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老舍在一生的文学生涯中 ,除去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剧本、散文以及曲艺作品外 ,还曾经先后加入过许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团体和组织 ,也相继担任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职务。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记载着老舍在各个历史时期所留下的人生足迹 ,也构成了老舍一生中社会活动的缩影。因此 ,将老舍与这些团体和组织的关系及其所担任的职务情况理顺清楚 ,就构成了老舍研究领域里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对老舍在抗战前结社及任职情况的考证 ,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作为<小说月报>主编,叶圣陶与茅盾、郑振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是以一个作家的视角和标准在编辑<小说月报>.在他主编期间,刊物的文学性和趣味性都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注重刊物的文学性,积极推出新的作家和作品;改革刊物的编辑体例,使其更趋于艺术化和标准化,是叶圣陶主编<小说月报>所取得的最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新垒》是抗战后期《贵州日报》的文学副刊,1叨5年3月6日创刊于贵阳。在创刊号上,主编蒙先艾写有类似于发刊词的《从报纸副刊谈到(新垒)文,对办刊的缘由宗旨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分析了主办者所面临的困境。尽管塞先艾已有了近二十年报纸副刊投稿者的资历,在他的文友中也有不少人从事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耳儒目染,对编辑副刊并不陌生。然而当此之时,抗战已进行到了第八个年头,正是曙光来临之前最黑暗的日子,要经营一块文学园地,实非易事。物力艰难,纸张困难,油墨印刷费涨价,致使报纸副刊出现了“没落”趋势。普遍存在着以下现…  相似文献   

4.
论学报编辑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价值取向是编辑价值观的一般原则在编辑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进行选择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学报编辑的价值取向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它与学报编辑管理活动有互动性,也与高校的主体活动密切相关。它支配着编辑的一切活动,决定着刊物的模式、方向,影响着稿件的取舍标准以及刊物的品位、质量,甚至还间接地影响着作者、研究者的学术思维。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的代表人之一,同时也是独树一帜又充满历史争议的著名杂志编辑家。林语堂编辑思想与编辑实践呈现出"一团矛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林语堂所主张的期刊编辑思想与其编辑实践并不完全一致,并且有两种幽默观共存于同一刊物。他持中间立场办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充满苦恼与矛盾。  相似文献   

6.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全集》十九卷本,是老舍近半个世纪创作的总汇,具有空前的学术价值,对老舍研究无疑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意义,然而,由于编辑时间紧,投入力量少,运作方式欠妥,缺少专家学者参与等诸多原因,以至于造成了一系列无法弥补的资料性错误,如《全集》“不全”、内容删改,段句遗漏等等,详细分析了《老舍全集》的巨大成就,严重缺点及其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希望通过修订再版,使《老舍全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的“参与意识”是指学报编辑人员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在进入学科的前提下针对作者和稿件的具体情况,就选题、试验数据及处理、撰写角度、篇章结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为作者所接受采纳,从而达到提高稿件质量的目的。高校学报编辑较一般刊物编辑的差异在于对作者和其科研工作通常比较了解,因此其参与意识具有独特优势和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老舍早期小说的创作动机是什么?至今,还是一个未被揭开的谜。老舍在一些文章中说,他写小说有的是“写着玩的”,有的是为了给某一刊物“凑字数的”,有的是为了应付编辑朋友的,有的是为了混稿费的。艺术心理学告诉我们,作家的创作动机必然掺入诸多复杂的因素,具有多元性特征。但是,作家对自己创作动机的表白,往往只是选择其比较直接、比较表面的一点.如果我们仅仅囿于老舍自己的表白,显然是狭隘的,甚至是错误的。本文试从老舍早期小说的创作动机作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以杰出的创作实绩而饮誉世界.鲁迅又是伟大的编辑家,他从1907年与人创办《新生》到1936年去世,主持或参与编辑了20种文艺刊物,11种丛书,76种书籍.在长期和大量的编辑工作中,鲁迅累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编辑风格和堪称楷模的编辑思想.学习鲁迅的编辑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当好高校学报编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一、学习鲁迅的编辑宗旨:为了改造现实人生.早在1907年,鲁迅在东京与友人筹办《新生》杂志时,就把“立人”、用文艺来“改造现实人生”作为杂志的宗旨.1920年,筹备成立文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10.
主编策划意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策划是高屋建瓴式的总体性把握,是高瞻远瞩式的超前运筹。主编的定位策划、行为策划、人才策划、视觉策划将影响着刊物的形象,主编策划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刊物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郭艳 《科技信息》2008,(34):266-266
茅盾和老舍是20世纪中国文坛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由于二人的早期教育和人生经历不同,在文学创作中,虽同为现实主义作家但表现方法和侧重点却大不相同。茅盾的经典作品《蚀》、《子夜》、《虹》、《林家铺子》表现出他“为人生”主张和“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等;老舍的代表作《二马》、《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则透漏出老舍的“批判”性和偏重对市民社会心理重传统观念剖析的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李孝光佚文佚诗补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作品颇多散佚,近人续有辑佚之作。兹复从诸书辑得佚文7篇,佚诗1 3首,予以校录。其中一些佚作对考论李孝光家世、生平、交游、思想及创作主张极有助益。  相似文献   

13.
五千余言的《老子》,是一篇洋溢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人文智慧的大手笔。他依“道”阐发自己理想的人生观与政治论,希望借此来转换提升社会现实。准此,老子的战争观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4.
李长之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一系列文学批评文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强烈的整算意识。这种整体意识表现在两个层面:就对文本的解读来说,他以作家的情感、精神因素作为桥梁和中介,既发掘作家创作的外部因素:又深入于作品的内部世界,探寻其中的联系,显现了别具一格的批评理路;就批评家的批评指归来说,他又遵循“文化——文艺——教化”的宏阔思路,希冀文学批评能够起到教化人心、振奋民气的作用。这种整体意识表明,李长之决不是一个仅仅就文论文的批评家,文学批评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更加宏阔广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自然人性论为基础的,老子不仅着重在自然秩序中寻找人的存在位置,理解人的本性,而且以自然原则作为人的存在的终极依据和价值归依,把人看作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由此老子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化,反对人的人文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人生的异化,对传统中国人的人生观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于北京风俗的出色描写,是形成老舍作品独特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老舍笔下,满族风俗,老北京的胡同,茶馆、四合院,以及往日的节令习俗一一绘声绘色地再现出来。文学作品的地域色彩是民族特征的生动休现。  相似文献   

17.
苏轼,中国文坛的旷世奇才,一生坎坷多难。在曲折如梦的人生中,他没有沉沦,反而以其达观和智慧显示了自己的绝世才情,在逆境中创作了大量的名篇佳作,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坛首屈一指的地位。本文试从分析苏轼的AQ(逆境商)着手,通过研读苏轼在贬谪时期的作品来探讨苏轼如何在逆境中打造成功人生。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老舍的小说可以被概括为"京味"小说.这种小说不仅以北京市民及其文化作为题材对象,而且着力于从文化心理视角对北京市民生活进行审美开拓,从而将他小说特有的喜剧性幽默与悲剧性、抒情性、世俗性等多种因素融合起来,并以"原味儿"的北京市民白话表现出来,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当然,"京味"小说在老舍小说中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老舍的小说中很难找到新女性(时代女性)形象,这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切入社会人生的方式以及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怀旧情愫所导致的特殊审美心理有关。老舍是一个心态极其矛盾复杂的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