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海省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蓝型油菜(039、E144)与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浩油11种间杂交获得的66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生育期、产量性状、含油量、脂肪酸组成、抗虫性和对波里马细胞质雄,陛不育的恢复性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6个品系中出现了具有以下特征的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即生育期极短(西宁地区100d以内)、产量性状优于甘蓝型亲本、含油量高于甘蓝型亲本、油酸含量大于70%、饱和脂肪酸含量小于5%、能够完全恢复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抗虫性(茎象甲)强于甘蓝型亲本。这些品系将为今后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优良的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甘蓝型油菜在油菜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本文主要综述了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从最初的RFLP发展到SNP标记及产量性状相关的千粒重、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等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甘蓝型油菜图谱构建进行展望,以期为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植物远缘杂交新技术染色体段体杂交技术,以甘蓝型油菜品系HH2000-4、99-1253为授体,汉中本地芝麻为供体,将芝麻的染色体片段导入到甘蓝型油菜细胞中,使其与授体细胞的染色体发生染色体片段的重组和杂交,从而形成杂交染色体,并迅速分化发育成相应的杂交植物(芝麻-油菜)。本文通过对芝麻-油菜HN-1、HN-2、HN-3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观察表明3株芝麻-油菜与其授体亲本油菜在株高、分枝习性、植株形态、花器、角果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初步判断已经将供体亲本的部分基因导入到授体亲本中。  相似文献   

4.
转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对NaCl胁迫的耐受性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转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为材料,研究了转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幼苗对NaCl胁迫的耐受性应答情况.在200mmol/L NaCl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IrrE基因和野生型油菜的POD、SOD和CAT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增加,其中野生型油菜的三种抗氧化酶在24h后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而转IrrE基因油菜的三种...  相似文献   

5.
油菜“花而不实”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甘蓝型油菜上。从1956年甘蓝型油菜在我省开始推广起,奉化县就有发生。随着油菜生产发展,甘蓝型良种日益普及,“花而不实”发生地区也逐渐增多,到目前为止,曾发生此病的地方已达七个地区的二十二个县,且都在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区。油菜罹“花而不实”病,减产很大,一般减产二至三成,严重的损失九成以上,甚至失败。如1974年丽水等六县的九个典型材料指出,有209亩甘蓝型油菜长势很好。“花而不实”未表现前估产都在200斤,甚至300斤以上,“花而不实”发生后,结果有92亩失收,117亩只  相似文献   

6.
两个油菜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改进的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核型,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各品种在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对称性方面都是稳定不变的,甘蓝型油菜“中双4号”的核型公式为2n=4x=38=2M 22m 14sm,芥菜型油菜“望江凉亭”的核型公式为2n=4x=36=24m 8sm(2SAT) 4st,它们的核型均为2B型,讨论了两个油菜种各栽培品种之间的核型差异,指出同一类型染色体在不同品种核型组成中的数量不同,随体存在与否及数目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以与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关的atp6基因作为诱饵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甘蓝型油菜的cDNA文库,寻找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根据筛选所获得的其中一个阳性克隆的序列,利用RACE技术和TAIL PCR技术,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氨基酸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析,具有水解酶家族17的保守结构域,与拟南芥的beta-1,3-glucanase 5具有84%的同源性,可能为水解酶家族的一个成员,暂定该蛋白质为Bn HDL.  相似文献   

8.
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是研究异源多倍体植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模式植物。先前的研究中,通过甘蓝型油菜与近缘种植物杂交,诱导C亚基因组染色体优先消除,重建了祖先种白菜类型(restituted B.rapa,RBR,AA)。本研究通过雌蕊细胞染色体压片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已获得的2个重组白菜及其连续自交后代进行细胞遗传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个重组白菜及其自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稳定在2n=20;与天然白菜相比,RBR在表型上表现一些特有的性状;经AFLP分子标记分析RBR Oro与白菜"Chiifu"聚为一类,RBR ZS11与本土的白菜型油菜"白油1号"亲缘关系紧密。结论:重组白菜在染色体组水平上具有稳定性,且重组白菜主要依赖于亲本甘蓝型油菜的起源。  相似文献   

9.
根据发表的甘蓝型油菜S-GT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甘蓝型油菜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S-GT基因全长.根据获得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S-GT基因序列相同但是带有不同酶切位点的两个片段,将两个片段反向插入到带有本实验所构建的种子特异表达载体内含子的两端,成功构建了油菜S-GT基因的种子特异性hpRNAi载体.通过根瘤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hubu 11'的子叶柄,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绿芽,进而再生出完整的植株.通过PCR初步鉴定获得了58株转基因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快速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器官、培养基、温度、硝酸银和植物激素等因素对甘蓝型油菜器官分化的影响,摸索出油菜再生的理想条件,并且从油菜苗期真叶、子叶、下胚轴、根和带子叶叶柄成功地再生出油菜植株。  相似文献   

11.
《创新科技》2006,(11):58-58
用一种聚合育种、诱变技术和小孢子培养相结合的新方法,我国科技人员在世界上首次选育出一种“特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系。检测显示,其种子含油量高达54.72%,比国际上报道的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最高记录提高了近两个百分点。此外,这种油菜种子的含油量比目前长江中游大面积推广的普通油菜品种高出2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含甘蓝型油菜BnBRI1基因过量表达载体pFGC5941-BnBRI1和RNA干扰载体pFGC5941-BnBRI1-Ri,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甘蓝型油菜"W679"下胚轴外植体,经PCR鉴定,获得18株转基因阳性植株,其中1株为BnBRI1基因过量表达转基因植株,17株为BnBRI1基因RNA干扰转基因植株.经RT-PCR鉴定显示,在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中BnBRI1基因表达量比野生型甘蓝型油菜高,而在RNA干扰转基因植株中表达量比野生型低,RNA干扰BnBRI1基因的表达导致了植株的矮化,矮化植株将可用于油菜株型的遗传改良,以培育适于机械化生产的中矮秆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甘蓝型油菜杂交育种工作的进步,一批由云南省自育的,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及适应性强、性状整齐、生长势强的“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已先后通过省区试鉴定,进入生产示范和推广。为了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我们以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组合2000F100D为代表品种,探索其种植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四个主栽培因子与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效应关系,寻求其高产量栽培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实施良种良法配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纸色谱结合紫外光谱分析,对甘蓝型油菜种皮中黄酮类色素进行了分离及种类鉴定,发现甘蓝型黑、黄籽油菜种皮中均含有花色素、大量黄酮醇、少量的异黄酮苷及黄酮醇苷。不同之处在于,黑籽中除含有上属成份外还含有大量黄酮,而黄籽中含有大量异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15.
根据拟南芥等G蛋白β亚基基因的DNA序列,采用RT-PCR技术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了一个编码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BnAGB1.BnAGB1含有113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78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的Gβ亚基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且具有保守的Gα、Gγ结合区域及WD-40结构域.对甘蓝型油菜矮化突变体及其野生型中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BnAGB1表达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BnAGB1在矮化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生长旺盛期的子叶期、抽薹期和荚果期有较高的表达,而在两片真叶期、四片真叶期和花期表达较低;而且,在所有分析的不同时期和组织中,矮化突变体中的表达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表明,BnAGB1参与了甘蓝型油菜的生长发育进程的调控,与油菜矮化突变性状表现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油菜抗旱评价指标,筛选抗旱油菜种质资源,本文以342份甘蓝型、芥菜型、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中10份油菜种质资源设置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其萌发期的12个指标变化,同时研究在PEG-6000(最佳胁迫浓度)胁迫下萌发期油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差异及苗期油菜种质资源反复干旱后抗旱指标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油菜种质资源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与鉴定。结果表明:20%PEG-6000为油菜萌发期的最适干旱胁迫浓度,发芽指数可作为油菜萌发期的抗旱性评价指标;通过研究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结果发现,甘蓝型油菜的抗干旱胁迫能力最强,抗旱性较好的品种有青杂12R、伟杰、李帐878-879、AG5、青杂9号、徐88、浙双72,敏感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有徐59、徐247、徐95、四达、赵34-5和赵101-2;萌发期与苗期抗旱性显著相关,在大规模筛选抗旱品种时,可预先在萌发期初筛,之后利用苗期盆栽控水试验进一步确定。该结果可为油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甘蓝型油菜与蓝花子的属间远缘杂交得到的杂种F_1,经加倍后获得双二倍体植株。该植株作母本再与甘蓝型油菜杂交获得其倍半二倍体.用充气液体培养基加8-羟基喹啉预处理,对不能以根尖为材料作染色体制片的植物,以其幼嫩花蕾进行体细胞染色体制片,对甘蓝型油菜与蓝花子属间倍半二倍体的细胞遗传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47.大多数PMCs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不规则,并在后期Ⅱ中出现多极分裂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甘蓝型油菜矮化突变体与其高秆亲本构建的消减杂交文库中,得到一长约230bp与编码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DHAR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的DNA片段.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在甘蓝型油菜中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BnDHAR.BnDHAR与已公布的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的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对BnDHAR基因不同发育时期组织的表达分析的结果显示,BnDHAR基因在高秆油菜苗期的叶中表达量最高,是矮化突变体的5倍,在根、茎中表达极低,具有组织特异性.非生物胁迫显著影响BnDHAR表达,高温胁迫使其表达升高,盐胁迫处理9h时达最高,而干旱胁迫时表达量在处理12h时才达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并鉴定甘蓝型油菜苗光诱导花青素的相关BnMYB转录因子,本文以甘蓝型油菜GLH4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光诱导条件下甘蓝型油菜苗的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筛选出光诱导差异表达转录因子,经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关系和蛋白关联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光诱导花青素的相关BnMYB转录因子。结果表明:转录组分析筛选出82个光诱导BnMYB转录因子,其中67个上调表达,15个下调表达;染色体定位发现,82个光诱导BnMYB转录因子分布在17条染色体和2个未知连锁群上;与拟南芥AtMYB蛋白进化分析结果表明,82个光诱导BnMYB转录因子分为17类,其中第Ⅱ类与花青素合成相关;蛋白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nMYB75Ann和BnMYB75C03与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多个关键酶关联,是甘蓝型油菜苗光诱导花青素合成的调节基因。本研究结果为探究甘蓝型油菜花青素的合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田间杂草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一项重要因素。使用化学除草剂是目前最为主要的除草方法,但除草剂施用不当会造成油菜不同程度的药害,从而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因此培育油菜抗除草剂的种质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含有I. variabilis-EPSPS*抗性基因的油菜品系甲HX6作为供体,与特早熟、特晚熟甘蓝型油菜品系1704、3660进行杂交,通过90 mg/L的农达异丙胺盐制剂(41%)进行筛选及PCR检测,选择对草甘膦表现抗性和含有732 bp抗性基因的植株,再以1704和3660作为轮回亲本,通过前景、背景选择的方法快速获得含有抗性基因的春性特早熟与特晚熟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抗除草剂油菜品种的培育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