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16根转换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剪力在转换柱中钢与混凝土之间的分配规律,以及型钢剪力作用点至柱根部的距离,并研究了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损伤.结果表明:配钢率、型钢延伸高度及轴压比是影响剪力分配与型钢剪力作用点至柱根部距离的主要因素;型钢剪力随型钢配钢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型钢延伸高度的增加,型钢剪力的分配比例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型钢剪力的分配系数随着轴压比的增大略有减小;型钢剪力的作用点至柱根部的距离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随型钢延伸高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型钢配钢率对该距离影响相对较小;型钢剪力反作用于混凝土截面中部,导致拉应力的出现,加速了混凝土的损伤,混凝土损伤又反过来降低了型钢的抗剪能力,导致型钢剪力进一步增大,如此交错影响导致混凝土损伤不断积累,直至试件破坏.  相似文献   

2.
通过7个转换柱试件和1个钢筋混凝土柱对比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采用不同构造加强措施转换柱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7个转换柱试件均产生了剪切破坏,破坏发生在转换柱上部的钢筋混凝土部分;转换柱试件表现出较RC柱试件更好的承载能力;具有不同构造特征转换柱的延性性能与变形能力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位移延性系数为1.97~5.99,极限侧移角为1/54~1/21,说明不同构造的加强效果差异较大.当转换柱的侧移角达到1/50时,设置构造加强措施5个转换柱试件的强度退化率均高于0.9,说明转换柱具有较强的抵抗反复荷载的能力,承载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转换柱试件骨架曲线上各特征点对应的割线刚度高于钢筋混凝土柱,介于钢筋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柱之间.  相似文献   

3.
对16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转换柱试件的剪切作用明显,因此增加箍筋数量能够明显提升转换柱屈服后的变形能力,改善抗震耗能能力;影响型钢翼缘保护层厚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试件的构造措施、轴压力大小以及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当构造措施无法避免临界剪切斜裂缝的出现时,型钢翼缘保护层承担了较大的轴压力,存在负荷过大而压溃的可能,这种破坏方式将导致箍筋约束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转换柱的抗震性能无法得到保证.为了保证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共同工作效果,防止转换柱破坏前型钢翼缘保护层压溃,型钢翼缘保护层不应小于0.2倍的截面高度,且不小于50 mm.  相似文献   

4.
SRC-RC 竖向混合结构转换柱刚度退化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中转换柱的刚度退化规律,设计并完成了17根试件的抗震性能试验,包括16根转换柱试件和1根钢筋混凝土柱对比试件。试验得到了转换柱的特征点刚度。转换柱的弹性刚度高于钢筋混凝土柱;试件的刚度随型钢延伸高度的增大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增大轴压比可以提升试件的刚度;型钢的配钢率对侧移刚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转换柱刚度退化的全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刚度退化在混凝土开裂至试件屈服阶段较为迅速,屈服后则相对平缓。转换柱试件与钢筋混凝土柱对比试件具有相似的刚度退化规律。以16根转换柱试件为基础,对刚度退化曲线进行了拟合并给出了公式,可为混合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SRC-RC竖向混合结构转换柱型钢延伸高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中转换柱的型钢合理延伸高度,保证转换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16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具有不同型钢延伸高度的转换柱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性能研究。分析得出了能保证柱底型钢翼缘屈服的型钢最小延伸高度计算公式,保证柱底型钢受弯屈服。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随型钢延伸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型钢剪力则表现截然相反的变化规律。型钢截断处的试件弯矩导致上部柱体与下部柱体在该截面存在相互脱离的趋势,纵向受力钢筋在这样的相互转动作用下产生了被拔出的作用效果。配钢率越大,型钢截断处的试件弯矩越大,则纵筋的拔出效应越明显。转换柱的反弯点大致位于0.6倍的柱高,反弯点至柱根部的距离即为型钢在转换柱中的合理延伸高度。型钢延伸高度达到反弯点时,型钢截断处的试件弯矩最小,试件损伤破坏较轻,型钢截断区的内力畸变影响区远离柱顶和柱底,相应区域的混凝土能够保持较好完整性,确保塑性铰具有良好的转动能力,转换柱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和抗震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6.
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大型转换梁(或转换桁架)与巨型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处超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性能,针对本文提出的节点内直接设置分配梁的构造,本文采用ABAQUS软件对三种不同构造措施的四个超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1:5缩尺模型的轴压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轴压荷载-位移曲线、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曲线和破坏模态均与试验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考察了分配梁刚度和管壁宽厚比对仅设置分配梁和分配梁加环板两种构造的超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管壁宽厚比对超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影响较小;增大分配梁的刚度,可以较大地改善钢-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7.
原国平  苗喜军  张晓薇 《科技信息》2010,(26):I0323-I0324
本文结合焦作市某商业用房的工程实例,针对钢芯混凝土柱的施工特点,提出了各项施工技术措施,达到了控制钢芯混凝土柱质量的目的,同时在施工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组成钢管混凝土的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是工程界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比较。对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及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为进一步研究粘结强度对钢管混凝土强度和变形能力的影响及钢管混凝土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劲性混凝土柱无粘结预应力转换大梁,是应用在高层建筑的一种新型结构。由于其结构复杂,如何采取可行的施工方案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其施工难点和解决办法,为以后类似工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钢纤维混凝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抗裂性、弯曲韧性和抗冲击性能,正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领域。本文通过介绍钢纤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为这一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程实例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运用基本的质量控制方法对质量问题进行要因分析,对相关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在论述型钢柱的加工工艺过程和现场安装工艺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工艺流程和过程质量的控制措施,并对变形纠偏提出了处理办法,运用公式给出了必要的证明.在钢柱的安装过程中特别强调了首节柱的安装工艺及钢柱吊装的校正措施.质量控制方法选用PDCA四阶段工作循环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以最基本的方式反应出实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情况.从现场施工的角度对劲性柱的选用形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小势能原理计算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界面滑移位移。建立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拉拔力学模型,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在锚固长度方向建立方钢管与混凝土界面的相对滑移计算公式,求解出型钢混凝土界面的相对滑移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与有关文献试验结论基本一致。方钢管与混凝土界面的相对滑移具有二次曲线分布的基本特征。研究成果可以用来描述型钢混凝土界面的相对滑移规律,对于完善钢管混凝土设计理论及进一步研究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型钢混凝土柱中型钢的板件宽厚比限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限元软件AYSYS对型钢混凝土柱中型钢的宽厚比限值进行数值分析,综合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分析了5组共80个构件,拟合出计算公式.与中国现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与规程的建议基本符合,可供工程设计和规范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的传热性能,本文以河北省某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钢结构住宅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采用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结构角部的传热性能,对比了单一墙体、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和普通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平均传热系数.通过分析发现,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不会在热桥内表面产生冷凝结露的现象,钢管混凝土柱部位热桥的存在对外墙能耗的影响不大,采用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的保温性能优于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15.
异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异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分析.基于平截面假设和钢管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建立了异形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刚度矩阵简便表达式,并编制相应计算程序对异形钢管混凝土柱进行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可用于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及力学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6个型钢混凝土T形柱和1个普通钢筋混凝土T形柱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配钢形式和轴压比对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均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T形柱;与实腹式配钢T形柱相比,"T形钢+方钢管"配钢T形柱的承载力较小,但延性有所改善;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延性随轴压比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T形钢+方钢管"配钢T形柱中型钢充分受力,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构造参数对钢管-超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混凝土叠合柱的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长细比、截面形式、钢管壁厚、纵筋直径以及配箍率对极限承载力、破坏模式和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研究不同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常采用ECC混凝土替代外包普通混凝土能有效提高叠合柱的承载能力,同时能极大改善试件的延性;相同截面含钢率条件下,采用圆截面钢管的构件约束效应较好;钢管厚度与构件长细比是影响钢管-ECC混凝土叠合柱承载能力的重要参数;外包纵筋直径与箍筋间距变化对试件承载力具有提高作用;随着钢管厚度、纵筋直径的增加及构件长细比的减小,单轴荷载作用下叠合柱的承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柱(PEC柱)表现出型钢强度高和混凝土抗压能力强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此次分析以原框架结构为原型,阐述了采用PEC柱加固所具有的优势。对原框架以及采用PEC柱加固后的框架,通过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对两种框架的抗震性能和结构的破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框架经过加固后其强度和刚度均有所提升;地震作用下,框架经过加固后其破坏情况明显减小,塑性铰主要集中在底层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