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效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关键是充分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息系统的集成,本文简要分析传统实现供应链集成技术及其缺点,阐述了面向服务集成的思想以及其实现过程.以制造商作为核心企业,提出一种面向服务的供应链信息系统集成的模型,并给出一个制造商提供的Web服务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唐向莉 《科技资讯》2007,(23):198-199
本文介绍了面向供应链的煤矿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现代煤矿物资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根据煤矿企业物资流和信息流的关系,结合煤矿企业当前的物资管理工作实际,提出了建立面向供应链的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路,通过煤矿采购与应付业务信息流程图,即信息驱动方式推动业务活动开展,在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部门间协作得到加强,责权明确,业务流程顺畅,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于现代化煤矿的建设提出了很好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
普适计算将是未来的主流计算模式,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下一代发展形态.物联网的出现使普适计算的计算环境发生变化:①物体的普遍联网,使普适计算的环境进一步拓展,从而构成了更加复杂的计算物理空间.而对应信息空间如何组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②物联网为普适计算中的服务迁移提出了更高的普遍适应要求,并促进了对普适计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推动普适计算成为物联网的基本计算模型.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网络应用架构ASR.ASR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①面向广域物联网中的普适计算服务迁移技术问题,提出了计算区域网模型,使计算服务可以在广域物联网中针对不同的“物联网”环境执行,而不是传统的在个体计算环境中执行.②提出了以“参照执行”为核心的计算框架模型,进行了面向物联网的服务普适性研究,可以使计算服务更加适应于不同的物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昀柏 《天津科技》2015,(4):58-59,61
对在线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不同,提出其创新点,并对在线供应链金融的技术支撑——物联网加以阐述。指出我国目前发展在线供应链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几个阶段才能够走向最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在线供应链金融也不例外,其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UML的供应链订单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供应链管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对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供应链管理面向需求的特点,结合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技术(UML),提出以订单为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核心的观点.基于UML类图和顺序图设计供应链订单管理系统模型,并运用UML活动图描述订单处理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6.
陈鹏  袁慧 《科技咨询导报》2012,(28):60-60,63
智能电网中物联网智能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电力系统整体效力的提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对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智能通信技术进行论述,将从智能电网、物联网的概念简述,物联网的诸多用途,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三个层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陈君艳 《当代地方科技》2012,(13):136-137,139
针对供应链外部企业进入供应链内部时将会遇到信息筛选问题,在现存物联网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分析了外部企业进行信息筛选过程中平台产生的等待费用和服务费用,建立了基于排队理论的信息交换模型。运用利特尔公式、状态转移方程讨论了模型求解方法,并通过模型算例仿真介绍了模型的求解过程。利用该模型可解决在保证等待和服务费用最少的情况下,物联网信息化平台的最佳信息端口数目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供应链管理(SCM)的基本内涵,面向SCM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功能组成及其成功实施的条件.企业资源计划(ERP)不仅是先进的管理软件和工具,而且也是现代管理思想的集成系统.面向供应链管理的ERP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管理视角的客户服务满意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吸取客户服务评价的优秀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客户满意计算评估的诸多因素,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了客户服务评价的原则,探讨了面向供应链终端客户的评价方法和面向供应链伙伴的客户服务评价方法,构造了两套客户满意评价指标体系, 用改进的AHP法确定各因素和因素项的权重, 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形成单因素评价矩阵, 运用模糊决策理论构造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减少了评价的盲目性,增加了评价的可靠性,便于企业在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主要供货商。为使企业把握中国供应链的本质问题,更好做出决策,以中国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往面向学者的综述方式,而采用面向企业决策的综述方式,介绍中国供应链成员和基本结构,按运作流程展开综述,总结和评价了考核指标、业务流程、资源规划、排产调度等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预测未来趋势,以期弥补在供应链管理理论中中国实践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敏捷供应链系统的工作流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捷供应链系统是企业间组成动态联盟的有效手段,而Internet已成为企业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工作流管理系统则能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最有效的管理,能很好地组织和处理企业业务。设计了一种基于Internet和工作流管理系统实现的以主生产企业为核心的敏捷供应链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参考模型和软件框架,讨论了分布系统的相关关键技术及其在敏捷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要求跨职能的流程整合,包括企业内关键流程及组成企业供应链的外部网络。供应链管理关注关系管理和其绩效的改进。列举了8个供应链管理流程说明供应链管理是个一体化的流程,成功实施这8个流程可以使企业在战略上和运营上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物联网已被确认为是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我国已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新兴产业。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是提升高校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的信息化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中应用模式的探寻和研究,阐明了物联网应用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采用的技术路线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XML的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RP系统的最新发展主要分为2个方向:一是基于Internet的采购(iProcrement)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网上采购业务管理;二是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ERP系统定位于企业内部资金流与物流的全程一体化管理,即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完成整个过程的各种资源计划与控制,主要目标仍是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成本控制,而CRM则定位于产品的整个营销过程的管理,iProcurement,ERP与CRM集成一体化运行可寿命企业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实现ERP与电子商务的整合,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供应链集成模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阐述了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探讨了我国物联网在技术研发上取得的突破及存在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物联网产业初步形成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各类农业专家系统、配方施肥系统、监测预警系统、质量追溯系统等农业专用软件平台、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咨询、软件服务等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但存在地域和领域发展不均衡、技术支撑不足、产业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化竞争不足的问题。结合中国农业物联网产业现状,从加强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政策、培育农业物联网产业集群、创新农业物联网商业运作模式和服务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网络作为现代化的信息渠道已经渗透到企业管理中,对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分析了网络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了网络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及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的必修课,供应链管理理论要求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和进行物流业务外包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物流是现代商业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占据了中小企业核心成本,对中小企业发展有决定性作用.从重庆市中小企业来看,现行物流管理模式存在缺乏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软硬件投入不均、成本控制意识淡薄等现实问题,与"互联网+"高效物流的政策指向不符,亟待物流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企业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再造、重组和优化.围绕物流作业流程优化和充分利用"互联网+"条件,提出了重庆市中小企业物流管理需要通过集约化策略、智慧化策略、供应链一体化策略、仓储管理创新策略,以及企业内部优化、发挥社会行业组织作用等策略的结合,优化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引领"互联网+"时代物流管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已将物联网正式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而3G在中国经历了近两年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红火,促使电信运营商争相在物联网发展上投入重兵,中国的3G应用即将进入物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