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鲁南文化、运河文化、大战文化三大文化遗产,是南北文化交汇之地,是由文物古迹、历史遗存和历史街道构成的明清时期的重要城市文化遗产;在现阶段的保护和开发中,采取了修旧如旧和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大战故里"作为城市营销名片,激发了城市魅力、盘活了历史资源,并成为了海峡两岸首个交流基地;针对台儿庄古城的历史和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激活资源、挖掘内涵、增加文化体验的发展策略,并强化营销古城意象。  相似文献   

2.
枣庄段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凿400多年来,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枣庄段运河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同时,在确保京杭大运河的畅通、台儿庄城市的繁荣、枣庄乃至全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枣庄地区文化的兴盛、台儿庄军事地位的重要以及今日枣庄段运河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朝万历年间,为"避黄行运"而开通的泇运河,使台儿庄成为运河咽喉。南北漕运的拉动,使台儿庄经历了"由庄到城"的转变。到清朝中叶,台儿庄城的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拥有八种风格的建筑6000多栋,成为"中国民居博览城"和运河商贸城市。1938年春天,日军挑起的战火,把台儿庄夷为平地。战后70年,枣庄市遵循"留古、复古、扬古、用古"原则,重建台儿庄古城,被学界誉为"文化基因复活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4.
高密单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化世家。明末,这个家族以科举起家,此后200余年保持门第不坠,涌现了一大批文化精英,他们在诗歌、古文、经学及书法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促进了明清时期齐鲁文化的繁荣。高密单氏家族独特而出色的家族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一度将美丽富饶的运河古城台儿庄变成废墟,战争虽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创伤,但战争遗留下来的53处遗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符号意义。恢复和重建这些战争遗存,一方面可以保存国家记忆,另一方面,对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战争遗存为地域文化建设,打造台儿庄"二战纪念城市"提供了难得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台儿庄战役(也称台儿庄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南部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这个战役的作战地区包括以台儿庄为重心的整个鲁南地区,所以也被称做鲁南会战。在这次战役中,中国第五战区的北线部队以优势兵力和旺盛的斗志将日军第五、第十师团的主力阻挡和包围在台儿庄及临沂地区,并给以重创。在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京杭大运河象一条游龙穿越境内,因得运河舟楫之利,明清时期聊城商贾云集百业兴隆,被誉为“挽漕之咽喉,天府之肘腑”。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兴盛。东昌府木版年画在这块沃土上应运而生。东昌府  相似文献   

8.
滇东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自古以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两千多年来,外来人民以各种不同方式移入滇东南,其中以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形成高潮。移民的到来,传播内地先进文化、加快滇东南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融合,使滇东南地区逐步跟上了靠内地区的发展步伐,并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9.
《少儿科技》2012,(4):47-47
苏菜 苏菜即江苏菜,始于南北朝,繁荣于唐宋。明清时期,苏菜南北沿运河、东西沿长江,发展更为迅速。沿海的地理优势,扩大了苏菜在海内外的影响。江苏是鱼米之乡,物产丰饶,饮食资源十分丰富。苏菜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至宋元,出现了重要的转折,即以文言小说为主转变为以白话小说为主。这一转折对小说在明清时期达到全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根本上讲,促成这一转折的原因乃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标志着这一转折期的作品是宋元话本小说,它的产生、发展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它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表现技巧无不带有市民文化的印记。因此,研究宋元话本与城市经济、市民文化的关系,对于深入掌握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刻书业与江南城市的文化生产关系密切。通过对刻书业的生产方式与江南城市文化资源的生产流通、学术交流和通俗文学的生产消费之间关系的考察,表明刻书业对明清时期江南城市的文化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江南城市文化、学术文献资源的增长与交流传播,深刻影响着明清时代江南城市人文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荆紫关镇地处陕、豫和鄂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在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军事重镇。由于丹江便捷的航运优势,许多货物在此集散,因此荆紫关成为著名的商业集镇,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则更为繁荣。但是,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动荡、丹江水运的衰落和公路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荆紫关镇逐渐衰落下去。  相似文献   

13.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有充裕的条件 ,交通畅达是重要的自然因素。运河沟通了南北 ,西湖招徕了千万的旅游者 ,杭州遂成了明清江南经济文化的两大中心之一 (另为苏州 )。外籍人来杭 ,怀着新奇的眼光审视杭州 ,其详细的记载是研究明清杭州发展的重要资料。用外籍资料研究中国历史 ,不失为一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宋代以前,菊花没有具体的名字,统称为"菊"或"菊花",菊花的命名始于宋代。文人的菊事活动始于陶渊明,在唐宋时期已成为文人的日常文化活动之一,在明清时期成为文人雅集的重要内容。菊花题材的绘画出现在晚唐,繁荣于明清。菊花的命名与文人的菊事活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保护和开发运河文化资源,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运河文化传播,特别是运河村落民俗文化与校园美育教育相结合存在传播主体单一、形式和内容不深刻鲜活、传播手段保守、社会的重视不够等问题。对此,可从完善顶层设计与政策架构、推进形式和内容创新、借力新媒体、注重传播的针对性等方面入手,来提升运河村落民俗文化的校园美育教育的传播力,发掘大运河的全球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全球气候进入一个相对寒冷的时期,学界称之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期的低温气候对大运河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生活产生明显影响,小冰期使运河北段结冰期延长,使运河结冰区向南方延伸,对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产生消极影响。本文以“明清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为背景,探究“小冰期”下严寒气候对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堤防带来的影响,挖掘古人在恶劣气候环境下治河思想和发明的先进治河技术。  相似文献   

17.
科举文化对明清小说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反过来明清小说也会对科举文化产生作用,科举文化对于小说当中的人物塑造、题材和语言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小说又促进了科举文化的繁荣,让明清文化更加发展。本文主要对科举文化和明清小说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明清文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呈强势发展,偏居内陆的陕西经济发展则颇为复杂.笔者以明清时期地处关中平原东部的渭南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市镇的数量、分布、存废及开市频率等的考察,略窥这一时期该县经济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湖南文化发展有较大进步,反映在当时书院和学校的普及,以及在这一时期湖南文学之兴盛。学校和书院的普及,奠定了湖南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地方政府的重视,为学习和教育提供资助;外来移民的涌入,为明清湖南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明清时期湖南经济的发展则为文化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坚强的后盾。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大运河在河北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该文基于此背景,对衡水市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开发进行研究,首先对衡水市运河文化遗产的形成和特点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衡水市运河文化遗产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以期促进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