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在玻碳电极上直接制备了石墨烯/亚甲基蓝(GR/MB)﹑石墨烯/纳米纤维素(GR/NCC)﹑石墨烯/纳米纤维素/亚甲基蓝(GR/NCC/MB)修饰电极,研究了不同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研究表明:相比GR/MB电极,GR/NCC/MB修饰电极对亚甲基蓝的电化学活性要高,氧化还原峰电流值可达4~5倍.其扫速的平方根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当石墨烯与纳米纤维素的质量比达到1.00∶4.60到1.00∶5.75时电化学活性最高.纳米纤维素和电化学还原的石墨烯通过协同作用增加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从而使GR/NCC/MB修饰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建立了聚亚甲基蓝-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肝素钠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 4.5的B-R缓冲溶液中,聚亚甲基蓝与肝素钠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复合物,导致聚亚甲基蓝的峰电流值降低。聚亚甲基蓝峰电流的降低值△Ip与肝素钠的浓度在0.33~17.13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1.6c+11.2(μg/mL),相关系数为0.994 6,检出限为0.09μg/mL。对5.74μg/mL肝素钠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0%。  相似文献   

3.
用甲基蓝和乙炔黑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制备了对乙酰氨基酚传感器.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该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相对于裸玻碳电极传感器,对乙酰氨基酚在甲基蓝和乙炔黑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传感器上的氧化峰的峰电流显著提高.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分析测试,对乙酰氨基酚在2.0~400#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的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信噪比为3时对乙酰氨基酚检出限为0.6#mol/L.用于对乙酰氨基酚药片检测,回收率99.3%~103%.  相似文献   

4.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色氨酸在玻碳电极上电化学氧化机理,实验发现色氨酸在玻碳电极上反应的峰电流和峰电位受溶液酸度的影响并且色氨酸在电极上有微弱吸附,该反应是1个2电子的简单电荷传递反应。  相似文献   

5.
腺嘌呤电氧化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循环伏安技术对腺嘌呤在玻碳电极上的吸附现象进行了研究。利用伏安应数据,对电活性质粒弱吸附进行了定性判断,结果表明,腺嘌呤在玻碳电极上发生了弱吸附,电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酸度、本体浓度以及扫描速率。  相似文献   

6.
新亚甲基蓝为电子传递介体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成了以新亚甲基蓝为介质的电流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首次发现新亚甲基蓝能通过离子交换牢固地固定在Nafion膜中,并能有效地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玻碳电极之间传递电子。探讨了pH值,温度,工作电位和抗坏血酸等对此生物传感器电催化还原H2O2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丙烯酰胺作为食品热加工处理的产物,具有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和致癌性。文章应用电化学工作站的三电极体系,通过同时进行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还原和亚甲基蓝的氧化,在玻碳电极表面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亚甲基蓝(RGO/PMB)复合物,构建了用于丙烯酰胺灵敏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对丙烯酰胺的检测限可达1.67×10-9mol/L,检测范围为5×10-9mol/L~2.5×10-5 mol/L。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并且可用于实际薯片样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硫酸铁改性活性炭催化微波照射快速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硫酸铁改性活性炭存在下,微渡照射能使溶液中的亚甲基蓝迅速降解。对总体积25mL,浓度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改性活性炭加入量0.4g/L,微波照射3.0min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69.31%。适当提高改性活性炭加入量,如1.0g/L时,同样照射条件下溶液中的亚甲基蓝降解率即可达100%。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作为微波降解亚甲基蓝的催化剂具有降解速率快,成本低,没有中间产物生成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适合于大规模治理染料废水。另外,采用紫外一可见光谱和离子色谱技术探讨了微波照射时问、亚甲基蓝初始浓度、改性活性炭用量、改性液硫酸铁浓度和酸度以及溶液酸度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直接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在玻碳电极上成功制备石墨烯(graphene,GN)修饰的电极和石墨烯/纳米纤维素/亚甲基蓝(graphene/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methylene blue composite,GN/NCC/MB)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两种电极在PBS(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 0.1 mol·L-1,pH=7.0)溶液中的对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和尿酸(uric acid,U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AA和UA共存体系中,GN/NCC/MB/GCE修饰的玻碳电极能够将AA和UA的氧化峰电位明显分开,峰电位相差300mV.并且用两种形式,研究了AA和UA两种物质峰电流与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发现AA、U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分别在40.0~700.0μmol·L-1、4.0~120.0μ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在AA和UA共存时,两者的最低检测限度分别为17.644 2μmol·L-1和3.251 1μmol·L-1.GN/NCC/MB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可以实现AA和UA共存时两种物质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灿烂甲酚蓝(BCB)在裸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BCB在裸玻碳电极上是两个一电子一质子氧化还原过程,带正电的BCB与带负电的DNA磷酸基团以静电模式结合,键合常数为2.97×104M-1.  相似文献   

11.
利用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甘汞电极和pH计跟踪测试钙离子浓度的方法,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抑制剂(镁离子、赖氨酸等)对草酸钙结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理盐水体系中,镁离子、赖氨酸和醋酸对草酸钙的结晶生长起抑制作用,相比较而言,醋酸对草酸钙结晶生长的抑制作用比镁离子或赖氨酸都强,而镁离子对草酸钙结晶生长的抑制作用和赖氨酸相差不大,镁离子和赖氨酸共同作用的抑制 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2.
使用钢渣作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降解废水中的亚甲基蓝.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在整个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一定的酸度下才会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其次,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随双氧水浓度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此外,钢渣剂量、钢渣粒径、反应温度等因素主要通过影响Fe的溶出影响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在钢渣(45~58μm)质量浓度为6 g/L,双氧水体积分数为0.000 6,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60 min的酸性条件下,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亚甲基蓝去除率达99.10%.根据反应前后钢渣的红外光谱,亚甲基蓝是被氧化去除而不是被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13.
铝硅酸盐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亚甲基蓝(MB)为吸附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铝硅酸盐矿物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是影响MB吸附行为的主要参数;pH在8左右铝硅酸盐矿物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最佳;亚甲基蓝在铝硅酸盐矿物表面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描述.说明铝硅酸盐矿物是一种有效吸附剂,可以去除有机废水中的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14.
硅酸盐细菌JF88菌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分离到硅酸盐细菌JF88菌株,经鉴定为邻单胞菌属,用四苯硼钠比浊法对该萝株的解钾能力进行测定,结果为实验组水溶性钾含量比对照组增加30.5%,用磷钼比色法对该菌的解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为JF88菌株的解磷能力是美国菌肥商品生产菌种MB1的15.79倍,用直接记数法测得JF88菌株的生长繁殖速度超过MB1。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重铬酸吡啶盐类的pH-电位图,并讨论了这类氧化剂的选择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宇  张承琚  王永春 《江西科学》2005,23(5):581-583
采用电阻网络模型对银-导电陶瓷(LaFe0.25Ni0.75O3)复合电极材料的电阻特性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首先通过材料的SEM照片分析了材料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阻网络物理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编程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亚甲基蓝(MB)在紫外光照射下光脱色表观动力学和表观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纯MB的光脱色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反应过程,光脱色表观速率常数随pH值升高,先增大,然后趋于恒定.β-CD的存在,使MB光脱色表观动力学在pH 10时为表观零级反应过程,在pH>10时为表观一级脱色过程,光脱色表观速率常数在pH为2~12时,先增大,然后趋于恒定,最后再升高.β-CD/MB光脱色表观速率常数在pH 4时大于纯MB光脱色表观速率常数,在pH>4时小于纯MB光脱色表观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立钼丝振动的数学模型出发,对钼丝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钼丝的消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亚甲基蓝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亚甲基蓝作为碱性染料,测定了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10mg/L,吸附平衡8h,温度290、300、310K时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行为,并拟合了Langmiur、Freundlich和Sips吸附等温模型的吸附参数,发现吸附行为最符合Sips模型;亚甲基蓝溶液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量在pH 3~7范围内随pH值增大而增大;热力学参数计算得到G为负值,表明吸附自发进行并以物理吸附为主;H为正值表明吸附为吸热过程;S为正值,表明吸附过程是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20.
经UV光交联得以稳定的牛血清白蛋白—重氮树脂自组装膜在pH值分别为3和9的溶液处理后,由于蛋白质中二硫键的不稳定性,使自组装膜始终具有负电性,并对亚甲基蓝产生吸附作用,并且酸处理膜具有比碱处理膜更强的吸附能力,同时在酸中的解吸附速率远大于在碱中的解吸附速率.该自组装膜有望作为阳离子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