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汉初期,社会经济急需恢复、发展、人们渴望和平,加上亡秦之鉴,使统治者提倡并采取了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治国;西汉中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迫切需要统一人们思想,以解决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董仲舒改造了儒学,使之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并为封建政治效劳。西汉从“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的转变,是因为社会需要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孝”是“仁”的基础和根本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孝”的本身所包含的消极内容之上,又掺杂了许多封建糟粕。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孝”的思想,剔除糠粃取其精华,使之成为维护家庭和睦、促进国家安定团结的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重农抑末”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在经济政策上的重要主张,各个时期的封建地主阶级政府,长期推行这一经济政策。西汉前期是否也是这样?当今一些重要的《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著作和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某些文章都认为西汉前期“压抑商贾”、“重农抑末”。一说:“西汉初年,汉政府对商人采取压抑  相似文献   

4.
赵亚丽 《菏泽师专学报》2001,23(1):32-33,77
陆贽主张在财政上实行“量入为出”的原则,使财政开支限制在收入的范围内,这对于限制统治者对人民的掠夺,改善人民生活,维持封建经济繁荣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统治者对百姓搜刮,个体小农仍然摆脱不了贫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报刊发展初期,自由主义是使“喉舌”获得自由的主义,“喉舌论”是使言论自由成为现实的理论。戊戌变法前后,维新变法人士的报刊“喉舌论”,首先是要求封建专制统治者还民众以话语权,给民众以监督官吏、监督政治、监督社会、变法图强的政治权力;其次,他们还十分强调报刊“去塞求通”的“喉舌”功能,这是他们对启蒙民众,宣讲民主、科学的真理,沟通社会上下和国家内外信息以变革社会的话语制权的强调。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报刊“喉舌论”,则是要求其报刊成为宣传革命思想、推翻帝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喉舌”,掌控革命舆论的话语制权。  相似文献   

6.
试论西汉“文景之治”的历史性失误周鼎初西汉的文帝和景帝,实际上属于西汉王朝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最高统治者。文、景二帝统治期间,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既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绩,也出现过不可忽视的历史性失误。“文景之治”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极力地维护了...  相似文献   

7.
丞相是封建国家政权机构中居于中枢地位的官职,其职责是辅助皇帝、总理全国政务。西汉统治者继承了秦的丞相制度。西汉前期,丞相的权力比较大;汉武帝时期,丞相职权开始衰弱;成帝时,统治者置三公官,丞相之权一分为三;哀帝时,丞相被大司徒所代替。西汉丞相制度演变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要在新形势下更有效地进行理性行政。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社会思想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思想在十九世纪中叶中国思想历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他在政治上以犀利的笔锋揭发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和丑恶,并竭尽全力从思想和理论上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另一方面则因为他把统治者的巧取豪夺以及社会的贫富悬殊、民生凋疲、危机迫近等等触目惊心的问题,毫无掩饰地暴露在人们的面前,帮助人们看清了封建末世那种黑暗、腐朽和岌岌可危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郭忠 《凉山大学学报》2000,2(1):88-90,101
“礼”的法律化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主流思想,但它却违背了其创始人孔子的“仁”,“乐”,“智”,“非刑罚”等思想的精神,论落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我们从中应深入思考道德应如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长篇小说《金瓶梅》成立于社会风气空前糜烂的明代末年。明王朝建国以后,最高统治者以程朱理学为统治思想,对全国,特别是对士人阶层实行了严酷的思想统治,程朱之外,皆为异说,形成了“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的僵死局面。但到明朝中叶以后,程朱理学发展为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主宰和本源,把程朱理学所强调的具有封建伦理道德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