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利用各大网站的普查数据,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关税这一变量,从而探究关税对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采用最新数据,通过建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关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再以此为基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税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以及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税的增加收取对增强区域间贸易有负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项目的推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为全面准确地分析中国能源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的影响,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划分为六大板块,并在每个板块中各选出一个代表国家,然后运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Multiregional Input Output Model,MRIO)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投资对东道国各部门的总产出完全拉动量、增加值拉动量、二氧化碳排放拉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相较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而言,能源投资给沿线国家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更为可观,且经济和环境的成本收益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异质性.其中,对俄罗斯的能源投资效率较高,而印度尼西亚的成本收益值则较小.本研究可以为客观地评估我国能源投资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成本,促进能源投资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公平性偏好"对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的影响机制,采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数据构建贸易合作网络,以拉宾模型为基础建立网络博弈的理论模型,并用仿真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认为:国家认知的公平感对"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存在影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策略在"一带一路"的贸易合作中不是一个优势策略;对"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贸易网络中邻居节点给予的奖励以及网络中合作的社会舆论压力.  相似文献   

4.
在技术异质性假定下,将能源和碳排放纳入到绿色生产率测算体系中,采用Meta-frontier-GML指数测度了2003—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分解,最后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为0. 53%,其中技术追赶、技术创新、技术领先等效应依次为0. 42%、0. 63%和0. 01%,三者总体对其贡献较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领跑者"为独联体区域、中东欧区域、东南亚区域等国家;"落后者"为中亚区域、西亚区域、南亚区域等国家;同步推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进步主要来自中东欧国家。中东欧区域、独联体区域存在条件β收敛但不存在绝对β收敛,其他区域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我国吸引了大量国际直接投资(FDI),同时也对沿线国家进行了大量对外直接投资(OFDI),并在2015年首次成为资本净出口国.该文针对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OFDI与沿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对模型中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了构建并检验调整,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中国OFDI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存在溢出效应;相比西亚和北非地区,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益更为显著;在东欧地区,我国OFDI的空间溢出效益直接效果比间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会影响中国的对外投资选择,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2010—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意在研究海外营商环境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影响。结果显示:(1)便利的营商环境对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当沿线国家人均收入变高后,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2)将营商环境指标分解为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获得电力、获得信贷、纳税、保护投资者和跨境贸易便利度综合指数,各项指数均对中国企业向外投资起到促进作用,而合同执行便利性指数却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到抑制作用,此外解决破产便利度指数对中国企业向外投资作用不显著。(3)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表现出不同的动机:在高收入国家主要寻求劳动力资源和技术,在中高收入国家则是看重其市场规模,而在中低收入国家投资更看重投资国的政治稳定性。(4)在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中国企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资源捕获动机,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解读,加速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将基尼系数引入到产品技术含量指标(TC指数),重新构建GTC指数,采用相对值分割法将169种工业制成品分类,并对2000—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进行分析。计量部分基于跨国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从技术结构层面探讨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出口以中技术工业制成品为主,高、中高技术工业制成品比例发展迟缓。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高技术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关键引擎,研发支出能显著提升中高技术、中技术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产业结构差异和贸易成本对工业制成品出口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共建共商共享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以色列、波黑、越南、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阿富汗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6位官员、学者的深入访谈,围绕"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发展与运行状况、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联系、"一带一路"倡议可能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研究发现: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不均,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偏低现象,但部分国家适龄人口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数量和规模增幅超过预期,少数国家大学排名表现较好,战争、区位、宗教、政治、殖民地历史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各国大多拥有良好的高等教育发展愿景,通过中长期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构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架构、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等方法提升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存在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联系,国际项目合作、国际学校建设、留学生派遣以及其他外事往来是联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以色列、俄罗斯等国来华举办高等教育,中国高校赴马来西亚建立分校,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来华留学人员的大规模增长,正快速拉近中国与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距离。第三,沿线国家高度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密切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推进,热切期待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互信和合作研究、推动"一带一路"新兴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未来研究可能集中在为应对全球化的冲击,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间如何合作,以及毕业生就业和归国等问题上。研究结果显示,沿线国家普遍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务实合作可能影响"一带一路"沿线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尚需持续发力并就相关问题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一带一路"建设要做到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至关重要,只有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共建"一带一路"才能获得坚实的社会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大多信仰宗教,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宗教因素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正面影响十分可观,因为宗教文化层面的理解和尊重是最深层次的;运用失当,则可能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的羁绊和障碍。  相似文献   

10.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地缘战略、经济控制以及透明度不足。为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特朗普政府在经济领域升级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强化投融资竞争;在外交领域对"一带一路"进行污名化,并离间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关系;在安全领域持续对华施压,干扰中国现代化进程。为此,中国应加强战略定力、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同时积极寻求中美合作空间,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