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发表十周年。这一英明论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十多年来,他始终指导着我国科技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举世共认的真理,依靠科学技术是...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同志运用实事求是这一真理领导我们继续前进”。(《邓小平文选》第122页,以下未注明者均引自该书)在这里,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地将“实事求是”提到了“真理”的高度。这样,我们就会进一步思考;将“实事求是”提到“真理”的高度与以往对于“实事求是”的理解有何异同?为什么能将“实事求是”提到真理的高度?对此,目前尚未见文论及。因之,备略陈管见,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3.
把科学技术视为一种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对此邓小平、哈贝马斯都有所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生产力”尽管在表达方式、理论来源、转化机制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邓小平和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社会作用、历史实践活动主体的不同理解,二者最终没有形成一致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十年之后,小平同志进一步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科技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张晋 《太原科技》2004,(4):18-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伟大思想理论的结晶。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室主任张晋同志结合自身体会,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性、实践性,以及对我们现实工作的指导性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其学习体会获得省城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优秀论文三等奖。当前重温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对我们主动地、自动地贯彻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同志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高瞻远瞩地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英明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值此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本刊特举办“邓小平与科学技术”专题征文活动。杂志将开辟专版陆续刊登其中的优秀稿件,并拟出版论文集。征文截稿日期为2004年10月20日,其他要求如下:1、稿件字数控制在3500字以内,并附100字左右作者简介;2、稿件须以电子文档形式发…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唯物史观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特点的科学概括。但是人们在理解这一命题时,存在着通常的误解,把理论形态的科学本身也看作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从而混淆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本文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概念,在唯物史观中分属不同的范畴系列,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属于社会意识,不属于作为社会存在要素的生产力,而技术则直接属于生产力。技术有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真实意义不是说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是说,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唯物史观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特点的科学概括。但是人们在理解这一例题时,存在着通常的误解,把理论形态的科学本身也看作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从而混淆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本文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概念,在唯物史观中分属不同的范畴系列。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属于社会意识,不属于作为社会存在要素的生产力,而技术则直接属于生产力,技术有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真实意义不是说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是说,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认真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在科协“四大”的讲话,紧跟党中央关于“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战略部署,增强体育工作者的科技意识,促进体育界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的意义和内涵,探讨如何将这一真理更好地运用于体育实践,对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实现体育腾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有历史意义。为此,本文拟就关于落实“科技兴体”战略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强化体育工作者的科技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发表十周年。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目标指引下,全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全省形成了一个实施科教兴晋战略的热潮,为促进我省经济...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提出的新命题,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理念。对这一科学命题的分析,说明和论证不能割裂这一命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相互联系。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科技生产力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1988年9月5日、9月12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及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两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发展.马克思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科学科技水平落后的情况下,由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受到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预见到科学技术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构成因素,只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生产力下发达的条件下,科学技术对生产…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实质性内容是充分发挥脑力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从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中可以得到明证。因此,研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重点必须放在脑力劳动者这一科学技术的主体上。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作出了“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重要论述,为我们树立了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我们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现代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15.
边根棠 《山西科技》1998,(5):29-30,21
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十年来,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理论基础,它指导我们把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五大...  相似文献   

16.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1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进而成为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继在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后,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体育科技作为科技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也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是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之年,也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16周年。作为小平故里的武胜县,始终铭记小平同志的谆谆教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为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提供了良好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将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巨人”变为直接、现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当人们开始对它逐渐认知,并愈加重视之时,我,们也才真正理解了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含义。上个世纪末,对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初具雏形的上海,出台了“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这一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银川科技》2004,(5):5-6
邓小平同志的法治思想和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是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精髓。在当代中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一个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