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北省城市规模分布及其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形理论,测算出湖北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数,其分维值表明湖北省城市规模趋于均分布,但不同地域城市规模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演变进程是不一致的,在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湖北省城市规模演变的垂直与水平扩展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投资水平和城市发展政策两大要素,特别是城市发展政策要素对城市规模分布影响是突出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是城市等级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一区域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有助于认识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运用统计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线性回归拟合,发现山西省城市规模呈位序型分布,但却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在深入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过渡带地区城市空间扩展在不同历史时期主导因素不同,以处在农牧交错带的张家口为例,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和历史资料,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张家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确定了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并提出影响城市空间扩张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张家口城市增长极经历了由上堡-下堡-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的迁移过程;城市面积从1975年到2013年扩大了5倍,其中尤以2004年以来扩张速率最快;空间扩展的方向以南为主;城市空间集中在700~800 m高程带上,并由早期的向城区周围的高地发展转向为2004年以来的向城南的洋河谷地蔓延.过渡带两侧所固有的区域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利用空间获取利益的方式,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在边疆不稳定时期,过渡带特殊的地形条件符合域内首位城市军事防御的需要,催生了城的落地;异样的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农耕区和游牧区产生了商品交换的需求,催化了市区的发展;交通方式的改善加速了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加快了城市的生长;而政策的融通与否成为人口集散的的政治基础,影响着城市的兴衰.今后,过渡带城市对于生态要素有效流通的媒介作用将更为凸显,成为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城市用地规模扩展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环境改善是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通过对影响徐州市城市用地扩张的因素分析,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城市用地规模扩展的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判断其城市用地扩展的合理性,并对徐州城市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描述--以山东半岛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形理论是一种从自然或社会现象本身出发研究其内部规律的理论方法,优于传统研究方法对复杂现象进行的简化抽象,更接近于实际.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可以用分形理论来解释其分布的均衡程度及特点,并进一步为区域城市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山东半岛为研究案例,利用分形理论的分维测算方法对城市规模分布进行描述,发现其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均衡。首位城市不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今后应进一步突出大城市的首位作用,稳中有升地发展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6.
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县级以上城镇的演变规律,得到结论:(1)从时间的角度观察广西城镇规模和数量的变化,在研究期间内,特大城市没有变化;大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有明显增长;中等城市的数量增长明显,规模增长不明显;小城市增长不明显.(2)从时间的角度检验广西城镇的位序-规模:在研究期间内,广西城镇体系首先经历了位次型分布模式,再到首位型分布模式的转变过程.研究初期的1997-2003年属于位次型,表示在这期间小城市比大城市的发展明显,城市位次型特征较强.研究后期的2003-2008年属于首位型,表示在这期间中大城市发展占主导地位,小城市发展不明显,城市首位型特征较强.(3)1997-2008年期间内,广西的城镇体系的增长基本为平行式的增长,城市规模分布比较稳定,各种规模的城市增长率也基本相似.(4)从空间的角度观察广西城镇规模的分布,研究期间内广西城镇规模分布基本呈"集中→低水平均衡→集中"的变化路径.研究初期广西城镇规模分布不均衡,再转为低水平均衡,最后分布集中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形的福建省城市规模分布动态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分形理论研究福建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自相似性质和特征,借助分维及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度指数分析福建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演化的动态特征,运用R/S分析方法对城市体系演化趋势作出预测,结果显示福建省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论述了分维值上升的利弊,并根据分形优化原理提出改善福建省城市等级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城市空间则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人类活动和城市发展的轨迹.以长沙近现代城市空间演变为例,探讨我国内陆中心城市空间演变所呈现出的特征与影响因素,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扩展与房地产业开发关系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南宁市房地产业发展特点和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探讨房地产业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方法 运用城市空间发展理论和产业经济学比较研究房地产发展不同阶段的城市空间扩展情况,探讨二间关系。结果 南宁中心城市空间正处于规模扩张阶段;政策和城市规划同时对房地产和城市空间产生影响;房地产开发与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基本一致,并能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结论 应该整合二关系,促进房地产发展,带动和引导城市空间扩展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选择正确的城市扩展方向,为房地产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种基于空间的逻辑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和预测城市扩展,这种模型利用空间滤波对因子进行空间平滑得出"隐含变量",从而把原始变量变换为没有空间相关的新变量.利用该模型对新堡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比普通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曲线下面积从0.74提高到0.84.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刻画山东省城市规模分布特点,以市区非农业人口作为城市规模的特征量,选取山东省建制城市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首位度指数、帕雷托模型、基尼指数,借助ArcGIS 9.3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规模分布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规模城市数量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城市规模分布集中性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2)首位城市垄断功能较弱但趋于增强,中间位序城市比较发育,且分布均衡,规模结构差别趋于增强;3)城市体系的结构容量在不断增大;4)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4个城镇化地域单元互动发展的格局逐渐清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城市体系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67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在空间上呈不均匀分布特征,究其成因,是各驱动力的综合影响结果,因此为了探明不同影响因素对湖北省非遗空间分布形成的作用,该文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2大方面,具体分为地形、河流、文化、经济4个子方面对其进行剖析.研究表明:1)地势对非遗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平原—台地单元的促进作用和山地—丘陵单元的保护作用上,由此导致平原—台地型非遗分布范围广泛、传播距离远,而山地—丘陵型非遗则正好相反;2)湖北省非遗普遍具有亲水性,各类非遗到河流的平均距离均小于10 km.河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影响人类定居地点和出行方式上,由此导致非遗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3)荆楚文化中的楚国历史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和江城武汉文化对湖北省非遗的产生与分布作用最显著;4)经济集聚效应是影响非遗产生、空间分布、流动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湖北省非遗的集聚中心随着历史上的经济文化中心迁移而迁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新型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方法,利用1988~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湖北省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因素对湖北省的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湖北省的进出口水平不平衡,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影响.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分别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高校扩招后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扩招后湖北省20所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湖北省高校的体育师资队伍与国家现实需要极不相符,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高级职称的教师年龄偏高、学历层次偏低、外语水平较低、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弱、中青年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湖北省17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湖北省体育术科统考改革进行分析。结果认为,1977年至今,湖北省体育术科统考在考试内容、评分标准、考试时间、考点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考试内容趋于合理,但在评分标准、考试时间、考点设置、考试规则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难以体现科学、合理、公平竞争原则。最后对湖北省体育术科统考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蝶类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蝶类调查及收集相关学者的研究报告,已知湖北省有蝶类478种,隶属于12科198属,湖北省新记录93种;蝶类分布研究表明湖北省以鄂西南山区资源较丰富,占全省蝶类总数的82.2%,而鄂西北山区及江汉平原蝶类较少,这可能与湖北省的地形和植被分布以及调查不够深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