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享经济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映现出的新型商业模式,正在加快驱动组织形态、资产权属、就业模式和消费方式的革新。本研究采用SEM实证检验了共享经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战略与创造共享价值对绩效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B2P与P2P模型中价值网络、创新战略、战略资源对社会价值一致性有积极影响。(2)B2P与P2P模型中关键时刻、创新战略、战略资源、价值网络对信息共享价值具有积极影响。(3)社会价值一致性会对信息共享价值产生了积极影响。社会价值一致性与信息共享价值在B2P与P2P模型中均对参与价值有积极影响并通过参与价值对企业绩效造成了积极影响。该研究结果为我国企业提升企业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管理者认知、双元创新以及企业绩效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回顾和梳理,以\"认知→行为→绩效\"为研究范式,探讨管理者认知、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理论模型.以江浙沪地区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和AMOS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管理者认知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管理者认知对探索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以公益组织的最终社会效果为指向,对社会价值创造的概念内涵和边界进行界定,建立了公益组织社会绩效的评估基准,进而开发了一个基于社会价值创造的公益组织社会绩效评估方法,并以一个现实中运作的公益组织为例,对该方法的应用流程进行说明.运用该评估方法可以测量和比较不同社会经济及制度背景下、不同类型的社会干预项目的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高污染、高排放和资源高消耗的环境能源问题,使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企业作为维护社会绿色发展的主要成员之一,应当率先履行其相应的环境保护义务,但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企业需要在环境管理上加大投入,这可能导致企业最终无法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沪深两市A股在2010~2016年社会责报告中所披露的在环保和污染费用投入方面比较典型的重污染企业作为样本,着重分析了环境绩效、绿色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企业环境绩效对企业价值存在负向引导作用;(2)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可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3)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会削弱环境绩效与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4)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这种抑制性关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迭代创新视角,通过构建互动能力、知识共创与迭代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对237家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互动能力和知识共创均对迭代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创在互动能力和迭代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迭代创新的相关研究,弥补了互动能力与迭代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足,为企业加强用户合作、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实施高管激励制度的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选取2018—2020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管激励、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从高管人力资本的视角,探究其对三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认为,高管激励中的薪酬与股权激励均能够对企业绩效起到促进作用;创新投入在短期内对企业绩效存在负向影响;高管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在高管激励、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建议制造业企业通过推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适当提高高管持股比例、合理确定创新投入和重视高管人力资本等措施,促进企业绩效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基于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理论,讨论旅游目的地创新环境、旅游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三者的关系.通过对平遥古城内175家旅游企业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竞合氛围环境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不仅有显著的影响,还通过中介作用影响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其中,竞合氛围环境通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影响,该结论为旅游目的地创新环境的重要性提供佐证,也为目的地营造和改善创新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创新作为企业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要想通过创新战略实现产品创新以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追求创新绩效的优化.本研究采用SEM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以成都市136家中小型风险企业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新战略与企业特征契合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战略与社会网络契合度越高,企业创新绩效越高;(2)创新战略与管理控制体系的契合度越高,创新绩效越高;(3)创新战略与创新文化之间的契合度越高,创新绩效越高.该研究结果对我国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院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迭代式的软件开发过程、将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迭代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把软件工程教学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三次迭代)来实现,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递进的教学目标,以实现学生软件工程知识和能力进化式增长。实践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的不足,降低了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EVA方法现已成为美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富有竞争力的资本运作绩效评价指标,EVA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文章旨在从价值创造的角度介绍EVA,把EVA的价值驱动要素分成了"财务驱动要素"和"非财务驱动要素"两部分,并把EVA、杜邦分析、平衡记分卡三种管理理论进行了整合。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评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对沪市工业类95家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往往以会计利润为衡量标准,但它存在较大的缺陷,本文通过应用国际较先进的经济增加值指标来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作一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2.
设计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英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5):40-42
设计价值是体现在设计成果里的社会劳动,其构成元素的个性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评价设计的好坏程度,有效地提高设计水平,都完全基于设计价值表现的五大基点:基本构成、创造性、表现性、适时性、时代性。面对设计的发展,已不是限于设计表象而评价设计,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五个大基点,能从设计价值的构成本质上正确把握设计内涵和提升设计水平,这是今后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信息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孵化服务信息研究背景和必要性,阐述了创业信息服务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HU Xiao-guang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8,(Z1)
与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相比,EVA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利润。通过建立基于EVA的考核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EVA奖励基金和EVA奖金银行,建立EVA的杠杆股票期权制度,构建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此外,我国企业在应用EVA时,应考虑到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以及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有关部门也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会计调整目标准则及资本成本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2008~2010年度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公司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高管薪酬与各个层面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不同阶段高管薪酬契约设计中的业绩标准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初创期和成长期公司偏好传统的净资产报酬率和股票市价,倾向于采用财务模式和市场模式双重层面的业绩标准;成熟期公司偏好股票市价,选择市场模式业绩标准;衰退期公司只关注成本降低率,采用财务模式业绩标准.同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忽略了价值模式业绩标准,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7)
以2008~2010年度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公司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高管薪酬与各个层面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不同阶段高管薪酬契约设计中的业绩标准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初创期和成长期公司偏好传统的净资产报酬率和股票市价,倾向于采用财务模式和市场模式双重层面的业绩标准;成熟期公司偏好股票市价,选择市场模式业绩标准;衰退期公司只关注成本降低率,采用财务模式业绩标准.同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忽略了价值模式业绩标准,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7.
赖俊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4):64-68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研究和分析产品伤害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必须考虑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因素。消费者的因素没有正确处理,必然会导致其改变对企业的认识,产生不良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通过对消费者感知风险若干因素的分析,探寻在产品伤害危机时如何降低消费者对企业的影响,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伤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曾学志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186-187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所采用。简单地介绍了企业业绩评价工具,提出了企业选用业绩评价管理工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EVA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角度,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利用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财务效益指标EVA为核心,结合因子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技术,分别对单个企业当期财务效益、行业与行业间综合绩效、行业内企业间基于未来EVA增加值的投资价值,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没能考虑国有资产成本的问题,提出应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适合自己的EVA管理机制,保护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并针对后两个层面的分析,进一步总结所研究行业和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投资和监管决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