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中小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的识别性能,以10个汉语数码语音为对象,利用汉语数码语音信号区别于噪声信号的准周期特性,提出了一种汉语数码语音频谱包络峰值特性的提取方法,首先用基频对语音频谱采样得到由谐波值构成的包络以提高信噪比,然后再对所得包络进行峰值提取得到汉语数码语音的峰值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5dB时,用该方法得到的峰值特征具有一定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2.
用DSP技术开发的一种新的语音识别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听觉谱特征参数的语音识别方法和系统.该系统采用高速DSP芯片TMS320C25,实现了语音信号的实时处理.用由此芯片开发的EISA插卡与计算机结合,构成了一个智能化语音输入实时识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小词汇量特定人条件下,该系统的正识率可达到98%以上,在非特定人和有噪情况下,系统正识率分别为95%和90%以上.通过比较发现,该系统在正识率、抗噪性和鲁棒性等方面均比传统识别方法要好 相似文献
3.
语音识别中信号特征的提取和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昆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9(2):15-18
本就语音识别中的各种特征参数的性能,提取算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选择特征参数的主要依据,选择LPCC和ARAC作为基本特征参数和动态特征参数,并应用于一个维吾尔语语音识别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汉语语音理解方法主要有两种:语言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它们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用这两种方法建立的系统都是开环系统,对在理解中发生的错误没有自校正能力。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语言的预生成能力和反馈自校正能力的闭环汉语语音理解方案,它可以克服传统的开环系统的不足。为了证实本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最后还给出了一个汉语地名的识别理解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说话人识别中语音特征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说话人识别系统中,特征参数的选择和提取对系统的识别性能有关键性的影响。研究了两种重要的语音特征参数,线性预测倒谱系数和美尔倒谱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相位自相关系数,通过实验对几种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相位自相关系数能够使系统的误识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一种面向语音识别的新型神经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神经网络模型,描述了该网络的工作原理和训练方法以及识别算法。为克服神经网络对时序信号建模能力差的缺点,引入了非线性分段处理和代表帧特征提取方法。最后介绍了根据这一模型所设计的一个汉语语音识别系统,试验表明该网络在汉语语音识别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语音情感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不同的特征参数提取直接影响了语音情感识别的效果.通过提取基频、共振峰和Mel频率倒谱系数三个能够充分反映语音情感的特征,采取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分类学习.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特征参数能够有效识别语音情感.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听觉模型的抗噪语音识别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的语音识别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是建立在听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语音的上升过零率作为频率信息并通过非线性幅度加权相结合来获取语音特征。仿真实现了中小词汇量、孤立词的语音识别,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9.
肖媛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9,(7):1-2
本文首先对声音的预处理及其信号特征的提取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提出了在孤立字词语音识别的一个新的算法,即新型的识别算法。通过此算法,系统可以在不降低系统识别精度的前提下,大大精简运算量,因此提高了识别系统整体的识别效率。实验证明,这种识别算法在基于模板的孤立字词语音识别中可以达到100%的识别精度,在基于非模板的孤立字词的语音识别中,其识别精度也可以达到90%以上,并且与传统的识别方法相比,缩短了训练时间,提高了识别速度。在孤立字词的语音识别中具有自己独到的优势。然后,枸建一个使用方便的语音识别系统,将本算法应用到实践当中来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菁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1)
为了提高在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性能,提出一种融合信号级和特征参数级抗噪的抗噪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带噪语音用最小均方误差估计法进行语音增强,后端对原始的带噪语音运用自相关法,以有效抑制加性和卷积噪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特别是低信噪比情况下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经典PCA算法在人脸特征提取上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特征选择方法.克隆选择算法的收敛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可以快速搜索到最有利于分类的特征空间;因此利用克隆选择算法对PCA变换后的特征向量进行选择,可以有效避免PCA只选择人脸轮廓信息,而忽略细节信息的不足,在人脸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ORL和Yale人脸库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无论在识别率、降维效果还是稳定性方面,性能均优于遗传算法,不但有效降低了特征向量维数,还将人脸识别率提高到91.5%,因此研究该算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音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其性能会因各种因素而下降,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信道的不匹配。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信道自适应方法——频谱调整法。该方法在频域上定义一个分段线性信道归一化函数,根据最大似然准则利用梯度投影法求其最优参数后,对语音的幅度频谱进行归一化。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利用很少的自适应数据使识别的字错误率下降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模块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模块化设计中,模块选择的过程与策略.以属性结构为模型的模块数据库为基础,引用隶属度、贴近度等模糊数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模块化选择算法,并对该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经典隐含Markov模型忽略了语音信号之间的依存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性特征变换——空间相关性变换,利用同一个说话人的不同语音单元之间的相关性(空间相关性)得到鉴别性能更好的新特征。该变换的最优变换矩阵在最小协方差准则下得到。识别系统采用新特征及其模型参数代替原特征及其模型参数进行Viterbi搜索。实现空间相关性变换的关键是最优变换矩阵的计算,提出了两种相应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说话人无关识别系统上取得了比自适应方法更好的性能,同时该方法与自适应方法结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人机信息交互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基于凌阳十六位单片机SPCE061A的语音识别系统,并且采用了以传统的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与分形维数相结合的混合参数作为特征参数的语音识别方法。LPCC方法是体现说话人特定的声道共振特性的线性预测方法,而分形维数则可以定量的描述语音气流中的非线性混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PCC与分形维数混合参数的语音识别方法要比单一的LPCC参数语音识别方法识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在噪声环境下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对基于子带独立感知理论的语音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些方法利用人耳对不同频率信号感知的差异,以及噪声和识别对象的频域特征差异,分别采用线性分析、判决分析、多层感知机以及子带最大似然估计对噪声影响进行补偿.实验表明,子带分析采用非线性策略优于线性策略.基于独立感知假定的子带模型,虽然由于独立性假定丢失了带间相关性,但对于噪声环境下语音识别而言可以捕获噪声和识别对象的频谱差异,从而获得比全带分析更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连续语音识别中广泛使用的齐次HMM(hidden Markov model)模型识别精度低的现状,该文提出了三音子DDBHMM(duration distribution based HMM)识别方法。根据汉语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连续语音识别的三音子。描述了识别中使用的MLSS(most likely statesequence)准则。设计了识别网络并阐明了用于三音子识别的帧同步识别算法。将三音子DDBHMM识别方法与三音子齐次HMM识别方法和双音子DDBHMM识别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三音子DDBHMM可以使得识别错误率分别下降0.95%和2.29%。说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地改进连续语音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肿瘤基因选择算法挑选出的特征基因中存在大量噪声基因和冗余基因,从而对基因算法的准确性和分类精度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将K-S检验与邻域粗糙集融合成为一种新的特征选择方法.首先,采用累积分布函数计算正负类样本的累积函数值和K-S检验统计量,对照显著性水平下的样本统计量,从而去除冗余基因和噪声基因;然后,使用邻域粗糙集进行约简,对比条件属性重要度得出最优约简结果;最后,对比K-S检验和两种基于K-S检验的特征选择方法得到的冗余度和分类精度,通过实验验证这种方法不仅能准确挑选出具有显著区分能力的肿瘤基因,且效率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20.
特征选择是文本分类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首先给出了一个新型文档频,然后把属性依赖度引入ID3并提出了一个基于优化ID3的属性约简算法,紧接着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特征选择方法.该特征选择方法使用改进的文档频初选特征并用所提属性约简算法消除冗余.仿真结果证明该特征选择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