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稳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不仅是我国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是改善农民生存质量和启动国内市场的经济问题,也是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稳定农村、事关全局的国家头等大问题。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近几年来,在我国农副产品市场初步摆脱短缺,供给较为充足的形势下,出现了丰产不丰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普遍情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中较为突出的矛盾。1997年农民年均收入2090元,比1996年增长46%,但增长速度回落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年均收入2160元,比1997年…  相似文献   

2.
高丽英 《科技信息》2011,(1):I0413-I0413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水之源。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民收入尽快提高,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农村土地资源的紧缺决定了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其中主要的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本文结合潍坊市的情况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是关键。邓小平同志在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以后,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式。邓小平同志认为,解决农民问题,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决定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文章采用安徽省1993—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为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显著正效应。文章提出提高提升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农民教育与培训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为我国农民教育及做好劳动力培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农民收入状况,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寻求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半年的调研分析,对我市农民收入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得出的结论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入户调查高于统计数据;一是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是收入结构不合理。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三是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所有收入项目中增长最快的一项,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1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性 1.1扩大内需要求提高农民收入 在新阶段,国民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民经济增长缓慢,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购买力低.农民购买力的低下,严重制约了消费需求,农村的家用电器普及率与城市相比有15年的差距.在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农民的人均消费相当于城镇居民的28.3%和30%.从总体上看,市场疲软的核心是消费不足,主要是农村消费能力偏弱,农村消费能力偏弱主要是农民增收困难.为此,我国要进一步扩大内需,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的难题之一在于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成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但目前的培训工作存在培训体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力、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培训条件和质量普遍较差等问题。对此认为,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在于:强化政府行为,加强教育服务富余农民工作的领导;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基地建设;搞好部门联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民利益和农村发展,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还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影响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且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最关键的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太原康培集团公司通过实施“政府创条件,公司加农户,农户联基地,基地带市场”的复合运作机制,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帮助103户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科学栽植苗木256万株,包技术,包销售,增加农民收入2019万元;为229户农民年补贴白面6000袋;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816人;科普培训农民1100人次;义务绿化植树造林32000m^2,义务投工173个,捐赠苗木花草20万元;为老弱病残捐赠服装200多套,援助资金1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3.
1.乡镇企业在杭州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全国一样,杭州市乡镇企业在改革大潮的推动和内在动力机制的驱动下,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不仅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业生产、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全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D4全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坚实支柱。1996年底,全市乡、村两级企业达11299家,实现营业收入5388175万元,创利润124762万元;均比上年增长8.4%。全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危机的产生,2008年,哈尔滨市阿城区劳动力总数为15.3万人,转移10.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9.9%,实现劳务总收入6.5亿元。农民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本文针对农民工返乡问题,论述了其成因及安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实地调研、定点观察、走访农户的基础上,对湖北省仙桃市的农民分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分化问题进行了实地研究。认为农民分化的因素有五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土地减少和大量富余劳动力产生,农民增收困难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农民子女通过受教育改变自身家庭生活状况的愿望。认为农民分化是农民职业多元化、农民文化观念多元化、农村社会规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Mincer模型对云南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及农民收入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农民收入对教育年限的弹性值。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与农民收入之间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超过义务制教育阶段教育收益率出现递减,要改变义务制教育后教育收益率递减的趋势,增加农村教育收益率,必须增加对农民的非学历教育,加强农民的各种培训。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改革以来农户收入差距的变化改革十年来,农村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民的收入普遍提高。1978~1989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4.5倍,年均增长率达16.2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16.06元增全1989年的535.37元,增长了4.6倍,年均增长率为16.52%。但是,由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不同,各地区、各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拉开了。根据对四省一市(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和天津市)部分农村地区的抽样调查,在1525户样本中,1987年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虽然只有24户,占总体的1.57%,但他们的收入数额却占总体的26.5%,最高收入户为22万元,贫富悬殊过大。这种情况在1988年治理整顿后有所转变,相对于平均值来说,离散程度逐年缩小(见表1)。这种离散程度的缩小主要是由于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的比率相对减少造成的(见表2)。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无锡市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围绕争当“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宏伟目标,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完善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5年期间,全市农民收入呈现恢复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分别达到5224元、5860元、6229元、7115元、8D0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6.1%、8.0%、12.4%、12.5%。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余庆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指导农民生产和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着眼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当前我国贫困农村农民素质缺陷主要表现为整体科学文化水平低,缺乏现代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技能,思想意识和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高素质人才极度匮乏等几个主要方面;为此,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端正教育服务方向,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