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事故案例,分析了矿工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认为找出引起事故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消除事故隐患,降低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要想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及时矫正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探索人的安全心理,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安全生产做到可预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矿工作为高危岗位群体,客观评价矿工反生产行为倾向可以有效遏制矿工反生产行为。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确定矿工反生产行为倾向的影响因子及属性值,从矿工个体、组织及管理因素建立矿工反生产行为倾向的动态评价系统。通过引入动态混合加权聚合算子(DHWA),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矿工反生产行为倾向的影响因子进行评价及排序。以山西大同煤矿为例,采用多期混合多属性决策方法(MPHMADM)对矿工反生产行为倾向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工反生产行为倾向评价结果与煤矿管理专家实际测评结果一致,煤矿企业对矿工反生产行为应重点管控矿工个体因素,其次是管理因素,最后是组织因素,从而有效遏制矿工反生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虽有好转,但依然严峻,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预防和控制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文中分别从内在和外在2个层面对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假设,进而根据假设,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所构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重要度分析。该研究有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不安全行为预防措施,也有利于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30 a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数据显示,人因事故占到96.5%以上.在所有导致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不安全行为是引起煤矿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G矿N1301工作面的矿工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由4个一级因素16个二级因素组成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集.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造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模型,并通过发放专家打分表,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利用Super Decisions (SD)软件计算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一级因素和二级因素的权重,进而得出全部16个二级影响因素权重总排序,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分析.其重要性排序将为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指出控制方向,并提出相应的矿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全方位的预防和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了煤矿工作资源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且深入分析企业的安全氛围水平和矿工自身的安全心理资本在影响机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煤矿工作资源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工作资源能够分别通过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安全心理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矿工的心理安全行为;并且工作资源可以通过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安全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心理安全行为。以上研究证实了煤矿工作资源、企业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矿工安全心理资本在提升矿工安全行为中的有效性。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矿工心理安全的重视,向矿工提供丰富的工作资源,改善组织安全氛围,开发矿工安全心理资本,进而提升矿工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防止不安全行为和事故发生,研究了疲劳中介效应下的矿工心理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归纳分析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以矿工疲劳反应为中介,提出心理因素、疲劳反应、不安全行为3方面的关系假设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群体抽样方法,对陕西2家煤矿矿工进行问卷调研;将所收集的有效问卷通过SPSS 26.0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后通过AMOS 24.0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矿工心理因素(个人性格、心理素质、工作时的注意力和工作态度)均负向影响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反应和不安全行为,其中工作时的注意力对矿工疲劳反应的影响以及个人心理素质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显著度均是最大的;矿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反应正向影响其不安全行为;矿工心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存在2种影响途径,一是心理因素通过引起作业中的疲劳反应进而引起不安全行为,二是心理因素直接引起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7.
煤矿企业的生产事故中有80%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预防和控制煤矿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文中运用脑电测量实验,基于疲劳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结合神经管理学和安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疲劳状态下矿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构建了由刺激发生系统(STIM)、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被试反应系统、数字放大器等组成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系统,并选取了15名实验对象作为被测试者开展实验研究,对被试者疲劳前后注意力的脑电信号指标进行测量。当被试者疲劳时,注意能力有所下降,ERP实验中的朝向反应实验可以反映出这种变化。实验分别对被试者在疲劳前后脑电信号P3a成分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疲劳前后P3a成分的波幅、潜伏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疲劳对被测试者脑电信号的波幅、潜伏期影响明显,疲劳时被试者注意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19日山西朔州细水煤矿瓦斯爆炸,69名矿工遇难2005年3月9日山西交城煤矿瓦斯爆炸,28名矿工遇难2005年2月14日辽宁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214名矿工遇难2004年11月28日陕西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166名矿工遇难2004年10月河南大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48名矿工遇难2004年7月19日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芦子沟煤矿发生局部瓦斯爆炸事故,10人遇难2004年7月14日湖南湘潭县谭家山镇双扶煤矿发生瓦斯事故,10人遇难2004年6月河北邯郸鸿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2名矿工遇难2004年5月18日山西省吕梁地区交口县双池镇获蔡家沟煤矿发生爆炸事故,33人遇难2004年3月29日湖南省涟源市斗笠山煤业公司香花台工区发生瓦斯爆炸,12人遇难2004年3月1日山西省介休市金山坡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8人遇难2004年2月山西灵石煤矿发生爆炸事故,29名矿工遇难2004年2月23日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鸡西煤业公司百兴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37人遇难2003年1月江西丰城建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8名矿工遇难2006年6月黑龙江鸡西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4人死亡……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矿工行为失误机理,通过对矿工行为失误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矿工对信息认知的理论基础,构建矿工信息认知处理模型,将矿工信息认知处理分为3个模块并分析其特点,在其基础上,结合事故链原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建立一种矿工行为失误模型。对模型中影响矿工行为失误的因素进行重点阐述。基于所构建的矿工行为失误模型,运用回溯分析方法,提出矿工行为失误分析与预防方法以及具体步骤含义。研究发现:矿工信息认知模型是矿工处理信息的主体过程,其可阐明矿工认知资源对矿工信息处理的影响机理,基于信息处理和事故链原理的矿工行为失误模型可阐明宏观和微观两层面的矿工行为失误作用机理,根据该模型得出矿工行为失误分析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5月18日发生透水事故后,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对该矿矿工进行了大范围初步核对。日前有57名矿工被困井下,生死不明。据有关部门称,该煤矿透水事故的背后,是该矿的管理混乱和数倍的超能力生产,而最让人痛心的是,该矿之前已有了出事的征兆,但却没有得到重视,直接导致了本次特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月14日9时30分,发生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8名矿工死亡。2003年7月9日3时15分,发生瓦斯突出事故,造成4名矿工死亡。2004年7月21日6时18分、11时5分,先后发生两起事故。死亡2人。2005年6月8日11时发生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2人死亡,108人受伤。  相似文献   

12.
11月17日上午11时53分,邵阳市隆回县斜岭煤矿在+60北大巷石门揭煤时,发生重大瓦斯突出事故,造成总工程师刘光葵等5人遇难,3人受伤。这是该矿继今年“4.27”事故和“8.1,,事故后的第三起重大瓦斯事故。短短半年时间,这个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大瓦斯事故,造成19名矿工死亡,多名矿工受伤。一位煤炭系统官员说:“这在全国都鲜为罕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煤矿事故中,矿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归根结底是由于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低下,导致无法全面感知安全信息,进而产生认知偏差,最终容易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造成事故。文中在对安全信息认知的通用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工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矿工对安全信息的认知特征构造了矿工安全信息认知的一般过程。针对此认知过程,文中从安全信息、安全信息传播、个体信息感知、个体信息认知和个体信息利用5个一级因素出发,细分出影响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的二级因素。通过DEMATEL(评价实验室)和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找出了影响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以及根源因素,并对其进行分层,构建了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图。文中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5月18日发生透水事故后,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对该矿矿工进行了大范围初步核对。目前有57名矿工被困井下,生死不明。据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俄罗斯金属非金属矿山工业事故内在规律和安全监察监管特点,基于2009—2018年俄罗斯官方统计数据,围绕安全生产事故及安全监察监管等要素开展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金属非金属矿山工业事故和人员伤亡数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非金属矿山属于事故高发行业。事故主要发生在地下矿山开采过程,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导致了最严重的人员伤亡,地压灾害、交通运输作业和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与淹溺等属于危害性最严重的导致人员死亡的因素。事故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漏洞等因素引起,绝大部分事故和事故人员伤亡发生在第Ⅰ和Ⅱ类危险生产设施内。俄罗斯围绕工业技术类事故防控建立的风险导向型监管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运行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对提高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工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月3日,攸县燕山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3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奋力施救,2名矿工成功获救,1人遇难。  相似文献   

17.
管志国 《科技信息》2013,(4):432-432
瓦斯灾害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是威胁矿工生命的"第一杀手"。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煤矿共发生24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840人,其中瓦斯事故21起,死亡3437人,分别占87.5%和89.5%。瓦斯灾害这个心腹大患不除,煤矿安全和矿工生命就没有保障。本文通过对钻孔抽放技术的可行性分析,给煤矿瓦斯防治提出了预防和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培养主动安全型矿工对于防范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矿工进行深度访谈,深入分析访谈资料。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译码、选择性编码3个分析步骤,对主动安全型矿工的素质特征及其安全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构建了概念模型,提出了主动安全型矿工的培养措施。研究表明:主动安全型矿工具有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质及业务素质3个维度的素质特征;个人需求,组织情境和组织支持3个核心因素对矿工主动安全行为的养成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个人需求包括安全需求和家庭幸福2个子范畴,是矿工主动安全行为养成的内部驱动因素;组织支持包括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制度4个子范畴,是矿工主动安全行为养成的外部驱动因素;组织情境包括企业激励、领导重视、安全文化3个子范畴,对矿工主动安全行为的养成具有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行为依从、心理认同及行为内化3个阶段提出了主动安全型矿工的关键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安全行为是指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它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建设领域中预防施工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改进人的不安全行为,具体地说,可以从人的安全化、管理的安全化和环境的安全化三个方面着手。在建设领域,要实现建设安全的目标,精益建造体系下的相关理论对于改进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煤矿企业作为事故多发地带,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难以控制性导致一旦发生事故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行之有效的《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为矿工生命健康提供了保护,但对于前期立法过程中矿工意志的表达和体现程度均未做过多规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实质内容对于矿工的保障也较为欠缺。文章以矿工参与煤矿立法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文献分析、案例引入、国外借鉴等方法进行论述,就如何加强矿工在煤矿立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做出分析,分别从制度完善、矿工自身和煤矿工会等多个层次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矿工在煤矿立法中的参与度与有效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