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覆盖了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一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随着世界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已经把经济的发展,人类未来的希望转向海洋。由于海洋的特殊自然环境条件,如水深、浪大、缺氧、黑暗、低温,以及海潮风暴等严酷条件,给海洋研究和开发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发展海洋产业首先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海洋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技术,几乎涉及当代全部科学技术领域,包括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水声技术、遥感技术、深潜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等。几年来,我国沿海海洋  相似文献   

2.
正海洋科技水平是沿海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海洋孕育着人类经济的繁荣,见证着社会的进步,承载着文明的延续。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与之相伴的海洋科技实力较量得到最大化显现。大量事实表明,海洋科技已进入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依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系统良  相似文献   

3.
<正>海洋秩序是国际秩序的一部分,海洋安全秩序也是国际安全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海洋秩序主要是指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处理国家之间海洋关系的原则、准则、规范以及由此形成的海洋权益结构和安排。它建立在世界大国海洋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在内的海洋综合实力基础之上。国际海洋秩序的演进体现着国际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也体现着国际秩序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领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科学神殿,同时又是一个深不可测、浩瀚无际的聚宝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宏大得不可估量。目前科学家在这个领域的工作状态如同小蚂蚁在啃大骨头,科学家正一步步探索着这座神秘的宫殿,一点点啃噬着这块可造福于人类的宝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正是这个领域的旗帜性人物。  相似文献   

5.
李璐 《科技咨询导报》2007,(33):153-153
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世界对海洋石油寄予厚望。而陆地能源的消耗殆尽为海洋石油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由于浅水油气产量的下降、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及深水油气田平均储量规模巨大,吸引着许多公司都竞相涉足深海石油,展示了世界海洋石油工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能源利用方面的需求,我们逐渐进入了海洋探测和应用的领域,由于海洋的历史久远,开发技术发展历史比较多,故海洋领域内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传统的开发和利用也仅限于表面层次的应用和研究,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使我们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在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中多次波的影响一直是海洋勘探领域的一项难题,该文就海底浅层地层剖面多次波压制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在具体应用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1999,(3)
1978年初春,刚刚20岁出头的施平怀揣着山东海洋学院(现为青岛海洋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离开了家乡福建省平潭县的一个小海岛。他独自一人跨海登上了北上的列车。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出省,去遥远而陌生的海滨城市青岛读书。从此,他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随后,在他的人生轨迹上闪烁起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亮点。由于施平在海洋物理和海洋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他在海洋科技界声望日高,成为中国科学院著名的海洋遥感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被誉为我国海洋科技领域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在肿瘤治疗及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又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天然药源。由于海洋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将成为海洋的世纪。 在5.1亿平方公里地球总面积中,海洋占71%。  相似文献   

9.
奇云 《青年科学》2010,(12):20-21
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我们的未知世界,那么对于海洋,我们同样知之甚少。海洋中除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外,据说在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仍有生命存在。伴随着人类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的进程,深海载人潜水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领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科学神殿。同时又是一个深不可测、浩瀚无际的聚宝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宏大得不可估量。 目前科学家在这个领域的工作状态如同小蚂蚁在啃大骨头,科学家正一步步探索着这座神秘的宫殿,一点点啃噬着这块可造福于人类的宝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正是这个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13,(2):96
脊椎动物的出现,是进化史上飞跃性的进步,水中的生命由此逐步走向陆地生活。从最早的脊椎动物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再到哺乳类,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在占地球表面积约70%的海洋中,生存着数量庞大的脊椎动物类群。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这些海洋脊椎动物的外形和结构更趋近于鱼类,身体的功能器官也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鲸和海豹为代表的脊椎动物,是如何重新适应在海洋中生活的?它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到底是进化的必然,还是偶然?本书以精美的标本图片,"自内而外"地展现了一个前所未知的海洋世界。海洋脊椎动物的  相似文献   

12.
海洋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又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天然药源。由于海洋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一世纪将成为海洋的世纪。  相似文献   

13.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性国防地位。海洋事业的发达程度不仅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地位的标志。海洋腐蚀问题是海洋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威胁之一。海洋环境是一种复杂的腐蚀  相似文献   

14.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最后的边疆,大海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随着地球上人类的繁衍生息,陆地资源的消耗,向大海索取能源、食物和矿产,已成为今天人类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海洋和大气热量的交换,影响着地球上气象的变化,所谓“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由于东南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地球上大气环流发生变化而产生,因此,监测海洋水文、气象的变化,也已是当今地球上气象预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海洋科学新书《海洋与全球环境》由中国海洋学会组织编写,杨文鹤主编,李允武、杜碧兰副主编,范元炳编著。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杨文鹤在前言中说,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大气、海水、生物和岩石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场所。它不但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也是地球气候的调节器。由于海水热容量大,透明度高,使得海洋成为地球上贮存太阳热辐射的一个巨大仓库。由于海陆之间和不同海域之间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在海气相互作用下,就会引起大气层的垂直和水平运动;而海洋内部热量的不断积累,也使得海水产生了垂直和水平运动。这种运动的结果,不但交换了海洋海水的热容量,也调节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产业平稳发展的同时,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洋发展目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及海洋科技进步而产生发展的,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点。本文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分析为着眼点,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以此为基础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需求条件,最后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大陆架的定义及意义大陆架是人们最早研究的海底部分,早期人们是由于航海和渔业的需要;几十年来,由于海底矿产资源的发现(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以及海洋渔业和海洋航运的发展,因而开展了大规模的大陆架的调查研究;十多年来,随着国际间围绕着领海权及海底矿产资源所属权斗争的尖锐化,大陆架的问题更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8.
广袤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多采的物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扩大和深化,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认识长河。这条长河不是笔直的,它充满着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斗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类认识和开发海洋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在海洋科学研究中更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人口膨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国都把海洋作为扩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方向。新技术革命的不断酝酿和高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让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当前,基础海洋科学、应用海洋科学、海洋高新技术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海洋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科技的进步正引领着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国内似乎对海洋秩序有较大误解,通常认为海洋秩序就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但实际上,我们恐怕不能笼统地谈这个话题。二战结束后,国际海洋秩序逐渐出现了分化,即海洋政治经济秩序和海洋安全秩序的发展有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范式或路径。由于复合相互依存的作用,武力的作用下降,中小国家集团的影响力上升,海洋强国已经无法左右国际海洋秩序特别是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