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二次大战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征服、改造自然上的巨大成就和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空前严重的危机的困惑。而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问题。如何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树立一种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之间的有效整合,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成果。它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的战略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因此作为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充分体现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克猛  刘栋  鲍玮 《科技信息》2010,(15):161-161,170
生态文明是在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文明新形态,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前提,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考虑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是一种推崇顺应自然,以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自然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在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综合决策制度,评估考核制度和调控制度;进一步强化管理和调控;要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进行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和文明发展阶段。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的文明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推行循环经济、实行合理消费、坚持文明行为、确立和谐关系、建设生态社会、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建设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历史重任,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负有重大的使命和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生态伦理视野下的大理古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古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典范,展示出丰富的生态智慧。然而利益驱动的开发行为已严重危及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大理古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我们有必要构造一种有力的文化支持系统,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树立科学的古城保护意识;尊重古城文化生态,构建古城生态文明;优选最佳建设模式,贯彻落实“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发展观念。为大理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对现代化发展认识上的重要转折。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生态文明观指导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坚持保护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区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相结合,使少数民族生态文明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得以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