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主人公身份来讲,祥子和五龙在进城之前都是传统的农民。《米》和《骆驼祥子》的叙事借用了“农民进城”的模式,展现了淳朴农民被城市异化的过程。打破文本的界限,以互文性的视角来观照这两部作品,发现在小说的人物设置上,两部作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在叙事中所担负的功能都具有明显的趋同性,甚至人物所代表的深层含义都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同时,两部作品都通过展示欲望(米、车)对人性的束缚,性的压抑来表现主人公的生命之痛。在人物生存状态上,祥子与五龙同样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五龙是"性恶"的载体.他的恶不仅仅是先天的动物性所致,更多的是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五龙的一生是与女人相互纠缠的一生,但没有一个女人在他心田播下爱的种子.五龙在充满血腥复仇的男性世界里,将"性恶"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是在五龙的亲情世界里,温情也被"性恶"排挤得毫无踪影.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一直备受关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回顾近20年来的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求女性新定位”,“建构女性内心世界”。女性文学写作方式有欲望化写作、超性别写作、个人化写作、颠覆化写作等。这些发展历程和写作方式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折射、个人意识的宣泄和对社会现实的回避及个人独立自由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陈党 《科技信息》2007,(13):143-143
苏童的小说《米》写了一个人具有轮回意义的一生,一个逃离饥荒的农民通过火车流徙到城市,最后又通过火车回归故里的故事。本文认为这种轮回只是表层的,更深层的是作者对人的存在的哲思。人的存在是痛苦的,人又不愿意毁灭而是走向欲望的深渊,最后只能孤独地走向灭亡。这就是整个人类存在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苍蝇》是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作品通过“苍蝇”意象的运用对人的感情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苍蝇”的意象映衬深刻的个人、社会悲剧,代表了那些命运被愚弄、被暴力禁锢的人们。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为例谈城市意象与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阐述了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可意象的城市给人印象深刻、易于识别,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城市设计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武汉市城市意象中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一些问题,最后从城市意象角度对武汉城市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阐述了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可意象的城市给人印象深刻、易于识别,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城市设计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武汉市城市意象中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一些问题,最后从城市意象角度对武汉城市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核心思想是: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在对物的享受中丧失自我;提出“符号价值”,特别关注商品的符号性质;个人和集体的财富的增长是与危害的增加同步的;不平等的功能是增长的本身;人们社会“需求”的增长是没有限制的,而财富的增长是有限的;广告“通过他人来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社会的神话的欲望”,不断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望需要、人际关系冷漠化等是消费社会的特征,消费社会也有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9.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性质——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再生产,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消费社会成为了一个“仿象”的“超现实”社会。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消费文化的理论问题和人类消费欲望化的现实问题,给我们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我们的中国当代文论应该关注日常生活的消费问题、消费欲望化问题,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以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防止日常生活的欲望化。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形态在最近几百年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从“天人合一”逐渐过渡到“主客二分”,从而也改变着人与世界的关系。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人类物质社会的原有面貌,同时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意识,特别是文化工业的兴起让人们的沦落到对世俗欲望的追求和满足中。这样,审美就应该承担起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拯救。本文试图通过对审美现代性的意义和局限的论述,来建立以“存在论”为核心的现代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小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汲取了前代所有其它文体样式的成就,于古典诗歌中尤其受益良多。“意象”是探讨古典诗歌艺术的重要范畴。“意象”在古典小说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形态,最突出的就是“意象化情节”。“意象化情节”充分利用“意象”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除了兼有“意象”主客交融、虚实相生的优点外,还具有动作性与表演性,是小说情节演进中的一环。“闺怨”是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意象”景观。古典小说尤其是人情小说经常涉及“闺怨”这一传统题材的描写,当然也会自觉借鉴古典诗词已有的艺术表达成就。本文试图以《金瓶梅》、《林兰香》为例,探讨古典小说中“闺怨”的“意象化情节“建构。  相似文献   

12.
语言作为化的栽体和表达形式,在反映民族历史和化背景的同时也蕴涵着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特征。从语言的角度解析“龙”在汉英民族中的不同内涵,可以看出汉英民族不同的“龙”化,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两个民族的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世俗化”是“转型期”中国文学“欲望化写作”盛行的总体社会文化根源。文学可以写“性”,但应该停留在“人性”、停留在“美”上。在极大地满足了物欲的需求之后,该怎样为人类继续保留和创建一方精神空问,抵制心灵物化,使人类幸免于物质环境下新的沉沦与麻木,挽救“人”于新的“非人”境遇,这是当下作家创作所面临的时代新课题,解决不好这样的课题,算不得真正的时代作家……  相似文献   

14.
月亮·玻璃·墙--张爱玲小说意象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以一个女性独具的敏感心灵赋予其作品独有的意象话语,通过这些独特的意象话语来表现作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永远悲观“苍凉”的主题。在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时常出现的月亮、玻璃、镜子、墙等意象,是作家内心思想独特的表现方式,这些意象使得张爱玲小说更具有了悲观、苍凉的色调,具有“张爱玲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贾岛诗歌中的禅意象和苦意象构织了一个较为多意的诗歌意象世界。贾岛也在这两类意象的建构下体验着生活、生命的意义 ,并使接受主体透过这些意象来洞察他诗歌世界中所蕴涵的心性及人文意蕴。在社会、个人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 ,这两类意象加载的不仅仅是客观实物的现实反映 ,更体现着其诗在人本化态度的关照中所深藏的在“禅”意回归后超越“苦”境的生命凝结。  相似文献   

16.
同样一斤米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正在转轨转型,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的变革必然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指导思想。在道德教育领域,我们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关注人的需要,尊重人,关心人,进行主体性道德教育,它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与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反思”和“断裂”是现代性的应有之义。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进程始终在追求现代性的“断裂”中展开。20世纪的中国文学也一直追逐现代性,强化这种历史断裂。现代性的“反思”被“断裂”淹没了。底层文学的出现,表达了现代性的一些反思。如二元对立的现代性思维方式;城乡冲突;底层的被遮蔽——农村的虚空化,“大厂”的没落;现代文明带来的欲望膨胀、生命力萎顿等。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一生收获了他人难以超越的荣誉,也经历了他人难以想象的人生磨难。《家庭墓地》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个人家庭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对《家庭墓地》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意象的分析,深刻揭示了一个痛失孩子母亲的绝望与抗争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0.
龙、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其意象的多变,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龙凤文化意象进行探究,不仅加强了其科学理据性,更为龙凤文化的探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隐喻的视角,辅之意象图式理论,对龙凤文化意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认知阐释,能够科学客观地溯源龙凤文化源流,进一步地剖析“龙”“凤”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