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丽塔>的作者故意塑造了一个明显不可靠的叙述者亨伯特完成叙述任务.亨伯特身上矛盾重重,却具有叙述上的绝对权威,这使他能够利用叙述方法和内容尽可能的寻求读者同情.然而与此同时,与这部小说如影随形的"隐含作者",即,纳博科夫的创作意图,则在亨伯特背后隐秘的与之为敌,削弱其叙述可靠性的同时暴露他罪恶的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亨伯特的不可靠性与文本整体一致性的关系来探讨这部小说存在意义是要进行道德说教还是在于纯粹的审美价值,并尝试解释纳博科夫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2.
贾娜 《科技信息》2012,(12):132-132
《洛丽塔》因描写继父与幼女的不伦之恋,广受各国读者关注。从道德、心理、真实性等层面对这对父女畸恋的分析却遭到了作者纳博科夫的否定。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中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分析这部虚构小说中的永恒真理。  相似文献   

3.
《洛丽塔》是俄籍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因以一个中年男人对一位少女的畸恋为主题而饱受世人争议。但长期以来对《洛丽塔》文本的解读多着眼于道德层面,很少从叙事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借助费伦的不可靠叙事理论,分别从引子和正文两个部分分析《洛丽塔》中的不可靠叙述并探析了其中隐舍作者的构建。揭示出作为人物的“我”——亨伯特的叙述虽看似合理但却是在用不可靠叙述来迷惑、考验读者,使亨伯特在美化自己的同时又戏剧化地暴露自己,从而完成蕴含其中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4.
纳博科夫因《洛丽塔》的出版畅销而改变了经济窘境并进而奠定了其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地位。洛丽塔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是沉默而缺场的,她由小说男主人公亨伯特、小说创作者纳博科夫和小说阅读者三方共同参与建构。亨伯特之洛丽塔是其童年记忆投射的镜像,是幻象之物;纳博科夫之洛丽塔是他独特的艺术创造,是制谜之物;读者之洛丽塔则是视域融合后镜像与谜底的再生成,是共构之物。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的审美心理定势制约、贯穿其文学创作的始终。道德理想是其审美心理定势的聚焦点,博爱观是其审美心理定势的核心,也是逻辑起点。由此而衍生出“爱的宗教”、“道德的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是其审美心理定势的核心内容,也是其道德理想的基本框架。爱人民、爱家庭、扬善惩恶的思想是其心理定势的审美准则。托尔斯泰是个人道主义者,企图用爱,用和平的方式改良社会。因此,他对旧世界的揭露与批判,完全不是为了推翻旧制度,而是为没落的贵族阶级唱了一首《挽歌》。  相似文献   

6.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论断。它缘自一个美丽的传说。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爱神就给了雕像以生命。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大师,其心学思想的形成是他一生实践成圣的道德理想的过程.在王阳明看来,一切学问都是为了人格的培养、精神境界的提高,他把道德学说从他的心学思想中凸显出来.王阳明心学的道德凸显是针对当时的道德沦丧、士风不竞的局面提出的救治之方.其心学就是一个以他的道德学说为核心的体系,该体系包含了心即理的人性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致良知的道德本体论.  相似文献   

8.
被自己媚俗的行为感动是自媚的重要特质,其形成原因在于主体始终处于一个“被看”的状态中,不断认同他者目光对自我的异化,始终在追求自己想象中的能够在他者观看下完美呈现的自我,并陶醉于自己的行为和结果。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自我的虚无性的判断,强烈地揭示出了“我”所感动的自我本身的虚假。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学中有众多的女性婚外恋者,"婚外恋"是这些婚姻围城中欲出不能的多情者在无奈中选择的变通方式,是对物质捆绑的婚姻的畸形反抗."夫妻陌如路"是她们移情别恋的重要原因,但根子是她们把爱当作生活的唯一,而爱的幻灭使她们心碎欲裂,紧随其后的又是社会正面道德的频频攻击,这终于使她们中的大多数走上了爱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10.
"爱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只要有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和谐美好.从教以来,我一直在付出与收获中体味着爱的感动. 一、真诚之爱 老师的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与特点.真诚之爱让我迈出了做好班主任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 ,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 ,真率 ,是他做人的风格 ,也是他作品的灵魂。作品中表达了对善的向往、爱的执着 ,并给读者以美感 ,即人格美、理想美、艺术美  相似文献   

12.
爱畧忒的诗     
1. The Poetryof T. S. Eliot. By HughRossWillamson. London : Hodder&Stoughton,1932.5/. 2.T.S.Eliot,A Study,By Thomas McGreevy.London:Chatto & Windus, 1931. 2/. 3. Selected Essays. 1917-1932. ByT. S. Eliot. London:Faber& Faber. 1932. 12/6. 这三本书的第一本是专论爱略忒的诗的,第二本是论他 的思想与信仰的,第三本是爱 忒从一九一七至一九三二年 所发表过的批评论文的选集,选者就是他自己。 看完头两本书,再读堂略忒自己的文章,读者不免要有解 铃还仗系铃人之感。爱略忒的诗的晦涩似乎已成为公论,但 他的理…  相似文献   

13.
<正> 培养良好的道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就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后来他又把它归纳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也表述了对公民社会公德的要求,即我们常说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道德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道德的作用在于协调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符合共同利益的  相似文献   

14.
<吉姆爷>是康拉德又一部探讨人性、道德的小说.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书中吉姆想成为一个道德完善、意志坚强且受人尊敬的人,其实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他在追求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不为当时的人们所理解,康拉德在小说中不断地为吉姆的欲望和行为辩护,为人类的基本需求正名.体现了一名人本主义者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试从乡土情结、悲剧意识等方面分析路遥小说的思想意蕴。作家路遥的价值在于:他总是能以个人人格的力量和作品所蕴涵的文化品质感动读者,寻求与读者的心灵达到最大程度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他者"是现象学对"自我"主体自主、自发和优先的诘问而提出的。"他者"提出的伦理意蕴不但是相对于"自我"的"觉醒",更传达出应给予"他者"更多的"伦理关照"以及担负的"伦理责任"。"他者"理论揭示了"他者"存在的优先性,"他者"甚至就是道德的主体,以"他者"的优先性为前提,"他者"也就是另一个"自我"。"他者"理论在解决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怀"关系"问题上,也告示了"他者"关怀伦理的可能性。"他者"关怀伦理在现象学和关怀伦理学综合视域里考察,可以用"相遇、在意、动机移置、回应、共振、成长"勾勒其"理论镜像"。  相似文献   

17.
恶作剧者是北美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一个鲜明而又奇特的形象.他是非善亦非恶的象征,既扮演着神圣的创世者和部落文化英雄的角色,又是边缘化的颠覆者和社会道德评判体系的逾越者.以恶作剧者学说理论分析本土文化英雄——传说中的恶作剧者代表形象郊狼卡约蒂,以揭示恶作剧者本身的复杂性,即神圣和罪恶.  相似文献   

18.
鬼子的小说一直以诉求苦难著称,他在这篇《瓦城上空的麦田》里,敏锐而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中正在丢失的某些美好人性,因此,他像一个道德审判者一样,对我们每个人发出了道德的审判,在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对道德的坚守和呼唤。  相似文献   

19.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古希腊神话里,擅长雕刻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美丽少女,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整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于是,他赋予了雕像生命,  相似文献   

20.
在《献给爱米尼的玫瑰》中,威廉·福克纳揭示造成爱米尼·格里尔生悲剧的原因是植根于生产和消费模式之中的生活方式的矛盾.生存悲剧的矛盾性质和非对抗性方式决定悲剧故事不需要以一个情节完整的行为作为主题,也不一定需要开始,发展和结束的矛盾过程.读者在爱米尼·格里尔生的悲剧中经历情感的极点,也感受到《献给爱米尼的玫瑰》中体现的悲剧精神正是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