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潜流型人工湿地的脲酶活性分布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考察了潜流型人工湿地中脲酶活性的分布特性,分析了脲酶分布与湿地植物、微生物状态及污水处理效果间的关系,揭示了潜流湿地的脱氮机制.结果表明:潜流湿地中含氮污染物的去除以生物降解为主要途径,脲酶活性与TN去除率显著相关;各潜流湿地中,有植物湿地脲酶活性高于空白湿地,芦苇湿地高于美人蕉湿地,垂直流湿地与水平流湿地无明显差异;潜流湿地的脲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紧密相关;湿地各层的脲酶活性均沿程下降,中、上层明显高于下层;植物根系分泌物直接影响脲酶活性,使其由根面至非根区递减.芦苇根际脲酶活性高于美人蕉,新生根根际明显高于老根;潜流湿地脲酶活性受温度变化影响,低温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使湿地脲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潜流人工湿地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和良好的污染物处理效率,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湿地运行方式因能通过调节湿地内部溶解氧(DO)质量浓度与分布而影响其脱氮效率,在实际运行中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了潜流人工湿地连续和间歇运行方式下湿地床内DO质量浓度的变化,对比分析了其运行效果及湿地植物根系在两种运行方式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连续运行条件下湿地床内植物根系泌氧较少,湿地床后端DO质量浓度基本保持在0.1mg/L以下;间歇运行方式更能有效促使植物根系向下延伸与周边扩展,提升了整个湿地床内的DO质量浓度,使两级湿地床内的DO质量浓度都保持在0.2mg/L以上;间歇运行方式下出水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率由连续运行下的45.6%,46.1%分别提高到57.8%,62.9%.  相似文献   

3.
闽江口湿地主要土壤-植物系统硒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闽江河口湿地的5种典型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土壤-植物系统中,土壤硒的质量比为0.137~0.437 mg.kg-1.各湿地植物土壤的不同层次,其硒的质量比的垂直分布无明显的规律性;各湿地植物土壤的硒的质量比与土壤全磷的相关性较强,而受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较弱.不同的湿地植物及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硒的质量比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植物中,根、枝或茎的硒质量比大于叶.植物各部位对土壤中硒的富集能力,表现根大于枝或茎大于叶,但富集系数均小于0.5.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人工湿地对有机农药的去除效果,选取有机农药烟嘧磺隆为研究对象,考查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对烟嘧磺隆的去除能力,并考察了人工湿地中植物和填料对烟嘧磺隆的去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人工湿地对烟嘧磺隆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在相同条件下,水平流人工湿地对烟嘧磺隆的去除效果优于垂直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植物对烟嘧磺隆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且植物根系起主要作用,菖蒲对烟嘧磺隆的耐受性高于水葱;湿地填料对烟嘧磺隆具有吸附作用,其中沸石和砾石对烟嘧磺隆的吸附程度高于钢渣.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瓦房店生活垃圾填埋场人造湿地中的芦苇、野大豆、水稻、酸模和艾草等主要植物及土壤进行研究,测定植物覆盖度、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粒径组成、不同粒径和不同区土壤氮和碳含量,确定环境适应能力强、覆盖度高、根系发达和含氮量低的植物,作为人造湿地建成初期重点栽培的湿地植物,以便待湿地维护调理成熟后,将其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分析湿地未处理污水的土壤相关性状,为污水处理方案的设计提供参数。结果表明,① 酸模、芦苇和艾草的覆盖度、茎叶和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植物(P<0.05);② 0~0.2、0.2~0.9和0.9~4.0mm粒径土壤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9%、19.00%和36.18%;③ 0.9~4.0mm粒径土壤氮和碳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种粒径土壤(P<0.05);④ 芦苇区土壤氮和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土壤(P<0.05)。由此得出结论,酸模、芦苇和艾草可作为人造湿地处理污水的主要植物;0.9~4.0mm粒径土壤应是该湿地基质中用于处理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芦苇对土壤中氮和碳的吸收量不高,应与相关植物混种,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九段沙中沙湿地植物磷元素的分布积累与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九段沙中沙湿地海三棱草、互花米草和芦苇3种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的植物各构件中磷(P)的分布、积累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湿地植物中磷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大小排序为:海三棱草>芦苇>互花米草.磷在不同植物相同构件中的含量分布亦不同.3种湿地植物磷含量的季节动态规律有相似性,即随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磷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茎秆中磷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根中磷含量下降幅度最小.3种湿地植物磷含量的动态变化也存在差异,海三棱草各构件磷含量波动次数较少,互花米草和芦苇各构件磷含量波动次数则较多.植物中磷含量变化与土壤和地表水中相应元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3种湿地植物均显示生长初期植物与土壤和地表水中磷含量的关联较小,3种植物最大关联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这表明不同植物吸收土壤与地表水中磷元素的最佳时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陕西黄河湿地芦苇为对象,通过羟胺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芦苇不同组织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芦苇的根、茎、叶中超氧阴离子产生的速率不同,且存在一定的差距。根的产生速率最快,茎的次之,叶的最慢,根与叶之间的速率相差较大。芦苇的根、茎、叶中丙二醛的含量明显不同,叶含量最多,其次是根,最少是茎。通过测定芦苇不同组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以期为陕西黄河湿地芦苇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植物根系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旱伞草、芦苇、灯芯草、美人蕉4种不同根系特征的植物,通过控制分蘖数并借助反应器理论研究植物根系对基质水力条件及水质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分蘖数的增加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描述,无论初始栽种密度是多少,若不加以控制,植物生物量都会扩大到湿地所能容纳的最大密度.植物分蘖与根系发育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芦苇和灯芯草相关性较好,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93~1.00之间.美人蕉和旱伞草的相关性不高,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43~0.69之间.植物根系向下穿透基质的时候,一方面可起到一定的疏通作用,使基质孔隙率提高3%~44%;另一方面则会在穿透过程中产生横向的压力,起到使基质断面孔隙大小均一化的作用,使Peelet准数提高6%~90%.没有发现水质净化与分蘖数(地上植株重量)以及根系体积的规律性关系.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不大,可以起到一定的但非决定性的防堵塞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一年生“嘎拉”苹果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Hoagland营养液进行分根培养,通过向一侧根或者两侧根培养液加入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实现半根水分胁迫和全根水分胁迫,与仅含营养液的对照进行比较,模拟研究了定位灌溉条件下苹果组培苗叶片和根系中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及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胁迫后第2-7d,全根水分胁迫显著增加了根系和叶片中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量并导致SOD活性加强;半根水分胁迫对胁迫根系和叶片中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量及SOD活性的影响小于全根水分胁迫,但半根水分胁迫对非胁迫根中的超氧了阴离子的产生量及SOD活性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全根水分胁迫显著降低源叶的净光合效率,且这种影响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但半根水分胁迫对源叶的净光合效率不存在显著的影响。通过对叶片中超氧自由基产生量和净光合作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中超氧自由基产生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低温域湿地植物根际氮转化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温条件下(0 ~15℃),对菖蒲、芦苇、香蒲等10种湿地植物根际土壤的氮转化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植物根际氨化、反硝化作用强度随温度下降而逐渐降低,硝化作用强度在10℃左右出现大幅下降;低温域植物根际反硝化作用强度明显高于硝化作用强度;植物种类对根际土壤氨化、硝化作用强度影响较大,其中香蒲氨化作用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个木虱科一新属五新种(同翅目:木虱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我国个木虱科一新属五新种,它们是:肖个木虱属Triozidus gen.n.,五加肖个木虱Triozidus acantho panaicis(属模式种)、白桦肖个木虱T.betulus、杭州肖个木虱T.hangzhouicus、黄盾肖个木虱T.flaviscutatus和棒突肖个木虱T.fustiformis spp.n.  相似文献   

12.
大花萱草不同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大花萱草新品种"baltimore oriole”的叶片、根段、茎尖、花茎、花托、花瓣和子房7种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外植体诱导从生芽效果最好,不受时间限制,但是污染率很高,且损坏花苗;花茎、花托、花瓣和子房取材受时间限制,花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花托、子房愈伤组织诱导率较低,花瓣难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叶片和根段取材方便但是难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从茎尖和花茎诱导出的丛生芽及愈伤组织,转入继代培养基后获得了新生芽,而花托和子房诱导的愈伤组织干枯死亡.因此,大花萱草较适宜的外植体材料为茎尖和花茎.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福建省武夷山的迷蚜蝇属一新种:黑腹迷蚜蝇Milesia nigriventr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农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A number of specimens recently collected from the Early Permian Shanxi Formation of Wuda, Inner Mongolia demonstrate that the leafy shoot and strobilus of Tingia unita sp. nov. are both sprouting from a common stem, and consequentl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plant mor- phology of this enigmatic taxon of the Cathaysian flora. The strobili are cylinder-like, 1.7-2.5 cm in diameter and over 20 cm in length, with a basal stalk 7―8 mm in width and about 7 cm long. Sporophylls are verticillate, with approximately 8-10 in a whorl. On the adaxial side of each sporophyll a sporangium is attached. The strobilus is heterosporous and the microspores are of the Punctatisporites type. Large leaves vary from linear to oblong with entire lateral margins but are slightly lobed at the apex. Small leaves are generally the same as the large leaves but much narrower. The whole plant is probably a small arborescent tree with leafy shoots and strobili forming a crown, rather than a water plant with larger leaves fl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as previously understood. Features of the new species are in favor of the close affinity between Tingia Halle and Noeg- gerathiales, and accordingly the affinity of Noeg- gerathiales to Progymnospermophyta.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医学图像信息相对集中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DWT/DCT的医学图像感兴趣区域压缩方法:对图像感兴趣区域(ROI)采用DWT变换;对背景区(BG)采用DCT变换。既保证了医学图像的高效压缩,又使得压缩后的医学图像不会因重要信息的丢失而影响医学诊断。  相似文献   

16.
对三峡库区嘉陵江江岸植被的12种优势须根系草本植物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作用,并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各种植物根系的形态学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种须根系植物对土壤抗冲性均有显著的增强效应,不同植物种对于土壤抗冲性增强的贡献大小不同,贡献大小与根系特征密切相关.建立了各种植物对土壤抗冲性增强值与根系生物量及形态学指标之间的回归关系,推荐了几种适用于江岸稳定和水土保持控制的具有推广价值的高土壤固持能力的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17.
报导宜兴陆生等足目共6种,分别隶属4个科、5个属,其中三刺湖蟑螂Ligidiumtrispinosussp.nov.和列齿鼠妇Porcellioseeratussp.nov.两种为新种,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8.
金边瑞香茎尖0.2~0.25mm长小叶原基1~2个在MS6-BA 0.05~0.4 mg/L与NAA、IAA、IBA 0.05~0.2 mg/L培养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6-BA0.05~0.2 mg/L与IBA0.05~0.1 mg/L组合培养的微茎尖成苗率最高.茎尖在6-BA0.05mg/L+IBA0.05mg/L...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北部沿海头足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描述北部湾北部沿岸头足类的种类组成,资源分布和季节变化。本海区头足类共有18种,隶属于2目4科7属。在一周年调查中,拖捕到的头足类占渔获量的11.2%;其中8月份头足类的渔获量最高,估计此时头足类的资源量有1794吨,1月份最低,资源量仅有171吨。头足类各类群周年的渔获量以枪乌贼的比例最大,占69.6%;乌贼占30.1%;章鱼仅占0.3%。枪乌贼的繁殖期6~10月份。调查结果表明,头足类资源是北部湾北部沿岸渔业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过路黄克隆生长对光照强度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遮阳网产生光照梯度,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克隆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匍匐茎节间长度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遮荫明显增加过路黄的分枝角度,分枝强度没有对光强发生显著反应.遮荫使叶柄变长,而根长则变短.2)随光照强度的减弱,叶柄生物量逐渐增大;遮荫降低了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根生物量比和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3)在遮荫条件下,一级匍匐茎基部分株的叶生物量和分株总生物量显著大于顶部分株,而根冠比则相反.根的生物量在各分株间无显著差异.在不遮荫条件下,仅匍匐茎基部分株的叶生物量大于顶部分株,其它的生物量指标在各分株间无显著差异.在分株水平,分株的根冠比不受光强的影响.总之,过路黄的克隆生长在基株和分株水平都对光强作出了明显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具有等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