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红枣、南瓜、纯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既营养又保健的红枣南瓜凝固型酸奶。以感官评价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红枣南瓜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确定出红枣南瓜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红枣汁6%、南瓜汁17.5%、木糖醇添加量3%,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03%,发酵剂接种量0.112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8 h。在此条件下,发酵制成的红枣南瓜凝固型酸奶色泽均匀,呈淡黄色,酸甜适口,口感细腻,凝结状态良好,有红枣和南瓜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利用苦荞麦粉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获得一种营养丰富、均衡、爽口而又带有苦荞麦特殊风味的新型保健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牛乳为原料,经混合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新型酸凝乳-大豆牛乳酸凝乳大豆在1%NaHCO3溶液中浸泡10 ̄12小时,经砂轮磨磨浆,磨浆比为1:7(W/W),然后添加牛乳,砂糖和稳定剂于豆奶中,并经均质,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作为发酵剂,按1:1配合比进行发酵,保温42.5℃下发酵2.5 ̄3小时后,即可获得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大豆牛乳酸凝乳。  相似文献   

4.
“灵芝酸奶”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灵芝酸奶”的生产工艺.在传统的酸奶中添加灵芝提取液进行乳酸菌发酵,除具有酸奶的营养和口感外,还具有灵芝的预防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豆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近几年以大豆作为原料制成的产品逐渐发展起来,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中大豆酸奶就是一种,它主要是以豆乳和新鲜牛乳为原料,添加稳定剂、糖和香料物质,加以菌种发酵制成的。本文主要对大豆酸奶的加工工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制营养全面、具有保健作用的新型营养复合保健酸奶,以玉米、花生和牛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花生玉米复合保健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生玉米酸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玉米浆添加量43%,花生浆添加量19%,接种量1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h;工艺条件下产品质量最佳、稳定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大豆酸奶是以豆浆、鲜奶、白砂糖或豆浆、白砂糖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而成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保健饮品。资料表明,酸奶具有延年益寿和抗衰老等多种保健作用。但是目前酸豆奶的生产只是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新型营养保健仙人掌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用仙人掌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配以双歧因子甜味剂和其他辅料,通过物料配比试验、护色剂试验、稳定剂试验,优选出最佳配方,按一定工艺流程并经发酵制成一种新型营养保健仙人掌酸奶.  相似文献   

9.
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国 《科技信息》2009,(34):115-115
本文对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成分配比进行了研究。在28℃、振荡频率为200r/min、发酵时间为130h、装液置为200ml的情况下,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营养配比为:蔗糖2%,磷酸二氢钾l%,硫酸镁0.15%,麦麸2%、豆饼粉5%。  相似文献   

10.
保健蔬菜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胡萝卜、奶粉为主要原料的保健蔬菜酸奶的研制方法,并对其发酵工艺条件、原料和稳定剂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羊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与其他乳相比营养组成最接近母乳。羊乳中的脂肪球小,乳糖含量低,并含有丰富的腺苷三磷酸促进乳糖的分解,更适于具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亚洲成年人和婴幼儿饮用。国内外对羊乳及羊乳粉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羊乳产量过低,价格高,不法商家在羊乳及羊乳制品中容易掺入一些价格低廉、方便易得的牛乳及牛乳源成分不时有报道。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健康,规范市场,避免进出口贸易损失,鉴定纯正的羊乳及制品,检测其中的掺假牛乳源成分十分迫切。从免疫学法、色谱法、电泳法、基因检测法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羊乳及羊乳制品中牛乳源成分鉴别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2.
UHT乳作为一种经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灌装生产的长货架期液态乳,具有品质优良,饮用方便等优点.但是在贮藏过程中,UHT乳经常会因残留酶或微生物作用而产生蛋白质凝块、沉淀或脂肪上浮等缺陷,从而影响UHT乳的品质.本研究通过UHT中试生产线无菌灌装制备PET瓶装UHT乳,将其分别置于7,25,37℃下保温观察,定期测定色泽、酪蛋白胶体粒径、蛋白质水解度及理化指标等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UHT乳发生的主要反应为蛋白质水解、脂质氧化和美拉德反应,UHT乳的pH值、游离钙离子含量和酪蛋白胶体粒径呈下降趋势,b*值、蛋白水解度、脂质氧化程度呈上升趋势.120 d保温试验结束后,除37℃贮藏下的UHT乳色泽从第90 d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外,各UHT乳样品并未产生明显的脂肪上浮和蛋白沉淀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检测水牛乳中掺入普通牛乳的方法.在德昌水牛乳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普通牛乳,用电泳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乳清蛋白组成,根据乳中β-乳球蛋白在水牛与普通牛之间的差异,可准确鉴定水牛乳中掺入的普通牛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能检测到掺入的1%的普通牛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在30min内检测到掺入的10%的普通牛奶.本研究为水牛乳的质量监控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绿豆乳的加工技术进行了探讨。绿豆经脱皮、磨浆、除渣等工艺制成绿豆浆,然后与牛奶、砂糖等调配在一起,经均质、杀菌制成绿豆乳饮料。为提高制品的货架期及稳定性,加适量乳化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雌性小鼠孕哺期摄入不同脂肪含量牛乳中氧化蛋白质对其子代小鼠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对全脂乳、低脂乳进行氧化修饰,测定羰基、巯基含量。雌、雄鼠合笼成功后,雌鼠孕哺期饲喂含氧化乳蛋白的日粮,子代小鼠3周龄后断乳,测定子代小鼠机体氧化损伤指标。结果表明:与未经加热氧化的牛乳相比,经氧化修饰,全脂组和低脂组的羰基含量上升、巯基含量下降;全脂组与低脂组相比,全脂组羰基含量比低脂组高、巯基含量比低脂组低。与饲喂未添加氧化乳蛋白日粮的雌性小鼠相比,饲喂添加氧化乳蛋白日粮的全脂组与低脂组的雌性小鼠所生育及乳喂的子代小鼠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4-羟基壬烯酸含量上升;全脂组抗氧化酶活力(CAT、SOD)比低脂组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4-羟基壬烯酸含量比低脂组高。研究表明,给孕哺期小鼠饲喂全脂和低脂氧化乳蛋白日粮,均影响其子代小鼠机体氧化还原状态。且牛乳中脂肪含量越高,蛋白质氧化程度越高,子代小鼠抗氧化防御能力越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金川多肋牦牛乳的营养成分,为种质遗传特性及乳品加工研究积累资料.随机选取金川牦牛、麦洼牦牛泌乳期母牛各30头,采用ICP-OES测定乳矿物质含量,GS-MS测定脂肪酸含量,乳成分测试仪测定乳常规成分.结果显示:金川多肋牦牛乳常规成分的非脂固、蛋白质、密度、乳糖显著高于麦洼牦牛(P0.01);金川多肋牦牛乳矿物质元素与麦洼牦牛差异不显著;脂肪酸中硬脂酸、亚油酸、油酸含量高于麦洼牦牛(P0.05或P0.01).金川多肋牦牛乳部分成分指标优于麦洼牦牛,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用限制性内切酶Sma Ⅰ和Apa Ⅰ分别对21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菌株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株临床分离株(00181、00174和0194)分别存在于亚型A、B、D中;16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奶相关和环境分离株主要存在于4个亚型中,其中2个亚型(C、D)均为奶相关分离株(包括原料奶、均质奶(储奶罐)和成品奶分离株),而加工厂地面污水分离株为独立的一个亚型(A)。  相似文献   

18.
研究美姑山羊母羊分娩后产生的羊乳中各组成成分随着泌乳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变化规律,旨在为羔羊的适时断奶以及制作代乳料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乳成分分析仪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得到了不同时间点的美姑山羊乳中各营养成分质量分数。乳成分中蛋白、乳糖、灰分、非脂固形物和矿物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推移呈现为先逐渐降低,随后在第10 d左右出现轻微上调,到30 d之间这一时段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乳脂随时间的变化不具明显的规律性。同时分析乳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发现了蛋白质与乳糖,蛋白质与灰分,乳糖与灰分,铁与锌以及钙和磷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总结较优的模拟方程,得到了每组间最佳模拟曲线方程。本研究对美姑母乳早期泌乳阶段变化规律的探索,发现了乳中各成分的变化情况和相互联系,这为今后研制美姑山羊代乳料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测定牛乳的细菌数、酸度计法测定牛乳的pH值、滴定法测定牛乳的酸度,通过设置不同储藏温度:常温(不避光)、4℃,-18℃对鲜乳进行储藏,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不同储藏条件下鲜乳中细菌数、酸度、pH的值,得出储藏过程中细菌数、酸度、pH值的变化规律,找出各温度储藏条件下最佳储藏时间以及最佳储藏温度.研究表明:鲜...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不同热处理脱脂乳粉的理化性质,并将其应用于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以鲜制脱脂乳为对照,探讨了不同脱脂乳原料以及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工艺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脱脂乳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以及乳酸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乳化性、起泡性及乳清蛋白氮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乳粉受热程度增加,其乳化性、起泡性及稳定性下降。在饮料生产过程中,使用中温脱脂乳粉更有利于保持饮料的稳定性,而以高温、低温乳粉以及鲜制脱脂乳为原料的饮料稳定性欠佳;高温褐变使脱脂乳粒径、离心沉淀率增大,zeta电位降低,产品稳定性下降;均质处理及配料定容后稳定性提高。研究旨在为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中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