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城市区域用水网络的节水优化问题,建立了半连续间歇用水网络的优化数学模型.以某大学校园的用水网络为实例,通过实验获得了模型中各用水过程的进出口浓度极限数据,并估算了各用水过程的污染物负荷.采用LINGO软件求解了该数学模型,获得了可节约新鲜水约12%的水回用网络.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半连续间歇用水网络模型反映了市政区域用水的主要特征,可用于优化城市区域的水回用网络.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污水回用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概述了不同回用方式所要求的回用水质和处理技术之间的关系。根据水回用的用途不同,可采取一系列的水质标准和相关的处理方法。许多回用水工程正在运用膜处理技术生产回用水。  相似文献   

3.
用能与用水同时最小化过程综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网络是一种特殊的质量交换网络,但在水网络设计中同时考虑能量集成的研究很少,且大多限于单杂质系统。因此将水网络中用能与用水同时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通过问题分解转化为单目标优化,将多杂质问题转化为单一关键杂质用水操作的最小新鲜水流量问题,通过水夹点分析方法,得到优化的水网络;考虑用水单元操作温度,对水网络进行能量集成,最终得到用水和用能同时集成的优化的水网络。用文献中的例子进行了计算,所得最小用水量和能量消耗量与文献中的结果相同。该法也可以用于多杂质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有效地进行具有中间水道的用水网络设计,提出了基于水夹点分析的用水网络设计方法。水夹点分析基于对用水过程中使用新鲜水或回用水的指导,获得初始中间水道浓度估计值并给出中间水道中水分配的基本规则。首先根据水夹点浓度确定中间水道杂质浓度,并对用水单元进行分组,安排用水单元在用水网络中的位置,然后优化中间水道水流量,确定最优用水网络结构。水夹点分析提供具有中间水道初始用水网络结构,降低数学优化求解的规模和难度,所提夹点设计方法简捷易行。2个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简单的夹点分析和节水因子方法可分别节水2.56%和7.58%。  相似文献   

5.
石油化工污水回用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污水回用前的水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污水处理回用工艺方案,通过加强车间生产工艺的管理和污水处理工艺参数的调整与强化管理,使处理水达到循环水和杂用水标准,作为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和杂用水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水回用于钢铁企业水循环系统的可行性,通过综合分析钢铁企业用水评价指标后建立了针对于采用中水回用的钢铁企业水循环系统评价指标,采用建立的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国内某钢铁企业焦化工序采用中水回用的节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钢铁企业引入中水回用技术时,采用浓缩倍数和水循环率等传统指标来评价水循环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水资源效率来评价中水回用的节水效果更加合理有效;对于该钢铁企业而言,当回用比为0.5时,水资源效率提高20,工业新水减少0.752m3/t焦,每年节约新水534万t.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峰 《科技资讯》2006,(8):60-61
城市污水回用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由于它具有水源稳定可靠、处理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重视。市污水经处理后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杂用水、景观境用水、补充水源等多个领域,为了提高污水回用质量,拓展水回用范围,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题。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作为严重缺水的城市,面临着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利用途径大体上有市政公用事业景观用水,开发农业污灌技术,工业水回用及建立中水回用系统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赵生平 《广东科技》2010,19(10):2-3
本文对工业污水深度处理试验的探讨,使出水满足工业化用水的水质要求,从而得以回用。  相似文献   

10.
玛曲县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城乡防洪、灌溉、水土保持等由水利局管理;城乡供水、用水、排水由城建部门管理;水质、污水处理与水回用由环保部门管理。以致管水量不管水质,管水质不管供水,管治污不管污水利用。玛曲县水务管理的原则应按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牧草供给和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建设的次序优化配置水资源。从而达到提高水行政效率和效益、实现玛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BP网络模型基础上构建了隶属度BP网络模型,针对模型特点,建立了水质评价标准指标矩阵,并采用扩展方法构建了网络训练样本,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佛山某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水质评价,应用模糊隶属度方法实现水质级别评价,可以简明地表示水质接近于某类标准水质的程度。研究表明,本算法使评价的结果更具体准确、更符合评价水体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水厂石灰投加系统的开发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石灰投加系统的开发及在水厂中的运用.向流入水厂的源水投加一定量石灰,可调节水质的酸碱度,起到提高水厂的供水水质和消除水质对供水管网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华东地区某给水厂生产中积累的数据建立加药量预测模型,以求在给水厂中实现混凝剂的智能投加。在数据清洗时,针对水厂运行实际情况,结合局部离群因子(LOF)算法、K最近邻插补(KNN)算法与平滑滤波算法对随机误差进行处理。同时在建模前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估了各原水指标与混凝剂加药量的联系,对联系较为紧密的原水指标进行混凝机理的分析。模型选用BP神经网络,并使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模型的参数寻优,建立了多个模型进行评估,其中最优模型在测试集6万个样本上的平均绝对误差为3.66 L/h,结果表明最优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混凝剂加药量。在此基础上,展望将建立的智能投加模型应用于水厂加药系统中,帮助水厂加药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按照实际情况,将人工神经网络M-P模型应用于核电站机组故障诊断系统的部分诊断网络。根据核电站故障诊断信号和故障事件特点,提出在特定诊断网络中使用M-P模型的可能性和具体构建诊断网络的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使用M-P模型对核电站重要厂用水系统建立了简单诊断网络,进行了验证。该模型简单直接,可以避免若干使用其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时遇到的问题。该模型与其他模型结合使用于核电站故障诊断系统,尤其在处理逻辑判断性较强的诊断任务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活动的不确定性、生化反应的复杂性及工艺参数的强耦合和大滞后等特性,提出一种量子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QSOM)方法来进行出水水质预报。该方法将出水水质在异常情况下所对应的进水数据样本转换成量子态形式提交给网络输入层,通过计算量子输入与相应权值的相关系数作为网络的最佳输入匹配,学习规则中采用量子门更新网络权值。最后通过某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过程中的实际运行数据的实验表明所提预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作者应用B.Linnhoff等人提出的狭点技术,对年产6万吨苯乙烯装置换热网络的50余个换热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两项改进意见。改进结果可节省3.4 MPa的高压蒸汽3.18 t/h,冷却水48 t/h,另外对换热网络最小温差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DCS网络故障下蒸发器水位控制失效模式分析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直接影响反应堆保护,通过4取2逻辑产生蒸发器水位低低反应堆停堆信号,蒸发器水位低与上蒸汽/给水流量失配信号产生反应堆停堆信号。文章通过介绍蒸发器水位控制原理及其信号流程,并结合福清核电1-4号机组DCS网络结构,分析了在DCS网络故障下,蒸发器水位控制失效的两种模式,分别提出优化方法以保障蒸发器水位控制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针对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得出需对蒸汽流量信号和给水温度信号进行传输优化,并增加后备盘质量位判断逻辑的结论,以提高核电厂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电厂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系统对水电厂设备运营、发电量、输电量、电厂监控、状态监测、诊断维修、水情测报等信息系统相集成,在系统结构及运营机制上提出了水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网络设计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刘家峡水电厂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既承担一定的电网备用容量,又担负着繁重的下游综合用水任务,会产生大量的空耗水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以机组空载流量为依据的空耗水量计算方法.通过对刘家峡水电厂2003年实际产生的空耗水量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空耗考核标准及考核等级,从而为提高水能利用率,优化厂内经济运行,进一步提高调度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Water transport in plants obeys Murray's law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McCulloh KA  Sperry JS  Adler FR 《Nature》2003,421(6926):939-942
The optimal water transport system in plants should maximize hydraulic conductance (which is proportional to photosynthesis) for a given investment in transport tissue. To investigate how this optimum may be achieved, we have performed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the hydraulic conductance of a branched transport system. Here we show that the optimum network is not achieved by the commonly assumed pipe model of plant form, or its antecedent, da Vinci's rule. In these representations, the number and area of xylem conduits is constant at every branch rank. Instead, the optimum network has a minimum number of wide conduits at the base that fee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narrower conduits distally. This follows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Murray's law, which predicts the optimal taper of blood vessels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Our measurements of plant xylem indicate that these conduits conform to the Murray's law optimum as long as they do not function additionally as supports for the plant bo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