种霉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得出该防霉剂的有效抑菌浓度.通过饲料贮藏试验,与市售其它两种防霉剂比较防霉效果,结果表明双乙酸钠防霉剂对饲料具有较好的防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无扰、在位、实时的情况下,测量了黄曲霉细胞膜的力学参量:弯曲模量Kc、剪切模量μ及表征切向与弯曲模量之比ε.对不同柠檬醛浓度作用下黄曲霉细胞各力学参量进行了连续动态检测.结果表明,柠檬醛浓度的提高黄曲霉素细胞的变形能力逐渐减弱,提示出柠檬醛对黄曲霉素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苍籽核仁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苍籽核仁油为原料,采用固体酸催化酯化-相转移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从固体酸SO_4~2-/ZrO_2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降低酸值,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NaOH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合成牛物柴油的优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固体酸SO_4~(2-)/ZrO_2催化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油重4%的SO_4~(2-)/ZrO_2,醇油摩尔比为10:1,温度为68℃,反应时间为4 h,原油酸值降到2.52 mg/g:该法相对浓硫酸催化酯化法具有不需耐酸设备、催化剂易回收、无废水排放等优点;相转移催化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25℃,0.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油重1%的NaOH,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15 min,原油酯交换率达到97.6%;采用相转移催化技术,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大大减少了能耗,缩短了反应时间,具有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2.
部分黄曲霉菌会对农作物及产品造成严重污染。受相关基因的影响,黄曲霉会产生一种对人类健康与畜禽养殖构成重大威胁的真菌毒素,即黄曲霉毒素,在田间、储藏期或运输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均可能发生。防止黄曲霉毒素进入食物链的策略有很多,其中采用生物法防治黄曲霉污染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利用微生物对黄曲霉及毒素进行控制,可有效减轻黄曲霉菌及毒素对粮食作物及产品的污染,发挥功能的物质主要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多肽、小分子有机物、有机酸、抗生素和酶等。黄曲霉毒素污染对农作物产生的重大经济影响及其对人和动物的毒害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介绍了对黄曲霉及毒素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链霉菌和一些海洋微生物等),分析了拮抗微生物中所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阐述了其对黄曲霉的抑制机制及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情况,希望为生物防治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产毒菌株的快速筛选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花生察氏培养基、花生葡萄糖硝酸铵培养基、筛选培养基,这三种培养基对从谷物、食品、饲料等环境中分离出的12株黄曲霉菌株的产毒能力进行了筛选试验.根据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灯下能发出强烈荧光的特点进行试验,筛选出4株黄曲霉毒素产毒菌株.经过菌株产毒培养、毒素的抽提、薄层层析等一系列试验证明,这三种荧光筛选培养基能够对黄曲霉毒素产毒菌株进行快速有效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柠檬醛热敏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胜建 《青海大学学报》2002,20(3):23-24,31
通过测试柠檬醛在常压和不同真空度下浓度的变化情况,研究了柠檬酸的热敏特性,拟合了山苍子油的P-T关系,为提纯柠檬醛工艺条件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旨在提高柠檬醛含量的山苍子油真空精馏的条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获得山胡椒挥发油,利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山胡椒挥发油对7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作用,并探讨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种萃取方法所得挥发油对7种污染菌都有抑制作用,但对黄曲霉和黑曲霉而言,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更强,而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山胡椒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山苍子油合成假性紫罗兰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苍子油不经分离直接与丙酮进行缩合反应来制备假紫罗兰酮,研究了缩合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情况,找出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当用液体NaOH作缩合剂时,收率可达75.8%;当用负载于活性Al2O3上的固体NaOH作缩合剂时,收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改良的CTAB 法提取曲霉属产毒真菌DNA 的方法,并与试剂盒提取法进行比较。经过改良的CTAB 法能够成功提取出曲霉属产毒真菌的DNA,且浓度和纯度均可达到PCR 扩增的标准。根据合成黄曲霉毒素的aflR 基因设计两对引物,运用PCR 方法进行扩增鉴定,结果表明黄曲霉、寄生曲霉和溜曲霉基因中可检出aflR 基因,烟曲霉和杂色曲霉中并未检出,达到对黄曲霉毒素产生菌进行鉴定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为产毒真菌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Aspergillus oryza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genome of Aspergillus oryzae, a fungus importa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fermented foods and beverages in Japan, has been sequenced. The ability to secrete large amounts of protei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transformation system have facilitated the use of A. oryzae in modern biotechnology. Although both A. oryzae and Aspergillus flavus belong to the section Flavi of the subgenus Circumdati of Aspergillus, A. oryzae, unlike A. flavus, does not produce aflatoxin, and its long history of use in the food industry has proved its safety. Here we show that the 37-megabase (Mb) genome of A. oryzae contains 12,074 genes and is expanded by 7-9 Mb in comparison with the genomes of Aspergillus nidulans and Aspergillus fumigatus.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aspergilli specie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syntenic blocks and A. oryzae-specific blocks (lacking synteny with A. nidulans and A. fumigatus) in a mosaic manner throughout the genome of A. oryzae. The blocks of A. oryzae-specific sequence are enriched for genes involved in metabolism, particularly those for the 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Specific expansion of genes for secretory hydrolytic enzymes,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amino acid/sugar uptake transporters supports the idea that A. oryzae is an ideal microorganism for ferme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