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一维振动理论设计了一种超声振动汽油雾化器,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的超声振动雾化器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对制作的超声振动雾化器样机进行了汽油雾化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该超声振动汽油雾化器的雾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具有中心射流的离心雾化器,有较高的效率,雾化性能良好。本文阐述这种新型雾化器的工作机理,着重讨论中心射流、液体工作压力和雾化器几何尺寸对气涡位置、雾化角及喷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低频超声雾化喷头优化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克服雾化栽培中高频超声雾化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低频超声雾化器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确定了该低频超声雾化器的主要结构尺寸;建立了喷头三维参数化模型及有限单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确定了其工作模态和频率,模态分析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和模态分析的正确性;应用相位多普勒测量(PDPA/PDA)技术对低频超声雾化器雾化效果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体积中径小于5μm的超细雾滴占22.3%,说明其可以产生超细雾滴,基本满足雾化栽培的需要;雾化试验结果还表明该型雾化器具有雾化量大、可靠性高、以及连续工作时间长等特点,是一种在雾化栽培中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雾化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该文探索一种地板表面微量灰尘足迹的微量灰尘显现液新型雾化增强技术,比较与传统的雾化瓶直接雾化微量灰尘显现液显现效果的优劣;方法 使用弥雾雾化器对微量灰尘显现液对不同遗留时间和遗留量的地板表面上灰尘足迹进行增强显现处理,并且对弥雾雾化器与雾化喷瓶雾化微量灰尘显现液增强法进行增强效果比较;结果 微量灰尘显现液经精细雾化喷瓶雾化法直接雾化后,微量灰尘足迹虽然得到增强,灰尘足迹特征容易发生扩散,足迹的检验鉴定价值受到影响;而使用弥雾雾化器对微量灰尘显现液雾化后,地板表面上的灰尘足迹能够有效得倒增强,显现时间约为60S,特征清晰连贯、背景反差明显,足迹纹线颜色;结论 弥雾雾化器雾化75%酒精溴甲酚蓝溶液增强方法,地板表面灰尘足迹能够得到有效增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机械离心雾化器的机理作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中心回流雾化器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气涡真空度对雾化角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具有中心射流的新型雾化器。  相似文献   

6.
气液两相雾化器喷雾噪声频谱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研究了气液两相雾化器在不同气,液相进口压力匹配条件下喷雾所致噪声的频谱特性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借助Malvern粒度仪对雾化粒子尺寸分布的测量结果,定性地分析了喷雾噪声的频谱特征与雾化特性的关系,获得了雾化过程中与雾经机理密切相关的动态信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雾化器在气、液相进口压力相等或相近的条件下将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此时的雾化粒子分布特性可作为代表雾化器特征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卢涛  柯顺利  朱明宽  徐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1):13367-13374
医用压缩雾化器结构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雾化吸入治疗起决定作用。通过流体体积法-离散颗粒法( volume of fluid-discrete particle model,VOF-DPM)的方法,研究了医用压缩雾化器喷嘴结构、气体流速和液体通道宽度等对雾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雾化后液滴的动能和5以下的液滴粒径占比与气体流速成正比;随着液体通道宽度的增加,雾化后液滴的动能会增加,但是5以下的液滴粒径占比会相对减小;使用锥型破碎挡板结构,不仅能提升雾化后液滴的动能,而且能够使5以下的液滴粒径占比相比原来提升5%-7%左右。这些分析结果对后续医用压缩雾化器的性能表征和结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雾化器雾滴飞行时间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雾化器的应用很广泛,就现有的雾化器来说,雾滴飞行时间不够长,雾滴的直径不能达到理想值,影响雾化效果,这一缺点让雾化器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文章推导出雾滴保持时间与雾滴大小的关系式,并通过软件仿真分析,在压强为101.325kPa、温度为20℃的条件下,找到了雾滴直径和保持时间的最佳关系,对于雾化器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医用超声波雾化器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系统采用了智能检测、自动控制、CAN总线传输和嵌入式技术。利用高性能的MXT80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超声波雾化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适应于医疗系统的高稳定、低功耗医用超声波雾化仪器。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软硬件设计。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可靠稳定,雾化量能智能调节,具有很广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双环缝喷射共沉积SiC颗粒的捕获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坩埚移动式喷射共沉积装置及其双环缝复合雾化器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坯件,研究了过程中增强颗粒的捕获机制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双环缝复合雾化器所引入的SiC颗粒捕获率较高,分布均匀;增强颗粒主要在雾化初时阶段被雾化液滴所捕获,而沉积坯表面因基本呈固相且温度较低,对SiC颗粒的直接捕获效果不明显;沉积坯快冷凝固界面前沿捕获对SiC颗粒的分布影响不大,SiC颗粒在沉积坯中的最终分布主要取决于由雾化液滴对增强颗粒的捕获,特别决定于SiC颗粒在单个雾化颗粒内部及空间雾化颗粒群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提升管反应器中催化裂化与热裂化反应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工业提升管中的催化裂化和热裂化反应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考察了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和热裂化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催化裂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缩短反应停留时间和提高剂油比可有效抑制提升管反应器中热裂化反应的发生,提高轻质油收率;提高反应温度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轻质油收率,但反应温度过高会使热裂化反应加剧,从而使产物分布变差;当采用高温、大剂油比操作时,缩短反应时间,尽量消除提升管反应后期的热裂化反应,是改善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对渣油催化裂化的反应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原料中随渣油掺入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过程中热裂化成分增大,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减少,产品的安定性下降。因此,渣油催化裂化宜采用短接触时间和快速油气分离技术。渣油和减压馏分油在混炼过程中,原料之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各自保持原有的生焦能力,这为炼油厂掺炼渣油时预测焦炭产率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反和流化床评价装置对汽油催化裂化脱硫催化剂的性能及其对汽油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汽油催化裂化脱硫的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裂化脱硫活性和硫化物裂化选择性 ,在保证汽油较少裂化的情况下 ,可脱除 5 0 %以上的硫化物。此外 ,汽油经裂化脱硫后 ,烯烃含量降低 ,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增加 ,汽油的辛烷值增加 1.2以上  相似文献   

14.
载体特性对催化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常用载体的孔结构、酸性特点和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胶溶双铝载体和高岭土原位晶化载体具有适合制备重油FCC催化剂的条件.将胶溶双铝载体和高岭土原位晶化载体分别制备成FCC催化剂,采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对其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表明采用原位晶化载体制备的FCC催化剂具有更好的重油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异丙苯和正十六烷裂解两种特征探针反应对空气中焙烧脱铝、酸洗脱铝与脱铝-再铝化的β沸石样品的活性进行表征,并与正丁胺滴定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关于β沸石的酸性及其与催化活性相关联的认识。对正十六烷裂解反应和异丙苯裂解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证明正十六烷裂解是较易进行的、较快的反应,所需催化剂的酸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在催化裂化过程中进行汽油催化脱硫的技术路线 ,研制出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催化剂DS Z3。以减压蜡油为原料 ,在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不管是作为催化裂化催化剂单独使用 ,还是与普通的FCC催化剂混合使用 ,都具有明显的脱硫效果 ,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汽油和C3 +C4的收率。此外 ,使用催化裂化脱硫催化剂DS Z3还可以使汽油在烯烃含量下降的同时 ,辛烷值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以克拉玛依焦化蜡油为原料,考察了常规单段操作条件(反应温度、剂油比和停留时间)对焦化蜡油催化裂化转化性能的影响及相同转化率下焦化蜡油单段和两段反应产物分布的变化,同时,还对比考察了焦化蜡油、减压蜡油单独进料和混合进料单段反应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单段催化裂化技术相比,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在焦化蜡油催化裂化转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相同转化率下,在大幅度提高轻油收率和液收的同时,还会明显降低干气收率。此外,整体来看焦化蜡油、减压蜡油单独进料要明显优于混合进料。  相似文献   

18.
催化裂化四机组的正常连续运转是保证装置合理经济运行的关键,其中烟气轮机的效率下降情况需要定期标定.本文利用功率平衡方程,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现场标定方法,并针对某炼厂运行的四机组进行了核算,证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精确度,可用于四机组运行中各单机功率的平衡计算.指出影响四机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操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再生器操作压力和烟气入口温度.烟气轮机没有必要年年标定,通常的做法是第三年同一时间标定,标定后和标定前功率之比即为功率下降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的热载体C,Al2O3以及上述载体添加催化活性组份Ni时在微波加热与普通电炉加热的条件下对焦油模型化合物甲苯进行裂解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加热方式、催化活性组份与不同热载体对甲苯裂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与普通加热相比,对甲苯的裂解无明显影响,但对积C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甲苯的进料浓度为4.86~5.80 g/Nm3,空时为0.124~0.125 s,对不同床料微波加热时裂解率为26.24%~55%,而对于普通加热时,在650℃下,与微波相同的床料下普通加热的裂解率为66.02%~100%;催化活性中心体Ni对其载体有明显催化选择性;甲苯在裂解的同时,有少部分甲苯向芳香族程度增加方向进行了转化。  相似文献   

20.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在渣油裂化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散型催化剂和供氢剂对辽河减压渣油热裂化反应、临氢热裂化反应以及加氢裂化反应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分散型催化剂、供氢剂在单独或共用时对渣油裂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辽河减压渣油改质中生焦量和渣油转化率的关系与具体的加工过程有关。在同样的生焦量下 ,渣油转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 :高氢压催化供氢过程、低氢压催化供氢过程、高氢压催化过程、低氢压催化过程、临氢供氢过程、临氢过程、临氮供氢过程、临氮过程。渣油临氮裂化中 ,供氢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渣油生焦和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既可促进渣油裂化 ,又可作为结焦的晶种使渣油体系提前分相 ,生焦量急剧增加 ,同时对渣油中的供氢剂脱氢有促进作用。在临氢热裂化反应中 ,氢气的参与使渣油的裂化反应和生焦反应受到抑制 ,但氢气对生焦反应的抑制能力远大于对裂化反应的抑制能力。在催化加氢裂化过程中 ,分散型催化剂极大地抑制了生焦反应。分散型催化剂和供氢剂共用可使催化剂的活性有所提高。添加供氢剂后 ,裂化产物中VGO的收率增加 ,生焦量减少 ,而渣油转化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